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拓
-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种谷氨酸棒状杆菌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谷氨酸棒状杆菌与应用,所述谷氨酸棒状杆菌与谷氨酸棒杆菌标准株ATCC 13032的基因组序列相比较,与缬氨酸合成相关的酶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许多碱基突变,保藏号为CGMCC No.12152,在制备缬氨酸方面...
- 谢希贤陈宁马跃超徐庆阳陈启欣杜丽红石拓
- 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代谢流分析的L-缬氨酸发酵过程监控被引量:3
- 2019年
- L-缬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之一,在许多发酵类食品配料方面有重要应用。及时监控其发酵过程,有利于L-缬氨酸产品品质的提升。本文建立了一种发酵类的食品配料生产过程监控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发酵原料和产物进行分析,建立主要原料及产物的近红外模型,结合代谢流模型,能够快速分析不同发酵条件下细胞内部代谢流分布及变化,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各项参数。该方法能够实现同时对多组分快速、准确的检测,从而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和不足;能够快速分析获得发酵过程细胞内部代谢流分布,从而帮助控制发酵过程条件,实时监测发酵过程参数,为发酵过程自动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为发酵类食品配料生产过程监控提供方法。
- 魏洪波石拓崔毅张权威杜丽红陈启欣谢希贤陈宁
- 关键词:代谢流分析谷氨酸棒杆菌L-缬氨酸
- 一种产谷氨酸的温敏型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谷氨酸的温敏型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是通过改造野生型谷氨酸棒杆菌(C.glutamicum ATCC 13032),敲除其基因组中肽聚糖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基因UDP‑N‑烯醇式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基因(mu...
- 谢希贤陈宁石拓马跃超徐庆阳张成林李燕军
- 文献传递
- 液体培养发状念珠蓝细菌代谢物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比较了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发状念珠蓝细菌代谢物的2种不同提取方法.在对样品进行快速洗涤和淬灭后,分别采用冷甲醇法和甲醇/氯仿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并考察了样品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提取到的代谢物种类和丰度角度,冷甲醇法的提取效果要优于甲醇/氯仿法,且采用50,mg样品量的提取效果较佳.通过本方法,在发状念珠蓝细菌中共检测到46种代谢物,包括19种有机酸、1种无机酸、13种氨基酸、4种胺类、4种醇类和5种糖类物质.
- 韩培培孙莹段文倩石拓贾士儒
- 关键词:蓝细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CHROMATOGRAPHY
- 异亮氨酸发酵过程中浓度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和相关近红外软件,建立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过程中异亮氨酸质量浓度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在波数为7 400~9 100cm^(-1),减去一条直线作为光谱预处理的条件下,获得异亮氨酸质量浓度最优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预测偏差(RPD)为3.36,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1.73g/L,决定系数(R2)为0.997.通过外部验证,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检测发酵过程中异亮氨酸的质量浓度.
- 郭宇飞石拓徐庆阳
- 关键词:近红外异亮氨酸谷氨酸棒杆菌
- 一种产谷氨酸的温敏型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产谷氨酸的温敏型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是通过改造野生型谷氨酸棒杆菌(C.glutamicum?ATCC?13032),敲除其基因组中肽聚糖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基因UDP-N-烯醇式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基因(mu...
- 谢希贤陈宁石拓马跃超徐庆阳张成林李燕军
- 文献传递
- 一株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其高产异亮氨酸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株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其高产L‑异亮氨酸的方法,属于微生物领域、基因组学领域。所述谷氨酸棒杆菌具体为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YI,保藏号为CGMCC No.12153...
- 谢希贤陈宁马跃超徐庆阳张成林李燕军范晓光马倩杜丽红陈启欣石拓
- 文献传递
- 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过程中亮氨酸浓度近红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建立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过程中亮氨酸浓度近红外模型,为实现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亮氨酸的发酵过程自动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首先在5 L发酵罐中进行亮氨酸发酵,每隔一段时间采集发酵液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精确分析各样品中的亮氨酸实际浓度,再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和相关软件,对各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分析,并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建立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过程中亮氨酸浓度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外部检验方法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在波长为9043.3~7489.1 cm-1、减去一条直线作为光谱预处理的条件下,获得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过程中亮氨酸浓度最优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决定系数(R2)以及剩余预测偏差(RPD)分别为1.29 g/L、0.977和4.55。结论:经过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强,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较小,能够较好地检测发酵过程中的亮氨酸浓度。
- 马雷郑梦鸽石拓马跃超谢希贤陈宁
- 关键词:近红外亮氨酸谷氨酸棒杆菌
- 一种谷氨酸棒状杆菌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谷氨酸棒状杆菌与应用,所述谷氨酸棒状杆菌与谷氨酸棒杆菌标准株ATCC 13032的基因组序列相比较,与缬氨酸合成相关的酶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许多碱基突变,保藏号为CGMCC No.12152,在制备缬氨酸方面...
- 谢希贤陈宁马跃超徐庆阳陈启欣杜丽红石拓
- 文献传递
- 缬氨酸生产菌株的定向改造及发酵优化被引量:4
- 2019年
- 缬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缬氨酸产量及优化发酵过程的温度控制,从谷氨酸棒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途径的2个关键基因murA(cgl0352)和murB(cgl0353)入手,从1株缬氨酸生产菌中敲除murA和murB基因构建出重组工程菌株C.glutamicum A301。摇瓶发酵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温度敏感性,在变温发酵的条件下,能从生长型状态转化为产酸型状态,促进缬氨酸的积累。在5 L发酵罐中采用分段控温策略发酵,即前15 h控温33℃,15 h之后提温至39℃,重组工程菌株的缬氨酸产量达到35.5 g/L,与全程33℃发酵相比提高了55.7%。研究为缬氨酸发酵过程温度控制提供了经验,同时对于谷氨酸棒杆菌的定向改造提供了一种思路。
- 石拓刘晓倩范晓光陈宁
-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缬氨酸发酵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