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丹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META分析
  • 1篇咽喉痛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麻醉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影响
  • 1篇针刺
  • 1篇术后不良
  • 1篇术后不良反应
  • 1篇术后恶心
  • 1篇术后恶心呕吐
  • 1篇术后咽喉痛
  • 1篇呕吐
  • 1篇帕瑞昔布
  • 1篇全麻
  • 1篇全身麻醉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复发

机构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吕黄伟
  • 3篇朱丹
  • 1篇任许利
  • 1篇常小丽

传媒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6刺激对术后恶心呕吐有效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P6(内关穴:NeiGuan)刺激与假刺激/安慰剂/药物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VN)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2010)、OVID全文数据库(1990~2010)、EBSCO(1990~2010)、Cochrane图书馆(1996~2010)、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1999~2010),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1990~2010)和High Wire Pres数据库(1990~2010),手工检索《中华麻醉学杂志》(1990/2010)、Anastasia等5种中外文期刊。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其中2篇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4篇为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其余15篇均为单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Ⅱa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假刺激相比,P6刺激可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开始~研究终止)(P<0.000 01)、术后早期恶心(<术后6 h)(P=0.000 6)和术后后期恶心(>术后6 h)(P=0.001)。②与假刺激相比,P6刺激也可有效预防术后呕吐(开始~研究终止)(P<0.000 1)、术后早期呕吐(<术后6 h)(P=0.002),但对术后后期呕吐(>术后6 h)无预防作用(P=0.08)。③与药物干预相比,P6刺激预防术后恶心(P=0.29)、呕吐(P=0.15)的有效性较弱。结论 P6刺激相对于假刺激可有效预防术后早期恶心呕吐(术后0~6 h)、后期恶心,但对术后后期呕吐(术后6~12 h)并无预防作用。相对于药物而言,尚需高质量临床试验来证明P6刺激可以取代药物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发生。
朱丹吕黄伟
关键词:针刺术后恶心呕吐META分析
帕瑞昔布与氟比洛芬酯预防喉罩全麻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比研究帕瑞昔布和氟比洛芬酯预防喉罩全麻术后咽痛、躁动等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择76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患者25例,于诱导前给予生理盐水5mL静推;B组患者27例,于诱导前氟比洛芬酯1mg·kg-1静推;C组患者24例,于诱导前帕瑞昔布40mg静推。比较各组间上述时间点(T0、T1、T2)的MAP、HR波动情况及术后咽痛、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患者年龄、性别、体重、麻醉时间、舒芬太尼用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期,B组、C组的MAP、HR波动明显低于A组(P〈0.05);在拔管期,B组与C组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减少术后咽痛的发生明显优于A组(P〈0.05),但C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咽痛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诱导前静注帕瑞昔布40mg有利于喉罩全麻手术患者插管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可有效预防术后咽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朱丹吕黄伟
关键词:帕瑞昔布氟比洛芬酯喉罩术后咽喉痛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肿瘤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EBSCO、Cochrane图书馆和CNKI,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以及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为1986~2011年。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研究,合计2513例患者,7篇文献Jadad评分均在3分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其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OR=0.71,95%CI(0.44,1.17),P=0.18]。按肿瘤类型、随访时间、术前有无转移和患者年龄4个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高龄组(≥64岁)和短期随访组(≤2年),两种麻醉方式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6,95%CI(1.00,2.14),P=0.05;OR=1.55,95%CI(1.06,2.26),P=0.02)],但在结直肠癌组和术前无转移组两种麻醉方式的术后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0,95%CI(0.62,1.61),P=0.99;OR=1.26,95%CI(0.86,1.86),P=0.23]。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麻相比较,不能降低癌症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率。年龄≥64岁和随访时间≤2年的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时,其远期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单纯全麻;结直肠癌患者和术前无转移患者预后无明显改善。
常小丽朱丹任许利吕黄伟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肿瘤复发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