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1基因检测RS评分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决策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模式降低了乳腺癌的复发和死亡率。按照传统治疗模式,几乎所有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了化疗,使部分低复发风险化疗获益较少的患者也不得不接受了化疗。为了避免过度治疗,以最小的痛苦,最少的医疗资源,获得最大的疗效,美国FDA和NCCN批准了21基因(21-gene oncotype,DX)检测。通过检测,以21基因复发评分(Rs)系统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的依据,使部分激素受体阳性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避免了痛苦的化疗,节约了治疗经费。
- 刘君朱丽
-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疗
- 表柔比星联合nab-紫杉醇序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nab-紫杉醇序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8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采用表柔比星、nab-紫杉醇序贯化疗,45例)和对照组(采用表柔比星、nab-紫杉醇联合化疗,42例)。比较两组治疗24周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24周后血清癌症预后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亚型]、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CA15-3]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核蛋白Ki-67、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脏器损伤相关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γ-谷胺酰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随访6个月的转移率、复发率、死亡率。结果治疗2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2.22%(28/45)比40.47%(17/42)](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1.963,P=0.050)。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A、VEGF-B、CA125、CA15-3、Ki-67、PD-L1、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K、CK-MB、γ-G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肝肾功能异常、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9/45)比45.24%(19/42)](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失访2例,有效病例43例;对照组失访2例,有效病例40例。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65%(2/43)比20.00%(8/40)](P<0.05),而两组复发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nab-紫杉醇序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表达,且安全性较好。
- 刘君赵燕王秀朱玥周宁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表柔比星序贯治疗细胞间黏附分子-1
- 一种手术操作组织拉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操作组织拉钩,包括握把以及设置在握把顶端的指环,所述外拉钩柄内部设置有内拉钩柄,所述内拉钩柄顶端设置有外拉钩头,所述内拉钩柄一侧设置有卡齿条,所述卡齿条上设置有限位卡齿,所述外拉钩柄一侧设置有卡件...
- 谢田伟刘君朱玥赵燕王秀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AKT、VEGF-C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水平,及其与淋巴结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2例乳腺IDC组织及30例乳腺腺瘤组织中p-AKT、VEGF-C的表达水平,分析p-AKT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乳腺IDC组织中VEGF、p-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和67%,均显著高于乳腺腺瘤组织中20%和17%的阳性表达率(X2=13.39,21.21,P<0.05);与有淋巴结转移者比较,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IDC组织VEGF-C、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X2=11.10,5.51,P<0.05);乳腺IDC组织VEGF-C、pAKT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23,P<0.05)。结论乳腺IDC组织中VEGF-C、pAKT呈过度表达状态,共同参与淋巴结的侵袭与转移,阻断PI3K/AKT通路有望为乳腺IDC的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刘君黄凤德胡晋太岳明全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磷酸化蛋白激酶B
-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晚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晚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61例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给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的2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ORR和DCR明显升高[53.13%(17/32)与27.59(8/29),84.38%(27/32)与62.07%(1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0、3.91,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A125、CA153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癌胚抗原:(15.76±1.89)ng/mL与(20.24±2.36)ng/mL,CA125:(25.78±3.44)kU/L与(34.66±4.01)kU/L,CA153:(18.34±2.19)kU/L与(24.19±3.28)k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2、9.31、8.26,均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位疾病无进展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明显长于对照组[8个月与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P=0.008)。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衫类治疗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确切,可抑制肿瘤标志物表达,延长PFS,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燕朱玥王秀刘君
- 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腺癌
- 一种甲状腺手术后防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状腺手术后防护装置。有益效果通过安装气囊、进气口、出气管和按压胶球,在患者手术完成后伤口处包扎上治疗敷料后,可通过按压胶球一端的出气管插接在进气口的内部,并反复的按压按压胶球对气囊进行充气,充气后的...
- 谢田伟刘君朱玥赵燕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