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怡东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重金属污染
  • 2篇污染
  • 2篇金属污染
  • 1篇毒性
  • 1篇沿岸土壤
  • 1篇营养盐
  • 1篇生态毒性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水环境
  • 1篇通量
  • 1篇土壤
  • 1篇发光菌
  • 1篇北江流域
  • 1篇潮汐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陈建耀
  • 3篇钟金龙
  • 3篇陈怡东
  • 3篇朱爱萍
  • 2篇江涛
  • 2篇高磊
  • 1篇黎坤
  • 1篇杨欣
  • 1篇梁冬梅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热带地理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北江上游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及生态毒性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4
2015年
为了解北江中上游(翁源段)翁江及横石河沿岸地区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别于2013年8月(丰水期)和2014年3月(枯水期)采集两条河流及其周边地区不同点位的地表水及地下水,分析了水体中As、Cd、Cu、Ni、Pb和Zn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变化,并结合发光菌毒性测试方法对水体的生态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横石河受重金属污染较翁江严重,丰、枯水期重金属Cu、Zn、Cd、Pb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29.0、11086、36.200、114.00μg·L-1和444.20、8332.2、31.300、41.200μg·L-1,分别是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值的2.96、41.1、24.8、8.31倍和1.38、33.9、21.2、3.47倍;各重金属浓度最高值均出现在S1处,且该点位的水体明显呈酸性(p H=3.23),究其原因发现大宝山矿区是横石河水体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源.生态毒性测试结果显示,不同时期横石河河水及沿岸地下水体对发光菌均产生了显著的毒性效应,其中,S1处水样丰、枯水期的抑制率分别高达100%和97.3%,为剧毒;而翁江仅丰水期时S12、S14处的河水水样表现出一定的低毒性.
朱爱萍陈建耀高磊杨欣陈怡东钟金龙高庆旺梁冬梅
关键词:重金属发光菌毒性
深圳茅洲河口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以茅洲河口为研究对象,通过2014年1月对茅洲河153个站位进行的全潮观测,并测定其各站的无机营养盐质量浓度水平,分析了各站位营养盐的时空变化及成因,并估算了营养盐的人海通量。结果表明:茅洲河口NH4^+-N、DTN、P04^3-P、SiO3^2- -Si等营养盐污染较严重,A1、A2、A3站位的NH4^+-N、DTN、Po4^3- -P、siO3^2- -Si质量浓度范围相应地分别为15.8-19.8、18.0-29.0、0.25~2.15、6.16-9.03mg/L;11.5~23.4、25.9-53.6、1.70-2.70、5.04~6.28mg/L;0.74~7.39、3.06~24.9、0.01~0.98、2.77~4.17mg/L。A2站位的NH4^+-N、DTN与潮汐的变化一致,表现出涨潮时升高、落潮时降低的变化特征;而各形态的磷、硅营养盐与潮汐的变化则不明显。在形态分布上,氨氮是溶解态总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溶解态总磷则以磷酸盐为主。除硝态氮外,其余各营养盐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流域内氮、磷等营养盐的来源大致相同,而高质量浓度的氨氮表明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是流域内营养盐的重要影响因素。N/P比值表明茅洲河口水域磷是浮游植物的限制性因子。通量计算表明,茅洲河口AI、A2站位的NH4^+-N的人海通量均较大,分别高达48.0和71.8g/s。
朱爱萍陈建耀江涛黎坤高庆旺陈怡东钟金龙
关键词:营养盐潮汐通量
北江流域横石河-翁江沿岸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被引量:31
2015年
采集了北江流域翁源县境内受大宝山矿区影响的横石河-翁江沿岸13个土壤剖面共49个土样,分析了河流沿岸土壤中重金属As、Cd、Cr、Cu、Fe、Mn、Ni、Pb和Zn的含量,讨论了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化特征、污染程度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横石河沿岸(I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较翁江沿岸(II区)严重,I区As、Cd、Cu、Zn的含量分别为26.6~430,1.99~11.9,31.7~765,63.5~646mg/kg;II区As、Cd、Cu、Zn的含量分别为4.16~51.3,0.830~4.67,3.99~103,17.6~83.7mg/kg;重金属含量差异分析显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污染源类型(大宝山矿山开采、农业、交通污染、生活垃圾等)、河水-地下水交互作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微粒组分)有关;As、Cu、Cd是研究区内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尤其以Cd污染最为严重,I区、II区Cd的地累积系数分别为6.13和4.84,属于极度污染和强-极度污染水平;土壤毒性单位评价结果显示,I区土壤(S23除外)剖面毒性单位(∑TU)均大于4,属于中毒性;II区土壤剖面∑TU普遍较低.
朱爱萍陈建耀江涛高磊陈怡东钟金龙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