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成
-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成人起病的青少年糖尿病研究进展
- 2014年
- 成人起病的青少年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它的发生与基因突变相关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MODY的研究得到了很大进步,就MODY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彭辉周太成杨莹
- 关键词:糖尿病基因突变
- 线粒体DNA控制区变异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D环(D-loop)的突变与瘢痕疙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2019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瘢痕疙瘩患者216例,提取患者外周血总DNA及25例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瘢痕疙瘩旁正常组织的总DNA。以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无瘢痕疙瘩的健康体检者299例外周血样本数据作为对照。对mtDNA D-loop区进行PCR扩增及Sanger测序,并与修正后的剑桥参考序列(rCRS)比对,获得每个样本的突变位点。根据Phylotree-mtDNA tree Build 17,对2组人群进行单倍型类群划分。比较瘢痕疙瘩组织、瘢痕疙瘩旁正常组织及自身外周血mtDNA的D-loop区突变。使用network 5.0软件制作中介网络图,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单倍型类群频率与瘢痕疙瘩发病的相关性,χ^(2)、t及t′检验分析临床数据。结果216例瘢痕疙瘩患者mtDNA可划分为10个单倍型类群:A、B、D、R9、G、M^(*)、M7、M8、M9、N9,其中R9分布频率最高(21.3%,46/216),M9分布频率最低(0.9%,2/216)。瘢痕疙瘩患者的单倍型类群M7和N9的分布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人群(P=0.040,OR=0.248,95%CI:0.066~0.937;P=0.048,OR=0.191,95%CI:0.037~0.986)。中介网络图显示,瘢痕疙瘩患者和对照人群的单倍型类群M7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单倍型类群M7患者的发病部位数比非M7患者少(P=0.0001),且发病年龄比非M7患者小(P=0.045)。结论单倍型类群M7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可能是瘢痕疙瘩发生的潜在保护性因素。
- 郭一俨周太成李改赢罗璇王睿祺麻艺群蒋艳汤諹
- 关键词:瘢痕疙瘩DNA线粒体体细胞突变
- 基于微滴式数字PCR检测肝脏单细胞内HBV cccDNA的方法及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滴式数字PCR检测肝脏单细胞内HBV cccDNA的方法及试剂盒。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酶解法制备得到单细胞悬液;2)DNase I核酸酶消化;3)层流洗涤;4)ddPCR扩增,检...
- 张子杰李春梅周太成李敬美张鑫
- 一种环状RNA载体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状RNA载体的应用,所述的环状RNA载体在制备抑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环状R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编码RNA对生理、疾病过程发挥调控作用。内源性非编码RNA包括微小...
- 罗梦婷周太成张思航韦嘉
- 一种促糖尿病皮肤损伤修复活性多肽L-FL19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糖尿病皮肤损伤修复活性多肽L‑FL19及其应用。所述多肽L‑FL19的氨基酸序列为FLPAILRPGCHFCYVHAIC。所述多肽L‑FL19的应用为在制备促糖尿病皮肤损伤修复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
- 杨莹杨新旺付喆周太成李奕平耿新倩李白
- 一种促糖尿病难愈性创面修复的活性肽Loloensin-15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糖尿病难愈性创面修复的活性肽Loloensin‑15及其应用。所述生物活性肽Loloensin‑15的氨基酸序列为GIFSKLACKFTNQC。所述活性肽Loloensin‑15的应用为在制备治疗促糖尿...
- 杨莹杨新旺贾秋叶周太成李奕平耿新倩李白
- 高原哺乳动物低氧适应性进化研究
- 生物适应的分子遗传基础是进化遗传学的核心内容。目前,进化基因组学的发展和大量动物基因组数据的获得,为我们研究动物对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高原哺乳动物作为一个特殊的动物类群,在低氧、高寒、高紫外线的恶劣...
- 周太成
- 关键词:哺乳动物适应性进化
- 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研究的人源化嵌合肝脏小鼠模型应用进展
- 2023年
- 人源化嵌合肝脏小鼠模型是一类具有肝损伤及免疫缺陷特点的小鼠模型。该小鼠模型体内携带人肝细胞,成功攻克了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宿主范围狭窄导致的HBV易感动物模型缺乏问题。近年来,随着各种人源化嵌合肝脏小鼠模型的逐渐完善,使得HBV相关动物研究的顺利开展成为可能。从Alb-uPA嵌合肝脏小鼠模型、Alb-rtTA/TRE-uPA嵌合肝脏小鼠模型、FRG嵌合小鼠模型到TK-NOG嵌合小鼠模型、人源化双嵌合小鼠模型逐渐克服了宿主物种限制和疾病建模方面的障碍。人源化双嵌合小鼠模型同时具备人免疫系统及人肝细胞,在HBV免疫机制研究及疫苗研发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了解不同人源化嵌合肝脏小鼠模型的制作情况、适用情况及优缺点,可为相关研究中HBV易感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 沈磊张思航周太成韦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