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灏珠

作品数:20 被引量:264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心肌
  • 5篇心动描记术
  • 5篇细胞
  • 5篇描记
  • 5篇描记术
  • 5篇超声
  • 5篇超声心动描记
  • 5篇超声心动描记...
  • 4篇心肌炎
  • 4篇心室
  • 4篇心室功能
  • 4篇肌炎
  • 4篇病毒
  • 3篇毒性
  • 3篇心肌病
  • 3篇心脏
  • 3篇血管
  • 3篇小鼠
  • 3篇小鼠心
  • 3篇小鼠心肌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上海市心血管...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8篇陈灏珠
  • 5篇潘翠珍
  • 5篇杨英珍
  • 5篇舒先红
  • 5篇陈灏珠
  • 4篇葛均波
  • 4篇陈良龙
  • 4篇熊丁丁
  • 3篇宿燕岗
  • 3篇黄国倩
  • 3篇沈学东
  • 2篇郑行春
  • 2篇张飞龙
  • 2篇沈成兴
  • 2篇胡英
  • 2篇林朝贵
  • 2篇程蕾蕾
  • 2篇胡英
  • 1篇王禾
  • 1篇郭棋

传媒

  • 4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0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用内科学
戴自英林兆耆陈灏珠丁训杰
实用内科学是一本综合性的临床内科参考书,初版于1952年,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医学交流频繁,为适应医学事业的发展,全部内容作了较大的充实、更新。1981年,1986年、1993年,分别出了7,8,9版。迄今三个...
关键词:
关键词:内科学疾病诊断
Levovist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心肌梗死再血管化后无再流与整体和节段心功能恢复的关系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运用Levovist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的方法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经血管再通术后的心肌微循环 ,探讨无再流与左心室收缩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对 2 7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 1周心肌声学造影结果与其后 1个月室壁运动随访进行比较。结果 室壁运动改善的节段在灌注正常、灌注减弱及无灌注组所占比例分别为6 9 %、49%和 3% ,χ2 =2 9.1,P <0 .0 5。结论 再血管化后 ,心肌灌注的程度与室壁运动的恢复存在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灌注良好的节段室壁运动恢复较快且比例高 ,无再流的节段几乎不恢复。
王禾舒先红潘翠珍黄国倩程蕾蕾沈学东陈灏珠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梗塞心肌再灌注左心室功能无再流再血管化
年龄和未闭动脉导管大小对蘑菇伞封堵器选择的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年龄及未闭动脉导管大小对蘑菇伞封堵器尺寸选择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6 2例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患者中 ,儿童 36例 ,年龄 (5 5± 2 7)岁 ;成人 2 6例 ,年龄 (19 7± 12 3)岁。应用X线降主动脉造影测量PDA的最小直径 (D1) ,并与最终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 (D2 )比较 ;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观察残余分流情况。结果  (1)在 6 2例患者的 6 9次封堵尝试中 (更换封堵器 7例次 ) ,即刻CDFI观察到边缘性残余分流束宽度 >2mm者 8例、≤ 2mm者 2 4例 ;中央性残余分流束 15例。在 30min内 ,中央性残余分流束均可自行消失 ,≤ 2mm的边缘性残余分流束多数可自行消失 ,>2mm的边缘性残余分流束不能自行消失。 (2 )在PDA的最小直径相同时 ,儿童组所需封堵器的尺寸比成人组平均大 1 5mm。 (3)在达到满意的封堵效果时 ,儿童组D2 =1 5 7D1+0 5 7,成人组D2 =1 6 0D1- 1 0 1。结论 传统的封堵器尺寸选择标准具有局限性 ;在用蘑菇伞封堵器封堵PDA时 ,年龄和PDA的大小对封堵器尺寸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达到满意的封堵效果时 ,所选择封堵器的尺寸遵循一定的线性规律。
陈良龙葛均波陈灏珠林朝贵郑行春张飞龙
关键词:年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上海市区1997~1999年部分新生儿及体检人群血脂水平调查被引量:26
2001年
