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锋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玉米
  • 2篇玉米-大豆
  • 2篇大豆
  • 1篇有机肥
  • 1篇有机肥配施
  • 1篇有机碳
  • 1篇幼鸡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模式
  • 1篇栽植穴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塑料
  • 1篇套作
  • 1篇套作模式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地生产力
  • 1篇土壤板结
  • 1篇土壤选择

机构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徐锋
  • 2篇李鑫
  • 2篇杨皓
  • 2篇罗培高
  • 2篇宋春
  • 2篇徐敏
  • 2篇赵伟
  • 2篇张腾
  • 1篇陈宇亮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磷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研究了四川西南部丘陵紫色土区玉米地、油菜地、水稻田、枇杷园地、柏树林地、撂荒地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磷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选取仁寿县东南部为土样采集区,测定了土壤无机磷素组分、土壤磷吸附参数以及相关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溶性磷、速效磷、全磷含量以水稻田最低,枇杷园地最高。油菜地土壤的速效磷/全磷、水溶性磷/全磷、水溶性磷/速效磷均高于玉米地。磷流失风险表现为水稻田<油菜地<玉米地<柏树林地<撂荒地<枇杷园地。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有效Fe、Mn、Cu、Zn、Mg与Fe-P、Ca-P 2个无机磷组分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在研究区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磷素管理上,建议减少枇杷园地的磷肥施用量,以降低土壤磷素流失风险,耕作方式上可采用水旱轮作以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
宋春徐敏赵伟徐锋张腾杨文钰
关键词:土地利用紫色土无机磷组分微量元素
有机肥配施化肥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将碳固定在土壤中是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提升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措施。间混套作等复合种植模式可增加单位面积内作物生物量,具有固碳潜力。同时,增施农业废弃物制成的有机肥是提升...
徐锋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有机肥配施土壤有机碳土地生产力
文献传递
一种林下种养结合展示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保护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林下种养结合展示保护罩,设置有:带有网孔的空心半球塑料罩子,带有网孔空心的圆柱体,结合物,细缝;带有网孔的半球形塑料罩子顶部有孔洞;带有网孔的半球形塑料罩子通过结合物连接带有网...
罗培高陈巍尤华忠杨皓钟胜福李鑫黄强兰胡玉亭唐圣雯谷荣欢徐锋
文献传递
一种八月瓜标准化种养结合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公开了一种八月瓜标准化种养结合的栽培方法,包括:场地选择;土壤选择;种植地深翻;顺坡度挖掘出宽且深的排水渠;立柱规划采用正方形布局;栽植穴;将幼苗带土放入栽植穴,固定好再回填土壤;定植后待幼苗主茎...
罗培高陈巍尤华忠杨皓钟胜福李鑫黄强兰胡玉亭唐圣雯徐锋谷荣欢
文献传递
不同玉米与大豆栽培模式的能值效益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合理的田间配置是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研究采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分析2∶2玉米-大豆带状套作(M/S1)、1∶1玉米-大豆传统套作(M/S2)、玉米单作(M)、大豆单作(S)4种栽培模式下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环境负载率及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为优化农田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4种栽培模式下能值投入表现为M/S2>M/S1>M>S,工业辅助能以肥料为主,可更新有机能以人工投入为主,能值产出表现为M/S1>M/S2>S>M;与玉米相比,大豆具有能值产出高、能值投入低、环境负载率小、可持续发展程度高等特点;经济效益表现为M/S1、M/S2、M显著高于S;可通过降低化肥投入,特别是磷、钾肥,减少耕作次数或深度,适当提高大豆密度,降低玉米种植密度,降低环境负载率,提高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以优化M/S1栽培模式。
徐敏宋春陈宇亮张腾徐锋赵伟杨文钰
关键词:能值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