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晖

作品数:4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文学
  • 2篇艺术

主题

  • 9篇文学
  • 9篇古尔
  • 5篇叙事
  • 5篇语文
  • 5篇语文学
  • 5篇身份危机
  • 5篇伦理
  • 5篇伦理身份
  • 5篇伦理选择
  • 5篇非洲文学
  • 4篇缘起
  • 4篇身份
  • 4篇记忆
  • 3篇英语
  • 3篇英语文学
  • 3篇阈限
  • 2篇遗弃
  • 2篇身份建构
  • 2篇身份认同
  • 2篇声音

机构

  • 39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肇庆学院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汉江师范学院

作者

  • 39篇黄晖
  • 1篇郭英剑
  • 1篇陆怡玮
  • 1篇黄晖
  • 1篇李保杰
  • 1篇罗良功
  • 1篇尚必武
  • 1篇张连桥
  • 1篇刘慧
  • 1篇林妮斯
  • 1篇綦亮
  • 1篇王磊
  • 1篇生安锋

传媒

  • 4篇绥化学院学报
  • 3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山东外语教学
  • 2篇景德镇学院学...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四川戏剧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盐城工学院学...
  • 1篇淮阴工学院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红河学院学报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年份

  • 11篇2023
  • 1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字架上的魔鬼》中后殖民身份危机与伦理选择
2023年
被誉为“非洲民族文学守灵者”的肯尼亚世界级作家恩古吉的长篇小说《十字架上的魔鬼》详述了以魔鬼盛宴这一盗贼寓言为核心的肯尼亚独立建国后的后殖民伦理现状与身份危机。惨遭抛弃的瓦丽恩尕在自卑情结弥漫与依赖情结缺失的后殖民心绪中产生了身份危机,并在因之形成的伦理困境中,走向自杀这一早期伦理选择。获救后的瓦丽恩尕在参加魔鬼盛宴的过程中体悟到后殖民伦理的虚伪本质及其与身份认同的关联。在对后殖民伦理的批判与反抗中,瓦丽恩尕在与戛图利亚的婚变中做出枪杀老富翁这一违背伦理禁忌的弑父式伦理选择,以建构革命者身份走出后殖民危机。主人公的伦理选择蕴含恩古吉在殖民伦理批判中对肯尼亚社会的现实忧虑与未来希冀。
罗理浩黄晖
关键词:后殖民身份危机伦理选择
论《遗弃》中雷哈娜的身份危机与伦理选择
2022年
古尔纳的长篇小说《遗弃》以雷哈娜一家三代人的生活为线索,运用有限全知的独特叙事视角和碎片化的叙事方式,真实地再现了桑给巴尔近百年间的生活图景。身处闭塞落后的非洲海岛,雷哈娜打破传统道德规范的伦理选择一度掀起当地舆论的巨浪,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伦理意识引人深思。文章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方法,以雷哈娜不断找寻自身归宿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逐步分析其面临的伦理困境以及最终建构全新身份的伦理选择,希图由此阐释作者对黑人女性形象塑造的创新和作品深层的伦理内涵。
齐心黄晖
关键词:身份危机伦理困境伦理选择
摩洛哥文学源流考论
2019年
作为非洲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摩洛哥文学源远流长,主要经历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三个发展阶段。由于长期受法国的殖民统治,摩洛哥的许多作家往往能同时用阿拉伯语和法语两种语言进行创作,法语文学在摩洛哥当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简述摩洛哥的文学发展概况,并重点阐述现当代文学和法语文学,以期弥补国内学术界对摩洛哥文学研究的不足,并为非洲文学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黄晖
关键词:法语文学
论《安提戈涅》中的伦理抉择
2022年
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剧作《安提戈涅》,记录了古希腊雅典城邦社会的转型。诗人将葬礼仪式置于戏剧的核心地位,把仪式上的矛盾转化为伦理上的两难,以安提戈涅的伦理选择突围传统仪式的困境,从而巧妙地化解了仪式危机。诗人主张从仪式和伦理两个维度考察城邦社会的变迁,揭示了社会转型背后不和谐的伦理秩序。作为对传统智慧的继承和对现实政治合法性的阐发,仪式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黄晖周丽秋
关键词:《安提戈涅》葬礼仪式伦理抉择
