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强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颈动脉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丹红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清
  • 1篇血清SICA...
  • 1篇血瘀
  • 1篇中层厚度
  • 1篇中老年
  • 1篇中老年人
  • 1篇中老年人群
  • 1篇糖尿病合并
  • 1篇年龄
  • 1篇年龄组
  • 1篇皮素

机构

  • 3篇南昌市第二医...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作者

  • 3篇张国强
  • 2篇张太阳
  • 2篇王茜
  • 2篇熊燕
  • 2篇李淑兵
  • 2篇李勇峰
  • 1篇杨志杰
  • 1篇樊萍
  • 1篇陈恬
  • 1篇刘薇
  • 1篇肖茜丹
  • 1篇王克平
  • 1篇刘敏

传媒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丹红治疗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血瘀病理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CAAS)血瘀证的病理基础。方法:选择T2DM具有血瘀证合并CAAS患者为A组,加丹红注射液治疗,无血瘀证不合并CAAS的T2DM为B组,健康体检者为C组,均检测血瘀病理指标。结果:A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显效率56.67%,总有效率93.33%。A组治疗前及B、C 3组间的sICAM-1、sVCAM-1、ET-1、Hs-CRP、全血低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各项指标依次降低(P<0.05,P<0.01);A组治疗前、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细胞黏附分子和ET-1表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炎症细胞聚集及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瘀证。
张太阳熊燕李淑兵肖茜丹李勇峰张国强
关键词:丹红糖尿病颈动脉硬化黏附分子内皮素
南昌城区中老年人群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声检测
2010年
目的研究南昌城区中老年人群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建立正常参考值。方法将422名30岁以上成年人(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者除外)按除年龄因素外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为正常组与对照组两个队列。以年龄段各分为5组,并分男女亚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IMT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厚;IMT显著增厚出现在男性年龄>40岁、女性年龄>50岁时;男性的IMT均值较女性略厚;39岁以下或50岁以上各组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对照组均值较正常组的增厚(P<0.05)。颈总动脉内径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宽;男女两性颈总动脉内径均从50岁后明显增宽;颈总动脉内径男性较女性增宽(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随增龄而增长,39岁以下正常组队列和对照组队列均未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0岁以上正常组队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发生率为5.06%,对照组队列为20.60%;男、女性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颈动脉狭窄3例5条血管,狭窄>50%,均发生在对照组队列。结论该研究以正常组队列40岁以上各组的颈总动脉IMT均值作为南昌城区中老年人群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的颈动脉IMT正常参考值;该研究各年龄组IMT测定值较国内文献报告数值稍低;年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多种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无性别差异。
王茜陈恬樊萍杨志杰张国强刘薇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声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sICAM-1、sVCAM-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20例T2DM病人(T2DM组),根据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检查结果将120例T2DM病人分为3个亚组:IMT正常组40例、IMT增厚组30例、IMT斑块组50例(又根据超声IMT检查结果分为2小亚组:稳定斑块组36例、不稳定斑块组14例)与5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并进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糖尿病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IMT增厚组、IMT斑块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糖尿病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呈正相关(r=0.670、0.665、0.666、0.702、0.678、0.675、0.686、0.704,均P<0.01)。结论T2DM病人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稳定性有关,其升高与慢性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相关。
张太阳熊燕李淑兵李勇峰王克平张国强王茜刘敏
关键词:2型糖尿病SICAM-1SVCAM-1颈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