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磊

作品数:23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6篇盆地
  • 16篇鄂尔多斯盆地
  • 7篇延长组
  • 4篇油层
  • 4篇储层
  • 3篇地质
  • 3篇油气
  • 3篇三叠
  • 3篇三叠系
  • 3篇成藏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延长组长
  • 2篇油藏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油田
  • 2篇致密
  • 2篇三叠系延长组
  • 2篇勘探

机构

  • 2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4篇低渗透油气田...
  • 6篇中国石油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江西省数字国...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恒泰艾普石油...

作者

  • 23篇张晓磊
  • 10篇张晓磊
  • 8篇邵晓州
  • 8篇齐亚林
  • 6篇刘鑫
  • 4篇张忠义
  • 3篇孙勃
  • 3篇郭懿萱
  • 3篇王苗苗
  • 3篇邓晓娟
  • 2篇孙勃
  • 2篇罗安湘
  • 2篇程党性
  • 2篇邓秀芹
  • 2篇李继宏
  • 2篇王润秋
  • 2篇庞锦莲
  • 2篇楚美娟
  • 2篇王淑敏
  • 1篇梁艳

传媒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录井工程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被引量:3
2023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平凉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15口井的暗色泥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测井解释成果,推断出其古沉积环境,总结了烃源岩质量的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平凉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长7_(3)亚段有机质丰度最大,长7_(2)亚段次之,长7_(1)亚段最小。长7_(3)亚段烃源岩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可达12.4%,生烃潜力大,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_(1)型为主,是一套处于成熟阶段的好—优质湖相烃源岩。(2)平凉北地区长7_(3)亚段沉积期气候潮湿温暖,为陆相淡水环境。较高的古生产力、缺氧还原水体为有机质的生长、繁殖和保存创造了有利条件。(3)平凉北地区长7_(3)亚段发育火山-热液型烃源岩。火山活动与热水沉积共同影响着长7_(3)亚段的水体环境,其较高的古生产力是有机质大量生成的基础,缺氧还原环境是有机质完整保存的关键因素。
薛楠邵晓州朱光有张文选齐亚林张晓磊张晓磊王淑敏
关键词:地球化学古生产力三叠系鄂尔多斯盆地
孔隙演化定量分析及在盆地模拟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油层为例
2023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分析,结合物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和成岩序列进行系统研究,并进一步对储层孔隙演化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利用定量的孔隙演化结果进行油气运聚模拟恢复。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为粉砂岩夹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在成岩作用特征和成岩史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并以现今孔隙度作为约束条件,定量恢复出了成岩期的孔隙演化过程,综合所得的孔隙演化的定量模拟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较为吻合;利用定量化的孔隙演化结果,运用PetroMod软件进行油气运聚模拟恢复,得出盆地石油充注开始于晚侏罗世(J_(3))末期,生排烃和聚集量均达到峰值出现于早白垩世(K_(1))末期,到白垩世末期时仍具有较高的聚集量,聚集量显著减少为现今阶段。同时,将该研究模型与实际钻探成果相叠加,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合理,可将其推广应用到同类型其他油田中,对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尚婷王斌王斌杨庆坤楚美娟康锐张晓磊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成岩作用孔隙演化盆地模拟
利用油砂和烃源岩抽提沥青质的稀土元素、过渡族金属元素判识油源——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下组合为例
2020年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长8~长10油层组受多种油源供给,常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难以区分不同油层的油源的问题。本文利用油砂和烃源岩抽提沥青质的稀土元素、过渡族金属元素丰度配分模式,结合饱和烃的C27、C28、C29重排甾烷,对研究区长8~长10油层组的油源进行了综合判识。认为研究区长8~长10油源总体上为长7湖盆中心优质烃源岩和研究区长9烃源岩的混源,而研究区长7暗色泥岩和长10烃源岩基本上没有贡献,吴起、顺宁、西河口3个地区以及不同的层位的油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油砂和烃源岩抽提沥青质的稀土元素、过渡族金属元素丰度配分模式对研究区长8~长10油层组油源判识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方法是对湖相油源判识的一种有效补充。
张忠义陈世加张文选谢先奎李树同张晓磊张晓磊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油源对比沥青质稀土元素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深水砂岩与致密油的关系被引量:59
2013年
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中下部和长7油层组中上部大面积发育深水砂岩,这种砂岩具有厚度大、平行于湖盆长轴方向连续分布的特征。根据沉积结构、构造及接触关系,将深水砂岩划分为砂质碎屑流成因的砂岩、浊流成因的砂岩、滑塌成因的砂岩及三角洲前缘成因的砂岩等4种沉积类型。在储集层矿物学、岩石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深水砂岩的沉积特征(如粒度细、云母和绿泥石等塑性颗粒含量高、陆源碳酸盐岩岩屑与伊利石杂基发育等)是造成储集层抗压实能力较差、胶结强烈、储集层致密的关键因素;在有利成藏条件分析中提出深水砂岩致密储集层处于油源中心、与烃源岩互层共生是形成大面积非常规致密油资源的重要控制因素。
付金华邓秀芹张晓磊罗安湘南珺祥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地层水与油藏保存条件关系被引量:9
2014年
