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兵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动脉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住院
  • 3篇颈动脉
  • 3篇2型糖尿病患...
  • 3篇病患
  • 2篇丹红
  • 2篇动脉硬化
  • 2篇血瘀
  • 2篇黏附分子
  • 2篇颈动脉硬化
  • 2篇分子
  • 1篇大血管
  • 1篇大血管病
  • 1篇大血管病变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7篇南昌市第二医...
  • 3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李淑兵
  • 6篇张太阳
  • 6篇李勇峰
  • 3篇张玮
  • 3篇熊燕
  • 2篇肖茜丹
  • 2篇张国强
  • 1篇王茜
  • 1篇刘传梅
  • 1篇张国强
  • 1篇王克平
  • 1篇刘敏

传媒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的优选试验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运用动态血糖监测仪观察分析临床常用的4种降糖方案的血糖波动情况、疗效、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格列美脲和三餐阿卡波糖组)30例、B组(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组)30例、C组(诺和灵30R早晚皮下注射组)30例、D组(甘精胰岛素和三餐前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组)30例,均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血糖值无明显差异(P>0.05);A组高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较D组明显增加(P<0.01);B组的餐后时段血糖、低血糖时间比率控制显著优于A组(P<0.05);C组的平均空腹血糖值、平均中餐后血糖、高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显著高于A、B、D各组(P<0.05);低血糖的发生率由B、A、D、C组依次升高,C组低血糖时间比率最高,与A、B、D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较准确地监测血糖和评价血糖漂移等波动指标,并评估降糖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HbA1C达标、血糖波动较小的治疗方案应被优先选择。选择一种适宜糖尿病患者个体化降糖方案的同时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是目前较理想的糖尿病治疗途径。
张太阳熊燕李勇峰李淑兵张玮
关键词:糖尿病动态血糖仪
丹红治疗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血瘀病理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CAAS)血瘀证的病理基础。方法:选择T2DM具有血瘀证合并CAAS患者为A组,加丹红注射液治疗,无血瘀证不合并CAAS的T2DM为B组,健康体检者为C组,均检测血瘀病理指标。结果:A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93.33%。A组治疗前及B、C 3组间的sICAM-1、sVCAM-1、ET-1、Hs-CRP、全血低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各项指标依次降低(P<0.05,P<0.01);A组治疗前、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细胞黏附分子和ET-1表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炎症细胞聚集及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瘀证。
张太阳熊燕李淑兵肖茜丹李勇峰张国强
关键词:丹红糖尿病颈动脉硬化黏附分子内皮素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的优选试验
张太阳熊燕李勇峰李淑兵张玮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的优选试验
目的运用动态血糖监测仪观察分析临床常用的4种降糖方案的血糖波动情况、疗效、安全性。方法将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格列美脲和3餐阿卡波糖组、B组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组、C组诺和灵30R早晚皮下注射组、D组甘精胰岛素和三餐前...
张太阳熊燕李勇峰李淑兵张玮
文献传递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sICAM-1、sVCAM-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20例T2DM病人(T2DM组),根据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检查结果将120例T2DM病人分为3个亚组:IMT正常组40例、IMT增厚组30例、IMT斑块组50例(又根据超声IMT检查结果分为2小亚组:稳定斑块组36例、不稳定斑块组14例)与5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并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糖尿病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IMT增厚组、IMT斑块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糖尿病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呈正相关(r=0.670、0.665、0.666、0.702、0.678、0.675、0.686、0.704,均P<0.01)。结论T2DM病人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稳定性有关,其升高与慢性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相关。
张太阳熊燕李淑兵李勇峰王克平张国强王茜刘敏
关键词:2型糖尿病SICAM-1SVCAM-1颈动脉粥样硬化
丹红治疗糖尿病并颈动脉硬化血瘀病理机制研究
本研究选择具有血瘀证的T2DM合并CAAS患者通过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 )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 )、内皮素(ET-1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了血瘀证的...
张太阳熊燕李淑兵肖茜丹李勇峰张国强
关键词: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发病机制丹红
细胞黏附分子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2006年
目前细胞黏附分子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话题。现简要介绍近5年来细胞黏附分子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刘传梅李淑兵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