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爱萍
作品数:
1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王晓宇
上海政法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文化科学
主题
1篇
学科
1篇
学科视角
1篇
社会
1篇
社会教育
1篇
终身
1篇
终身教育
1篇
终身教育理念
1篇
自我
1篇
自我教育
1篇
教育
1篇
互动
1篇
互动教育
机构
1篇
华东师范大学
1篇
上海政法学院
作者
1篇
王晓宇
1篇
李爱萍
传媒
1篇
现代大学教育
年份
1篇
2008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终身教育理念的新解读:多学科的视角
被引量:5
2008年
反思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历史与逻辑基础的探讨,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学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的。1965年保罗.朗格朗首次论证了未来为适应社会经济与科技挑战而建立终身教育制度的必要性。1972年埃德加.富尔和捷尔比把终身教育看作是消除政治不平等和维护人权的工具。这些认识因符合特定社会历史发展而使终身教育理念成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和建构教育制度的思想基础。今天,从社会学的视角重新审视终身教育可以得出以下观点:终身教育是应对个体成长危机的一种自我教育;终身教育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一种社会教育;终身教育是促进个体与社会交往的一种互动教育。这些观点对深化终身教育理念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李爱萍
王晓宇
关键词:
终身教育理念
自我教育
社会教育
互动教育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