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斌

作品数:147 被引量:427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军队“十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7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激光
  • 24篇疗效
  • 22篇面部
  • 18篇激光治疗
  • 15篇皮肤
  • 14篇强脉冲光
  • 14篇疗效观察
  • 12篇血管
  • 12篇皮炎
  • 12篇激素
  • 10篇依赖性皮炎
  • 10篇激素依赖
  • 10篇激素依赖性
  • 10篇激素依赖性皮...
  • 9篇念珠菌
  • 9篇痤疮
  • 9篇毛细血管
  • 9篇黄褐斑
  • 8篇肉芽
  • 8篇临床疗效

机构

  • 147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大连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47篇刘斌
  • 55篇高天文
  • 46篇李承新
  • 40篇王艳春
  • 28篇栾琪
  • 26篇付俊
  • 24篇王延婷
  • 20篇马睿
  • 17篇刘玉峰
  • 17篇王竞
  • 15篇李春英
  • 11篇沈柱
  • 9篇齐显龙
  • 9篇宋璞
  • 7篇王刚
  • 7篇李婧
  • 7篇肖燕
  • 6篇郭艳阳
  • 6篇徐薇
  • 6篇桑宏勋

传媒

  • 10篇临床皮肤科杂...
  • 10篇中国美容医学
  • 9篇中国激光医学...
  • 8篇中国皮肤性病...
  • 5篇中华皮肤科杂...
  • 5篇中国真菌学杂...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10TH I...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第18届世界...
  • 2篇美丽人生 和...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6篇2012
  • 17篇2011
  • 38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0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真菌性甲病与骨质疏松及合理补钙
本报告汇报观察的152例无明显合并系统性疾病或皮肤病的非真菌性甲病患者,发现其中有骨密度改变94例,并发现该类患者多有不良生活习惯及合并多种临床症状,本报告将展示有骨密度改变的甲病图示,
刘斌
文献传递
Q开关1064nmNd:YAG激光黄褐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正>近年来随着"选择性光热理论"的提出,医用激光技术在临床治疗和皮肤美容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中Q开关Nd:YAG1064nm激光在治疗太田痣、黄褐斑、雀斑等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然而,目前Q开关激光治...
李承新王玲刘斌肖燕王艳春高天文
文献传递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炎性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和排除标准选取20例Ⅱ~Ⅳ级面部痤疮患者,皮损处外敷10%5-氨基酮戊酸凝胶(ALA),采用光动力治疗仪照射面部,波长6...
徐薇王竞钱琳翰刘斌李承新
关键词:痤疮光动力氨基酮戊酸
文献传递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9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21~68岁,平均56.2±9.8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12例,4个节段狭窄29例,5个节段狭窄18例。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ysfunction index,NDI)评价患者的疼痛及功能变化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X线片上测量C2~C7夹角、颈椎活动度(ROM),在颈椎三维CT上测量椎管矢状径及椎管横截面积,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2.2±18.1min,术中出血量为264.5±50.5ml,术后引流量为252.3±28.6ml,住院日为7.2±0.7d。在术后随访过程中,15例出现了颈后部轴性疼痛症状,按照VAS评分,13例为轻度疼痛,2例为中度疼痛,所有患者颈部轴性疼痛症状均于术后1年内消失。1例术后第3天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于术后12周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48~72个月,平均60.5±2.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5±0.5分,末次随访为15.4±1.3分,改善率为(77.1±5.2)%。术前平均VAS评分为3.9±0.4分,末次随访时为1.3±0.6分。术前平均NDI为20.3±5.4,末次随访时为6.5±1.8。影像学复查示术后随访期间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椎管矢状径平均值术前为9.7±0.9mm,末次随访时为16.8±1.2mm,椎管扩大率为(67.6±13.9)%,椎管矢状面积术前为128.1±13.5mm^2,末次随访时为318.3±34.3mm2。末次随访时颈椎ROM值较术前减少9.6°±2.4°,手术前与术后随访期间C2~C7夹角未见�
苏菲桑宏勋樊勇吴子祥张扬白博刘斌雷伟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内固定疗效
人壳三糖酶基因在巴氏毕赤酵母中的真核表达和纯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表达人壳三糖酶,并进行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具有天然构象的人壳三糖酶。方法从pUC19-Chit融合载体中扩增编码人壳三糖酶基因,并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PIC9K,以电穿孔法转化酵母GS115。用MD平板筛选重组子,G418筛选高拷贝转化子,经甲醇诱导表达后,几丁质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上清进行纯化,并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构建了人壳三糖酶融合真核表达载体pPIC9K-Chit。SDS-PAGE显示人壳三糖酶分子量约为50000Da,表达量约为24mg/L,纯度为97%。结论人壳三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成功表达和具有天然构象的人壳三糖酶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真菌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刘斌沈柱陈凌刘玉峰菅金龙
关键词:毕赤酵母几丁质
Lightsheer 800nm半导体激光脱毛432例的疗效与安全性回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愈加精细,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将影响外观的多余毛发去除。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因胚胎发育异常而造成局部皮肤毛发增多,影响患者的整体美感。传统的脱毛方法,如刮毛发、拔毛发、蜡脱毛发等,只能达到...
李承新马睿付俊王艳春刘斌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脱毛临床疗效安全性
文献传递
人壳三糖酶基因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 克隆人壳三糖酶 (chitotriosidase)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 分离和培养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 ,提取总RNA ,反转录成cDNA ,通过PCR方法扩增壳三糖酶编码基因 ,克隆至pUC19载体 ,测序并分析其序列。结果 : 所克隆的壳三糖酶基因在外显子 10处没有 2 4个碱基的重复序列。结论 : 该壳三糖酶基因属于野生型 ,在抗真菌病方面 ,可能有着重要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沈柱高琳吴胜利刘斌刘玉峰
关键词:CDNA克隆真菌病巨噬细胞
2004年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调查被引量:24
2006年
为了更好地掌握甲真菌病致病菌谱的变化情况,2004年,我们对全国6家主要真菌病研究中心培养呈阳性的1418例甲真菌病患者的致病菌进行了调查。
李福秋曲生明李若瑜王家俊刘斌赖维郑岳臣金学洙
关键词:甲真菌病致病菌谱
强脉冲光和倍频Nd:YAG激光联合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656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和可变脉宽倍频Nd:YAG激光联合应用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Telangiectas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01年7月到2004年4...
栾琪王艳春刘斌李承新高天文
文献传递
长脉冲1064nm Gentle YAG激光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厚型微静脉畸形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长脉冲1064nm Gentle YAG激光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厚型微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使用长脉冲1064nm Gentle YAG激光和595nm脉冲染料激光对14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长脉冲1064nm Gentle YAG激光能量密度150~240J/cm2,光斑直径3mm,脉宽20~40ms;595nm脉冲染料激光能量密度12~15J/cm2,光斑直径7mm,脉宽6~20ms;共治疗2~7次,间隔时间4~8周。结果:痊愈6例(6/14),显效5例(5/14),好转3例(3/14),无效0例。治疗后出现轻度色素沉着3例(3/14),均在数月后恢复,遗留增生性瘢痕1例(1/14),凹陷性瘢痕1例(1/14)。结论:长脉冲1064nm Gentle YAG激光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是目前比较安全、高效的治疗增厚型微静脉畸形的方法。
王竞刘斌王艳春宋璞王延婷
关键词:长脉冲1064NMGENTLEYAG激光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