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跃

作品数:6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甲状旁腺
  • 4篇亢进
  • 4篇继发
  • 4篇继发性甲状旁...
  • 4篇甲状旁腺功能
  • 4篇甲状旁腺功能...
  • 4篇功能亢进
  • 3篇亢进症
  • 3篇继发性甲状旁...
  • 3篇甲状旁腺功能...
  • 3篇功能亢进症
  • 2篇手术
  • 2篇术前
  • 2篇术前定位
  • 2篇切除
  • 2篇甲状腺
  • 1篇低钙
  • 1篇低钙血症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 1篇肾功能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徐先发
  • 6篇杨晓琦
  • 6篇李洪跃
  • 5篇薄少军
  • 3篇王田田
  • 2篇张聪
  • 2篇唐玲
  • 1篇孙海勇
  • 1篇张聪
  • 1篇李丽莉
  • 1篇王田田

传媒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胸锁乳突肌移植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民航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2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中央区加前上纵隔清扫切除全部甲状旁腺加自体胸锁乳突肌移植术。比较手术前后症状缓解程度,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钙、血磷和血红蛋白变化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半年内所有患者骨痛、皮肤瘙痒均缓解。肌无力、不宁腿及睡眠质量均明显改善。术后半年血清i PTH[(80.62±81.28)pg/ml vs(1 492.9±1 170.70)pg/ml]、血钙[(2.15±0.33)mmol/L vs(2.39±0.22)mmol/L]、血磷[(1.09±0.38)mmol/L vs(2.25±0.60)mmol/L]和血钙磷乘积[(28.63±10.19)mg/d L vs(67.12±20.35)mg/dl]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术后半年血红蛋白[(118.45±11.88)g/L vs(109.60±16.17)g/L]和红细胞压积[(37.16%±3.42%)vs(34.01%±5.25%)]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经病理证实,32例患者共切除甲状旁腺121枚,其中108枚位于气管食管沟,9枚位于前上纵隔,4枚位于甲状腺内。结论:中央区加前上纵隔清扫切除全部甲状旁腺加自体胸锁乳突肌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安全可靠,初次手术的成功率高。
孙海勇王田田李洪跃杨晓琦李丽莉张聪薄少军徐先发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研究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首次手术和14例再次手术的SHPT患者资料。预测手术成功标准为最后一枚甲状旁腺切除后20 min时,检测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较术前下降超过80%。统计分析手术前后iPTH、血钙以及血磷。结果:112例(首次手术98例,再次手术14例)达到手术治愈,手术治愈率为98.2%。109例(首次手术97例,再次手术12例)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测定达标,预测手术成功的敏感度分别为97.0%和85.7%。术后患者骨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iPTH、血钙以及血磷较术前改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对SHPT患者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最后一枚甲状旁腺切除后20 min时测定iPTH较术前下降超过80%是预测手术成功的良好指标。
陈安举王田田薄少军李洪跃张聪杨晓琦徐先发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敏感度
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被引量:30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其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9年9月196例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手术均在全麻下沿甲状腺被膜精细分离,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并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供养血管,超声刀封闭甲状腺中静脉及甲状腺下动静脉分支等安全甲状腺外科技术。结果术后病理:结节性甲状腺肿120例(其中胸骨后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甲状腺炎27例,Grave’s病8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22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5例,甲状腺未分化腺癌3例,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术后无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6.8%(33/196)。术后出血需手术清创止血4例(2%),皮瓣下积液8例(4.1%)。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靠,并不增加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低钙血症的发生,但术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是熟悉颈部解剖和精细手术操作。
徐先发唐玲李洪跃杨晓琦
关键词:甲状腺外科喉返神经甲状旁腺低钙血症
三种影像学检查联用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MRI、^(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核素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3种影像学联用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期间首次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72例SHPT患者,72例患者均通过上述3种影像学对病变甲状旁腺进行术前定位。以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统计出3种影像学检查联用及各自所诊断甲状旁腺的确诊数及误诊数,并计算敏感度及特异度,通过SPSS 19.0软件运用率的χ~2检验将3种影像学检查联用同每种影像学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病理所报甲状旁腺共282枚,MRI、^(99m)Tc-MIBI核素显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3种影像学检查联用的敏感度分别为72.70%、47.52%、44.33%、82.27%;特异度分别为78.16%、91.75%、95.14%、67.96%;3种影像学联用的敏感度大于各自的敏感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3种影像学联用的特异度均小于各自的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99m)Tc-MIBI核素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3种影像学检查联用对病变甲状旁腺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有效辅助SHPT的手术治疗。
宁玉东王田田薄少军李洪跃杨晓琦张聪徐先发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磁共振成像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定位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术前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在我院首次行甲状旁腺切除+自体移植术,均通过MRI、^(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核素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3种影像学对病变甲状旁腺进行术前定位的51例SHPT患者。以术后病理诊断所报甲状旁腺枚数为"金标准",分别统计3种影像学检查所诊断常位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的确诊数、漏诊数,并计算出各自的敏感度,采用率的卡方检验将MRI敏感度同其他两种影像学检查的敏感度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病理回报甲状旁腺共197枚,其中常位甲状旁腺180枚,纵隔异位甲状旁腺17枚,MRI、^(99m)Tc-MIBI核素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常位甲状旁腺的敏感度分别为76.67%、51.11%、44.44%;对纵隔异位甲状旁腺的敏感度分别为29.41%、0、0;常位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的敏感度:MRI检查高于^(99m)Tc-MIBI核素显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是SHPT术前定位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可作为SHPT术前定位的首选辅助检查。
宁玉东王田田薄少军李洪跃杨晓琦徐先发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基于血清代谢标志物的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模型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血清代谢标志物建立的预测模型对甲状腺癌(TC)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确诊TC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7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作为验证集,剩余80%作为训练集进行比较并建立预测模型。根据影像学资料及术中标本病理检查结果按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所有患者分为转移组及未转移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于术前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3-羟基丁酸(BHB)、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及孕二醇-3-葡糖醛酸(PdG)含量。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上述资料中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并通过列线图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预测效果。结果:转移组患者年龄大于未转移组,桥本甲状腺炎病史占比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BHB、DHA高于未转移组,而PdG则低于未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大于未转移组,两组患者肿瘤数目、形态、与被膜关系、血流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年龄、BHB、DHA、PdG、肿瘤最大直径、与被膜关系是影响T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发生TC淋巴结转移的C-index为0.924(95%CI 0.901~0.974),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可能性绝对误差为0.025,一致性良好。结论:基于血清代谢学指标建立的模型对于T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可对临床确诊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李洪跃徐先发杨晓琦唐玲薄少军郭雨田
关键词: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列线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