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振花

作品数:3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演替
  • 2篇演替阶段
  • 2篇土壤
  • 2篇阔叶
  • 2篇阔叶混交林
  • 2篇混交
  • 2篇混交林
  • 2篇红松阔叶混交...
  • 2篇不同演替阶段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有机碳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溶解性有机碳
  • 1篇生物量碳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活性
  • 1篇土壤活性有机...
  • 1篇人工干预

机构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作者

  • 3篇刘振花
  • 2篇陈立新
  • 2篇王琳琳
  • 1篇刘盛
  • 1篇乔璐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研究被引量:27
2009年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和顶级群落)、不同土层各形态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易氧化态碳(EOC)含量均随着演替的进展呈上升趋势。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递减。其中,不同演替阶段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加深有规律地下降,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从上到下均表明出上升趋势。A层土壤水溶性碳和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比率最大,C层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明显高于A层和B层。土壤有机碳总量与各活性有机碳之间以及各类活性有机碳碳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
刘振花陈立新王琳琳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与林木生长的关系被引量:14
2008年
运用对比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进展演替系列4个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和顶级群落阶段)的土壤肥力、林木生长以及土壤肥力与主要树种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林分演替进展,林分中针叶树种(红松、云杉和冷杉)树高、胸径、蓄积量增加,白桦、山杨等阔叶树种蓄积量则不断减小;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土壤渗透性、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增大;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逐渐增加;表层(0—10cm)土壤pH值逐渐减小。红松阔叶混交林各演替阶段土壤密度、pH值与林木树高、胸径呈负相关;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均与林木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呈正相关。相关性因树种不同而有所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证明。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和硝态氮是影响林木生长和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肥力排序为原始林〉稳定阶段〉发展阶段〉形成阶段。土壤肥力向着良性发展。
王琳琳陈立新刘振花乔璐
关键词:红松阔叶混交林演替土壤肥力林木生长
人工干预盐碱地植被恢复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对长岭县封围禁牧后的盐碱地植被人工干预恢复的3a试验结果和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地羊草、棰柳、白刺和引种的紫花苜蓿、拘杞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是盐碱地植被人工改良的首选品种.在人工封围禁牧、种草和栽植灌木等措施下,3a中植被覆盖率由不到40%上升到80%,经济价值较高的羊草植被面积上升了21%.在人工干预盐碱地植被恢复进程时应本着循序渐进的方法,先种草、再种灌木、最后种乔木。
刘盛刘振花
关键词:盐碱地植被恢复ARCVIEW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