目的 分析 90年代末期在上海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情况下的血脂值 ,并与 70~ 80年代作的调查进行比较 ,了解不同年龄段居民平均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 1997年至 1999年上海市工厂 ,机关 ,企、事业单位 ,学校等职工和学生健康体检血样以及新生儿脐带血共 36 47名 ,测定血脂项目包括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 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水平 ,从新生儿至 70岁以上按 10岁为一年龄组 ,男、女性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TC和LDL C 5 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 ,TG 5 0岁以后女性接近男性。HDL C则各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 ;(2 ) 90年代与 70年代相比TC和TG水平明显升高 ,分别增了 6 .79%~ 17.6 9%和2 1 95 %~ 45 .5 3% ,而HDL C则明显下降了 8.0 5 %~ 2 9.19% ;(3) 4 0岁以上人群TC和TG水平超过正常上限者 90年代 (TC男 11 5 7%、女 16 0 2 % ,TG男 4 40 % ,女 5 40 % )较 70年代 (TC男 4 40 %、女5 40 % ,TG男 5 2 0 %、女 5 70 % )明显增多 ;(4 ) 4 0岁以上组比 40岁以下组TC/HDL C≥ 4,同时TG≥1.70mmol/L的有明显升高 (男 2 0 .74%比 10 .99% ,女 13.32 %比 2 .0 6 % )。结论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平均血脂水平有上升趋势 。
陈灏珠周庭川韩琴琴陈斌赵振泽叶为玲
关键词:新生儿体检血脂生活质量
FasL在CVB3心肌炎小鼠心肌浸润细胞中表达及其与心肌病变关系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Fas/Fas配体(ligand,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小鼠柯萨奇B3病毒(CVB3)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0只小鼠等分为实验组即CVB3感染组及对照组即非感染组;所有小鼠于感染后第10天处死并取其心脏;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浸润细胞中FasL的表达,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肌中CVB3RNA;半定量分析FasL抗原及CVB3RNA水平,并分析FasL表达水平与心肌中CVB3复制及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①实验组存活小鼠心肌均可见单核细胞浸润和坏死等病变,而对照组小鼠心肌均未见任何损害;②实验组存活小鼠心肌中均见FasL抗原阳性细胞浸润,而对照组则无;③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Fas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FasL抗原阳性信号指数与CVB3RNA杂交阳性信号指数无显著相关(r=-0.25,P>0.05),与心肌病变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5)。结论CVB3心肌炎小鼠心肌浸润细胞可表达FasL;Fas/Fas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可能无抗病毒作用,但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对心肌细胞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熊丁丁杨英珍胡英胡英
关键词:FAS/FASL小鼠CVB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肌钙蛋白I阳性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介入治疗后的表达。方法 :1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 (对照组 )及 5 1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患者组 )入选 ;术后常规查肌钙蛋白I(cTnI) ,分别采取术前 ,术后第 1、第 3及第 5天的外周血 ,Elisa试剂盒测定MMP 2、MMP 9的水平。结果 :5 1例患者中共有 2 1例患者cTnI增高 ,平均 (0 .6 8± 0 .2 3) μg/L ;术前两组的MMP水平无明显差异 ;cTnI阳性者的MMP 9在术后第 1天明显高于阴性者及对照组〔(198± 5 8.5 )∶(14 4± 4 8.3)、(132± 4 6 .7) μg/L ,均 P <0 .0 5〕 ,并在术后第 3天、第 5天保持较高水平 ;MMP 2仅在术后第 1天增高 ,第 3天、第 5天恢复正常。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微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这种心肌微损伤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血清MMP水平的增高 ,可能是此类患者临床预后较差的原因之一。
沈成兴陈良龙钱菊英梁春樊冰陈灏珠葛均波
关键词:肌钙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遗传性心律失常:基因治疗是方向被引量:2
2012年
遗传性心律失常包括有器质性或无器质性心脏病两大类:前者可称为继发性,后者可称为原发性的遗传性心律失常。至少有26种基因突变与遗传性心律失常有关,一系列研究表明,35%青年人及9%婴儿的猝死为心脏离子通道病所致。2006年,AHA将心脏离子通道病列为原发性遗传性心肌病中的一个大类。2007年,美国NHLBI的专家共识亦有同样的表述。
陈灏珠
关键词:遗传性心律失常基因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离子通道遗传性心肌病NHLBI