古尔纳《离别的记忆》中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2023年
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在其处女作《离别的记忆》中的阈限空间书写隐喻的是深刻的伦理主题。东非青年哈桑·奥马尔通过从肯格到内罗毕再回到家乡重新出发的空间转换,隐含着范热内普提出的“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与聚合三个阶段的过渡性进程。哈桑在家宅空间、都市空间以及心理空间等阈限空间面临的成长议题,实质上是为了突破伦理困境并建构伦理身份所进行的仪式活动。古尔纳以《离别的记忆》为起点,不断书写着家乡桑给巴尔的人民生活和国族命运,并反思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非洲流散者的身份建构与文化认同问题。
黄夏黄晖
关键词:通过仪式身份危机
论古尔纳《赞美沉默》的讽刺艺术
2023年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的《赞美沉默》是一部采用第一人称外视角进行叙述的小说,它以无名叙述者的讲述勾勒了非洲流散者在英国的生存状况,其讲述中包含了大量的讽刺话语。在讽刺的呈现方式上,叙述者通过言语反讽对英国文明进行嘲讽,并运用情境反讽和戏剧反讽,显示了爱玛话语的功能障碍与疏漏;叙述者也对刻板印象及帝国叙事进行戏仿,揭示其虚假本质;同时,叙述者既以悖论语言获得文本的讽刺效果,又在历史维度展现了悖谬特征。这三种技巧在运用的过程中相互交织,隐含着叙述者与英国社会在文明与话语上的疏离。在含蓄的戏谑背后,蕴藏着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透过其精湛的讽刺艺术,可以窥见这部小说中古尔纳独特的创作风格。
陈虹霏黄晖
关键词:反讽戏仿悖谬
埃塞俄比亚文学的缘起与流变
2022年
非洲埃塞俄比亚文学源远流长,其缘起流变与其语言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奠定埃塞俄比亚文学古代传统的格埃兹语文学、代表埃塞俄比亚文学现代转向的阿姆哈拉语文学,以及作为当代埃塞俄比亚知识分子文学尝试的英语文学,共同构成了独具魅力的埃塞俄比亚文学。文章简述了埃塞俄比亚的文学发展概况,以语言为切入点梳理了埃塞俄比亚文学的缘起与流变,以期弥补国内学术界对埃塞俄比亚文学研究的不足,并为非洲文学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杨彭倩黄晖
关键词:英语文学
苏丹文学的缘起与流变
2022年
20世纪早期的苏丹文学多以反抗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为创作主题,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抗争精神。20世纪50年代之后,苏丹文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苏丹作家展开了对本土社会的深度求索,阿布·巴克尔·哈立德、塔伊布·萨利赫等一批杰出作家将苏丹文学带向世界舞台,创造出苏丹文学的高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动荡的政治环境,苏丹作家普遍受到严格的审查制度、缺乏国家支持和发行量有限等的制约,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创作,苏丹当代文学朝着更为丰富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曹瑞芳黄晖
关键词:非洲文学阿拉伯文学
《大神布朗》的假面游戏与伦理身份的危机
2019年
假面剧《大神布朗》是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在戏剧革新方面的一次成功实验。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奥尼尔在《大神布朗》中所设置的假面游戏绝非炫技,而是为我们研究主人公布朗的身份危机及其伦理问题提供线索。身处假面社交的现代社会,原本以真实面目示人的布朗产生了严重的职业焦虑和婚恋焦虑。出于缓解身份焦虑的目的,布朗将自我放逐在身份表演的假面游戏之中,却因此遭遇身份迷失的伦理困境。联系现实语境可知,布朗的身份危机实际是"斯芬克斯之谜"的现代变奏,反映出人类的自由意志与理性意志在现代社会的博弈,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
黄晖黄夏
关键词:伦理身份身份焦虑身份迷失
从仪式“阈限”理论分析《宰因的婚礼》中的宰因形象
2019年
在维克多·特纳的仪式"阈限"理论视域下,苏丹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塔依卜·萨利赫的小说《宰因的婚礼》书写了婚仪如何使完善社会关系成为可能。本文从西方的仪式理论入手,按照仪式的"分隔—边缘—聚合"的三阶段理论架构全文,对萨利赫小说《宰因的婚礼》中的阈限人宰因进行社会关系、交融功能与镜像意义的阐释,从而探究作者的创作目的:关注一名身份低微的小人物的一场婚礼仪式,如何使化解落后农村的社会矛盾成为可能。
黄晖林茜
关键词:阈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