系统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地层水化学组成特征和水型构成,综合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核磁录井等油层评价手段对基于苏林成因分类方案确定的保存条件进行分析,借鉴了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论证了地层水型的控制因素及其与油藏保存条件的关系。研究认为:沉积水体化学组成和盐类溶解度共同控制了水型,而水型控制了矿化度;原生沉积水和后期局部可能存在的地表渗入水共同控制了地层水的离子组成及水型分布;NaHCO3型地层水和Na2SO4型地层水一般代表油藏保存条件较差,而MgCl2型地层水和CaCl2型地层水一般代表保存条件较好,但并非绝对,苏林的地层水成因分类方案在确定油藏保存条件上具有一定局限性。
齐亚林罗安湘张晓磊刘鑫孙勃李涛涛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8致密砂岩流体包裹体特征与石油成藏
2023年
【研究目的】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长8含油分布范围广,是下步勘探重要的目标领域,但其石油烃类演化和油藏分布的关系尚不清楚。【研究方法】基于流体包裹体产状特征、成分及均一性分析结果,综合地质与地球化学方法,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内石油的来源及成藏特征,揭示了长8油藏形成时间以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长8砂岩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以气液烃包裹体、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为主,主要分布于细砂岩的石英加大边或裂隙中,可分为早、晚两期,与气液烃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存在85~105℃和115~135℃两个峰值区间,分布连续,油气为连续充注;成藏演化史表明,长8石油主要充注时期为110~135 Ma,在晚侏罗世发生早期充注,在早白垩世发生大规模充注。在区域上主要发育长7烃源岩,在最大生排烃阶段烃源岩Ro值接近1.0%,达到生烃门限,大量生烃,长9烃源岩在志丹地区局部分布。【结论】结合包裹体特征与烃类形成的关系,陕北地区长8油藏受烃源岩、储层及充注动力等因素控制,石油充注程度不一,发育平面上分布不均匀的岩性油藏,区域上具有“双源供烃、差异聚集”的成藏特点。
邵晓州邵晓州李勇郭懿萱赵彦德郭懿萱齐亚林张晓磊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黄陵地区延长组储层致密原因分析
2014年
旬邑-黄陵地区延长组储层在埋藏成岩过程中经历了较大的埋深和较强的压实作用,通过计算,区内长8油层视压实率为63%,长6油层视压实率为75%,处于中等压实和强压实程度。胶结作用主要以碳酸盐胶结为主,其中铁方解石为主要的碳酸盐胶结物,充填砂岩孔隙。长6、长8油层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介于3.5%~26.9%之间,胶结物对粒间体积丧失率分布在20%~50%之间,极大地降低了储层的储集性能。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导致旬邑-黄陵储层致密的重要原因。
张晓磊刘鑫程党性王亚玲左静李继宏
关键词:致密储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长8油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8
2021年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北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增储上产的重要层系,油水关系复杂,成藏控制因素多样。通过原油特征、地层水性质、储层薄片、压汞实验、地震解释等资料,结合烃源岩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纳米CT等测试技术,对该地区长8油藏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凉北地区长8油藏原油密度和黏度较大,整体流动性较差,成熟度较好,地层水以CaCl2型为主,平均矿化度为37.45 g/L,保存条件较好。上部紧邻的长7泥页岩TOC质量分数平均为4.89%,氯仿沥青“A”平均值为0.51%,w(S1+S2)平均值为17.11 mg/g,具有较好的生烃能力。长8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物性好,非均质性较强。受区域多期构造运动作用影响,形成了凹隆相间的构造格局,整体呈“马鞍”状构造形态,低幅度鼻隆构造发育。平凉北地区长8油藏属“近源成藏”,长7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砂体、裂缝、断层等运移到长8有利圈闭中,发育岩性、构造-岩性和岩性-构造3种类型的油藏。烃源岩品质、储层物性好坏、低幅度圈闭大小是控制该区长8油藏分布的主要因素。
邵晓州邵晓州王苗苗齐亚林张晓磊张晓磊张晓磊
关键词:油藏特征油气成藏主控因素长8油藏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水块状砂岩“泥包砾”结构成因机制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分析、X-衍射全岩分析、岩石薄片分析等试验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块状砂岩中"泥包砾"结构成因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中泥质包壳层Fe/Mn值较低、MnO_2含量较高,Th/U值较高、δU小于1,Sr/Ba值较低,反映近岸、偏氧化及低古盐度的浅水地球化学特征,和与其伴生的半深湖层状泥岩的沉积介质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性;结构中内核的主要成分为砂质、泥质或白云石团块,形成于滨浅湖或三角洲前缘环境;"泥包砾"结构非瞬态形成,而是贯穿长7—长6_3期三角洲前缘砂泥岩软沉积物往深湖区块体搬运的全过程,经历浅湖相团块形成、结构初始形成、岩性混合转移、最终停积定型4个阶段。
廖建波李相博赵惠周张晓磊李智勇完颜容王菁
关键词:延长组沉积环境深水沉积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平凉—演武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模式及勘探前景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勘探程度深入,盆地外围新区逐渐成为下一步重点勘探目标。通过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平凉—演武地区延长组的烃源和储集条件,以及开展油源对比、油气成藏期和成藏特征等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油气富集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平凉—演武地区延长组7油层组(长7油层组)泥页岩的厚度为5~20 m,并向西北部殷家城—小岔—彭阳一带减薄,其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成熟度总体偏低(镜质体反射率平均为0.65%)、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37%)与生烃能力明显低于盆地中部对应层系;研究区的油气藏以长7油层组泥岩为界,可划分出"上生下储"和"下生上储"两套成藏组合,油气藏的主要充注期在早白垩世;平凉—演武地区的油源主要来自盆地中部长7油层组的优质烃源岩,油藏类型以构造和构造-岩性油藏为主,整体表现为"源上、源下立体多层,断裂、砂体多元输导,构造-岩性复合控藏"的特征。平凉—演武地区具备油气富集成藏的有利条件,且随着三维地震和储层改造技术进步,油气勘探潜力大,是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区。
李明瑞侯云超谢先奎张忠义张晓磊张晓磊罗丽荣邵晓州
关键词:成藏模式勘探潜力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