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估心脏同步治疗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2005年
目的:应用基于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的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心脏同步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后的心功能。方法:①选择1999-09/2004-08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行双心室同步起搏术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2例,男10例,女2例,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10例患者均能达到有效的双心室起搏(有效组),2例患者未能达到有效的双心室起搏(无效组)。③采用GEVivid7超声显像系统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该仪器具有组织同步显像技术,在心电图监测下采集心脏同步治疗前及治疗后1d心尖四腔心、心尖二腔心及心尖长轴切面的TVI图像存于硬盘。④计量资料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心脏同步治疗后,心室的不同步收缩改善明显(P<0.01),而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心脏同步治疗后,心室的不同步收缩改善不明显。②有效组患者组织同步显像显示的延迟部位如下,后间隔、下壁2例,后壁、侧壁、下壁3例,前间隔、后间隔、下壁2例,后壁、侧壁2例,后壁1例,而且左室导线植入的部位位于左室后静脉,正好位于上述10例患者的延迟部位,而无效组患者的组织同步显像显示的延迟部位如下,前壁、前间隔、前侧壁1例,下壁1例,但左室导线植入的部位位于左室后静脉,未到达其延迟部位。结论:①心脏同步治疗是否有疗效与组织同步显像显示的延迟部位及左室导线的植入位置是否一致有关。②组织同步显像可客观显示左心室收缩活动延迟的节段,为选择合适患者进行心脏同步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潘翠珍舒先红史浩颖黄国倩孙宝贵陈灏珠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功能
应用组织追踪法评价左室功能的研究被引量:65
2001年
目的 用超声心动图组织追踪法评价左室功能。方法 对 90例具有不同左室收缩功能患者的心尖四腔心、心尖长轴和心尖二腔心切面 ,用组织追踪法和M型超声心动图法记录收缩期二尖瓣瓣环向心尖方向的运动位移。所有患者均用Simpson方法确定左室射血分数 ,其中 2 7例患者又做了左室造影。 结果 在 5 0例患者中 (包括 2 5例正常左室功能患者和 2 5例左室整体功能减退患者 ) ,组织追踪法从二尖瓣环的 6个位置测得的收缩期平均二尖瓣瓣环距离与M型测得的值非常接近 (r =0 .99,P <0 .0 0 1) ,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很匹配 (r =0 .97,P <0 .0 0 1)。用组织追踪法测定的收缩期二尖瓣瓣环下移距离 4.8mm作为一个切断点的值(cut ofvalue) ,预测左室射血分数≤ 30 %的敏感性为 98%,特异性为 78%。但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组织追踪法从二尖瓣瓣环的 6个位置测得的收缩期平均二尖瓣瓣环下移的距离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是较低的 (r= 0 .87,P <0 .0 0 1)。结论 组织追踪法测收缩期二尖瓣瓣环下移距离可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快速和无创伤性评价左室功能的方法。
潘翠珍舒先红陈灏珠Rainer HoffmannPeter Hanrath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左心室功能心肌疾病心肌梗塞
慢性冬眠心肌血运重建后室壁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的观察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慢性冬眠而无梗死的心肌在完全血运重建后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择23例具有慢性冬眠心肌特征的冠心病患者,男16例,女7例,年龄61±9岁。有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病变者分别为14例、9例,病变血管狭窄率为(95.2±4.1)%、TIMI血流2.1±0.7级。应用PTCA及支架术进行血运重建,术后无残余狭窄,且TIMI血流完全恢复正常;对有冬眠心肌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室壁运动障碍积分(WMAS)衡量冬眠心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前轻中度与重度运动障碍的左室壁心肌节段的WMAS分别为6.9±3.5和13.9±4.4,术后6个月分别为0.6±0.4和2.9±2.1(P<0.01);术前LAD和RCA供血区左室壁心肌节段中的WMAS分别为14.2±4.3和7.0±3.2,术后分别为3.1±2.0和0.4±0.5(P<0.01)。结论:严重缺血但无梗死的慢性冬眠心肌在完全血运重建术后功能有显著改善,但不能完全恢复,且其功能的恢复受供血血管及术前血供减少程度的影响。
陈良龙沈成兴葛均波陈灏珠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冬眠血运重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