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凌捷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印迹
  • 1篇印迹法
  • 1篇肿瘤
  • 1篇外阴
  • 1篇外阴肿瘤
  • 1篇鳞癌
  • 1篇鳞癌组织
  • 1篇癌组织
  • 1篇P14
  • 1篇ARF
  • 1篇MDM2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学
  • 1篇J

机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张淑兰
  • 2篇欧阳玲
  • 2篇付凌捷
  • 1篇王欣
  • 1篇陈荣莉

传媒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外阴鳞癌组织中p14^(ARF)表达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p14ARF表达与不同HPV感染状态的外阴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42例外阴鳞癌组织、10例正常外阴组织中p14ARF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CR技术检测其HPV-DNA,分析HPV阳性组和阴性组外阴鳞癌组织中,p14ARF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结果:外阴鳞癌组p14ARF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强度为0.92±0.24和1.09±0.11;正常外阴组分别为0.93±0.06和1.02±0.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和高分化鳞癌组p14ARF基因mRNA表达分别为0.98±0.11、0.94±0.15和0.91±0.07;p14ARF基因蛋白表达低、中和高分化分别为1.14±0.24、1.11±0.27和1.07±0.29,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14ARF基因mRNA及蛋白在HPV阳性组表达强度分别为0.99±0.04和1.11±0.02,HPV阴性组表达强度分别为0.61±0.07和0.76±0.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4ARF可能参与了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成为HPV感染的外阴鳞癌发生进展相关的基因。
欧阳玲张淑兰付凌捷
关键词:印迹法
外阴鳞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DM2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外阴鳞癌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研究在鼠外阴癌变发生、演进过程中MDM2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入32只129/J型鼠腹部皮下,8只为对照组,观测肿瘤的体积,取材做病理诊断。采用RT-PCR技术检测MDM2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发生率为65.5%(19/29),其中VIN1、VIN2各5例,VIN39例;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发生率为34.5%。VIN1~2、VIN3、VSCC和对照组中,MDM2基因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4±0.11、0.42±0.20、1.84±0.32和0.30±0.01;VSCC分别与VIN1~2、VIN3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9/J型鼠可为外阴病变(VINs/VSCC)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MDM2在鼠外阴鳞癌中的变化与人组织相同,MDM2可作为外阴癌变的生物学指标。
欧阳玲张淑兰付凌捷王欣陈荣莉
关键词:MDM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