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秋红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荧光参数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结构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参...
  • 1篇叶片
  • 1篇叶片生理
  • 1篇叶片生理指标
  • 1篇生理指标
  • 1篇菹草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系统
  • 1篇CR^6+
  • 1篇CU2+
  • 1篇CU^2+

机构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施国新
  • 2篇徐勤松
  • 2篇杨海燕
  • 2篇陈辉
  • 2篇王红霞
  • 2篇潘秋红
  • 1篇许晔

传媒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Cr^6+对菹草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和超微结构的胁迫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0、1、10、30、50 mg.L-1)对菹草叶片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可溶性蛋白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可溶性糖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胁迫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6+浓度的增加,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均呈下降趋势,Fo先升后降,Fv/Fm、Fm及Fv/Fo均逐渐降低;可溶性蛋白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后降,抗坏血酸(AsA)含量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先降后升趋势;电镜观察发现:随着Cr6+浓度的增加,对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也加剧,表现为叶绿体膨胀,被膜破裂,类囊体片层解体;线粒体嵴数目减少,呈空泡状。可见,Cr6+破坏了菹草正常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造成菹草生理功能紊乱。
陈辉施国新徐勤松王红霞杨海燕潘秋红
关键词:菹草叶绿素荧光抗氧化系统超微结构
Cu^2+对菱叶片生理指标及超微结构的毒理学效应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研究了不同Cu2+处理浓度(0、0.002、0.004、0.006、0.008 mmol.L-1)对菱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等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其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加:(1)叶绿素含量、Fv/Fo和Fv/Fm显著下降,Fo显著上升;(2)活性氧(AOS)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始终高于对照;(3)电镜观察发现,Cu2+对叶片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特别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造成严重损伤。以上结果表明,本试验过量Cu2+的胁迫破坏了菱正常生理生化活动,并造成功能紊乱,最终导致菱的死亡。
潘秋红施国新徐勤松杨海燕王红霞许晔陈辉
关键词:CU2+荧光参数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