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蕊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调理剂
  • 1篇盐芥
  • 1篇盐胁迫
  • 1篇有机碳
  • 1篇山药
  • 1篇施肥
  • 1篇水稻
  • 1篇水稻耐盐性
  • 1篇水通道
  • 1篇水通道蛋白
  • 1篇碳氮
  • 1篇通道蛋白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调理剂
  • 1篇全氮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水稻
  • 1篇棕壤
  • 1篇细菌群落

机构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九江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何蕊
  • 2篇程宪国
  • 2篇韩晓日
  • 1篇罗培宇
  • 1篇杨劲峰
  • 1篇韩娇
  • 1篇张殊慧
  • 1篇苏慧清
  • 1篇杨明超
  • 1篇戴健
  • 1篇王冰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炭化稻壳复合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山药产量被引量:8
2016年
山药的生长发育与土壤环境质量关系密切,因此,土壤质量的改善是提高山药抗性与产量的必要措施。本研究在江西瑞昌山药种植区通过施用土壤调理剂对山药土壤进行处理,旨在探明土壤调理剂对山药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为山药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良和栽培管理措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土壤调理剂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调理剂处理的土壤p 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土壤含水量、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总孔隙度均增加,而土壤容重下降;2)与对照相比,调理剂处理的土壤中细菌多样性较丰富,其中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GAL15和AD-3门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绿弯菌门、疣微菌门、芽单孢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3)土壤调理剂增加了山药生长期叶片中叶绿素和脯氨酸的累积,提高了山药块茎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升了山药块茎抗病虫害能力及产量。研究表明土壤调理剂可通过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中某些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改善山药土壤的微生态环境,提高山药抗病虫害侵染能力,为山药品质改善及产量增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张殊慧谢国强韩晓日何蕊李金科程宪国
关键词:土壤调理剂细菌群落山药
长期施肥棕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碳氮含量变化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究玉米–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全氮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施肥对土壤培肥、改善土壤结构的机制。【方法】选取不施肥(CK),化肥(NPK),低量有机肥(M_1),低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_1NPK),高量有机肥(M_2),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_2NPK)6个处理。采集棕壤37年长期定位试验微区不同施肥处理的0—20 cm和20—40 cm土样,分析其水稳性团聚体(>1 mm、1~0.5 mm、0.5~0.25 mm、0.25~0.053 mm及<0.053 mm)分布及其有机碳、全氮分配特征。【结果】棕壤长期施肥对团聚体分布及其碳氮的影响0—20 cm大于20—40 cm,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减少。各处理团聚体及碳、氮在团聚体中的分配主要在黏粉粒中(40%以上)。与CK相比,NPK处理显著提高了黏粉粒的含量,降低大团聚体与微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黏粉粒储碳比例;M_1、M_2处理显著增加>1 mm团聚体数量及其SOC含量,显著增加>0.25 mm各粒级团聚体的储碳比例,且M_2处理显著高于M_1处理;M_1NPK、M_2NPK处理也显著增加>1 mm团聚体数量及其SOC含量,M_1NPK与M_2NPK处理在NPK处理的基础上依次增加0.5~0.25 mm(M_1NPK)、1~0.5 mm及>1 mm团聚体的储碳比例,M_2NPK处理>0.25 mm团聚体储碳比例最高,土壤团聚体全氮的变化趋势与有机碳类似。【结论】棕壤连续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可显著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数量、SOC、TN含量及其储碳、氮比例,是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结构的有效施肥措施。
苏慧清韩晓日杨劲峰罗培宇戴健杨明超何蕊
关键词:棕壤长期施肥有机碳全氮
小盐芥TsPIP1;1与TsTIP1;1基因增强转基因水稻耐盐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为更好地了解植物水通道蛋白盐胁迫下的调节作用,对小盐芥质膜内在蛋白Ts PIP1;1及液泡膜内在蛋白Ts TIP1;1在转基因水稻中的盐胁迫生理响应机制进行探究,旨在为水通道蛋白在耐盐作物分子改良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野生型(WT)与T3代转Ts PIP1;1及Ts TIP1;1基因水稻为材料,进行了水培试验,并设置了0、100、200 mmol/L Na Cl处理。处理一周后,分别测定水稻的光合参数、株高、生物量、相对含水量、失水率及钾、钠含量。【结果】在盐胁迫处理下,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水稻的生物量和含水量明显增加,渗透势和失水率显著降低。转Ts PIP1;1及Ts TIP1;1基因水稻根部及地上部的Na^+含量都显著降低,K^+在转基因株系中的累积显著高于野生型,降低了体内Na^+/K^+比,并且能够保持更强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在200 mmol/L Na Cl处理下,与野生型相比,Ts TIP-5、Ts TIP-7及Ts PIP-19的株高分别高出8.2%、11.6%、4.9%;单株干重分别高出17.9%、23.9%、16.9%;地上部Na^+/K^+比分别降低24.3%、24.4%、24.8%;根部Na^+/K^+比分别降低29.6%、27.5%、32.4%;渗透势分别显著降低了18.3%、19.4%、30.3%;相对含水量分别增加了5.8%、5.5%、5.4%;净光合速率分别增加了50.4%、78.5%、56.2%。【结论】Ts PIP1;1及Ts TIP1;1增强了转基因水稻的光合呼吸作用,通过降低植物体内Na^+/K^+比,参与植物细胞的渗透调节,提高了细胞持水能力,促进转基因水稻的生长发育,增强了水稻的耐盐性。
李伟韩娇黄升财何蕊王冰程宪国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盐胁迫水通道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