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晴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动力环境
  • 1篇鸳鸯
  • 1篇沙海
  • 1篇水边
  • 1篇水下三角洲
  • 1篇台风
  • 1篇泥沙
  • 1篇系统聚类
  • 1篇系统聚类分析
  • 1篇粒度
  • 1篇粒度参数
  • 1篇模糊C均值聚...
  • 1篇聚类
  • 1篇聚类分析
  • 1篇均值聚类
  • 1篇黄河水下三角...
  • 1篇海滩剖面
  • 1篇河口泥沙
  • 1篇FCM
  • 1篇沉积动力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淮海工学院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陈沈良
  • 5篇陈晴
  • 3篇钟小菁
  • 2篇刘付程
  • 1篇刘小喜
  • 1篇孙永光
  • 1篇彭俊
  • 1篇胡进
  • 1篇袁蕾
  • 1篇蒋超
  • 1篇周乐
  • 1篇龚昊
  • 1篇郑蔚恒

传媒

  • 2篇海洋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海南四更沙海域沉积物分布及其受控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海南西部四更沙及其邻近海域185个底质的粒度数据,并结合研究区动力状况和水深地形特征,研究表层沉积物的组分和类型分布、粒度参数及其沉积环境分区。结果表明:1研究区沉积物类型多样,包括12种沉积类型,以砂质粉砂、粉砂、粉砂质砂和含砾砂为主,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化范围较大(-0.70~7.13φ),且大体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变细的分布趋势;2运用Fleming的三角图式,结合物源状况及地形地貌条件,对沉积环境进行划分,将研究区划分为四更沙岸外海滨沉积区、北黎湾中部沉积区和八所港近岸沉积区等3个沉积区;3研究区沉积物分布特征受沉积物来源和水动力及地形条件共同影响。横向分布上,西部主要受强潮流输沙影响,东部近岸则主要受波浪掀沙和搬运作用影响,表现为两侧粗,中间相对较细的特征。纵向上,四更沙岸外海滨沉积区,沉积物主要受昌化江影响,粒径粗,表现为河口沉积特征;北黎湾中部沉积区,沉积物粒径分布范围广,表现为较强的过渡区特性;八所港近岸沉积区,沉积物粒径最细,泥沙来源主要为外海带来的泥沙。
周乐陈沈良陈晴钟小菁郑蔚恒刘小喜
关键词:粒度参数
对数比转换与系统聚类方法应用于北黎湾沉积环境分区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沉积物粒度组分的沉积环境分区是理解区域沉积动力过程的重要基础。利用海南岛西部北黎湾海域采集的18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运用对数比转换方法处理沉积物组分数据,并分别对处理前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对数比转换方法可获得更优的沉积物聚类效果;基于沉积物的聚类结果可将研究区域划分为4个沉积物环境亚区,即残积沉积区、砂质沉积区、混合沉积区和泥质沉积区。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北黎湾演变的沉积动力过程和开发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陈晴陈沈良刘付程钟小菁
关键词:系统聚类分析
基于FCM方法的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动力环境分区被引量:1
2016年
客观定量地确定沉积动力环境分区是理解区域沉积动力过程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黄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数据为基础,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等方法对该区域的沉积动力环境进行了分类、识别、分区及制图表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沉积动力环境可分为3个类别,分别代表了冲刷、冲淤混合和淤积3类不同形式的沉积动力环境。各类别沉积动力环境的隶属度分布图具有指示其在不同空间位置处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及其优势分布区的作用,而由模糊隶属度值生成的沉积动力环境分区图也与研究区域实际的沉积动力空间格局有着较高的吻合度,表明制图结果是合理和有效的。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地貌演变趋势分析和海岸防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付程陈沈良彭俊陈晴
关键词:粒度沉积动力环境模糊C均值聚类FCM黄河水下三角洲
基于水边线方法的辽河口鸳鸯岛形成与演变模拟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河口泥沙岛淤泥质潮滩坡度和潮汐变化对水边线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两期遥感水边线模拟海岛岸线及潮滩数字高程模型(Dig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方法,研究辽河口鸳鸯岛的形成与演变过程。结合遥感影像、实测地形和潮位数据分析表明:1)模拟潮滩DEM与实测DEM之间的误差集中在—40~55cm的范围内,平均误差14.24cm,表明遥感模拟作为一种手段对实测资料的欠缺是一种有效的补充。2)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鸳鸯岛的发育经历了萌生、生长和动态稳定三个时期;入海径流量的增加是鸳鸯岛萌生的诱因,涨落潮流路分歧及其形成的缓流区促进鸳鸯岛的持续生长。3)在鸳鸯岛生长过程中,南沙处在次生缓流区中,在相同时段内其潮滩淤积量大于北沙;在鸳鸯岛演变稳定期,就岸线和面积变化而言,东北部潮滩侵蚀程度小于南部潮滩淤积程度,但从体积变化来看,东北部潮滩侵蚀量略大于南部潮滩淤积量。
凡姚申陈沈良孙永光袁蕾蒋超姬泓宇陈晴
关键词:冲淤演变
海南岛东北部海滩侵蚀与恢复对连续台风的复杂响应被引量:16
2017年
在连续台风作用下海滩的侵蚀与恢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基于海南岛东北部木兰-抱虎湾海滩的现场调查,对比分析台风"威马逊"和"海鸥"登陆前后海滩剖面和后滨沉积物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超强台风"威马逊"引起海滩的严重侵蚀和强烈的泥沙输移,在木兰湾海滩主要表现出由北向南沿岸海滩的差异性变化,在抱虎湾各海滩变化较为相近;后继登陆台风"海鸥"引起海滩显著堆积,对海滩主要起恢复作用,木兰湾海滩恢复效果明显,海滩后滨沉积物趋于恢复至台风前的状态,由于抱虎湾水下珊瑚礁及近岸岩礁地貌减缓了台风对该处海滩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抱虎湾海滩表现出与台风前较大差异性。两处海湾海滩的不同走向及台风的风向变化也是造成海滩不同响应的重要原因。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海滩对连续台风作用的复杂响应。
龚昊陈沈良钟小菁陈晴胡进程武风
关键词:台风海滩剖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