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铮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磁共振
  • 4篇睡眠
  • 4篇睡眠呼吸
  • 4篇睡眠呼吸暂停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影像
  • 3篇气道
  • 3篇自然睡眠
  • 3篇综合征
  • 3篇综合征患者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睡眠
  • 3篇阻塞性睡眠呼...
  • 3篇阻塞性睡眠呼...
  • 3篇鼻窦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电影
  • 2篇影像学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清华长庚...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作者

  • 11篇李铮
  • 9篇鲜军舫
  • 2篇黄亚奇
  • 2篇刘云福
  • 2篇闫钟钰
  • 2篇郭健
  • 2篇张宗锐
  • 1篇陈捷
  • 1篇王世军
  • 1篇康天良
  • 1篇米海峰
  • 1篇陶建华
  • 1篇张永县
  • 1篇郭森林
  • 1篇李晴
  • 1篇梁熙虹
  • 1篇牛延涛
  • 1篇林洪义
  • 1篇张菡
  • 1篇胡歌

传媒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观弥散系数直方图对中耳胆脂瘤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直方图分析方法在鉴别中耳胆脂瘤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最佳指标与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中耳胆脂瘤(胆脂瘤组)及5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组)患者MRI资料。采用ImageJ软件在ADC图病变显示的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ROI),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直方图分析获得ADC值的均数、标准差、偏度、峰度、第10百分位数(P10)和第90百分位数(P90)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直方图各参数指标的差异,并绘制有差异的ADC值指标鉴别两种病变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获得各指标的ROC下面积(AUC)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鉴别两种病变的最佳独立诊断指标。结果胆脂瘤组和中耳炎组间ADC值的均数、标准差、偏度、P10和P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鉴别两种病变的AUC值分别为0.912、0.988、0.809、0.793和0.957,其中ADC值标准差的AUC值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5.31%和96.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C值的标准差为鉴别中耳胆脂瘤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最佳独立诊断指标(OR=1.034,95%可信区间1.020~1.048,P<0.01)。结论基于ADC值的直方图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鉴别中耳胆脂瘤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能力,ADC值标准差的鉴别效能最佳。
米海峰李铮鲜军舫
关键词:胆脂瘤中耳中耳炎表观弥散系数直方图
成人鼻骨末端、鼻骨孔、鼻骨其他孔及咬合缝间骨型鼻颌缝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附1600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易与骨折混淆的鼻骨末端、鼻骨孔、鼻骨其他孔和咬合缝间骨型鼻颌缝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资料库1600例成人正常鼻骨影像资料,其中男800例、女800例,年龄18~80岁。采用MSCT薄层扫描,利用标准算法的原始图像重建出容积再现(VR)图像,分析鼻骨末端形态8种类型(M型、左侧缺损型、右侧缺损型、拱型、V型、倒V型、锯齿型、平坦型)的占比;利用骨算法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重建出平行于硬腭的横断面和平行于鼻骨的冠状面图像,对鼻骨末端形态、鼻骨孔、鼻骨其他孔和咬合缝间骨型鼻颌缝进行侧别、性别间对比分析;将鼻骨划分为6个象限,分析鼻骨孔、鼻骨其他孔的位置占比。结果(1)鼻骨末端形态最常见的3种类型依次是M型[男60.00%(480/800)、女48.75%(390/800)]、锯齿型[男12.75%(102/800)、女14.13%(113/800)]和左侧缺损型[男7.63%(61/800)、女11.13%(89/800)],其中M型和左侧缺损型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6种类型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鼻骨孔出现率为59.93%(959/1600,例),共1683孔,其中男性为67.25%(538/800)、963孔,女性为52.63%(421/800)、720孔,男性鼻骨孔出现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3,P<0.001);左侧为53.25%(852/1600)、右侧为51.94%(831/1600),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P=0.230)。鼻骨孔以前中象限最多见,男性为67.49%(650/963)、女性为69.86%(503/720)。(3)鼻骨其他孔总出现率为23.13%(370/1600)、共506孔,男性为31.13%(249/800)、女性为15.13%(121/800),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0,P<0.001);左侧为14.88%(238/1600)、右侧为16.06%(257/1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353)。鼻骨其他孔最常见于前上象限,男性为34.49%(119/345)、女性为26.08%(42/161)。(4)咬
陶建华曲晓霞张怀宇李铮康天良刘云福鲜军舫
关键词:鼻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自然睡眠时上气道及相关结构电影磁共振测量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采用电影磁共振(cine magnetic resonance,CMR)定量评估不同上气道阻塞模式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上气道及其相关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 30例男性重度OSAHS患者成功完成清醒时和自然睡眠时上气道正中矢状位CMR扫描。根据上气道阻塞模式将患者分为三组,并对患者的上气道及相关结构进行测量,评估其形态及位置变化特点。结果与清醒时相比,自然睡眠时OSAHS患者软腭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上气道矢状径均明显减小,硬腭-软腭间夹角增大,舌骨上肌群长度减小(P<0.01)。三型阻塞模式患者在清醒时,舌后区上气道矢状径存在显著差异(P<0.01);自然睡眠时,舌后区上气道矢状径、舌体上部矢状径、硬腭-软腭间夹角、舌体角及上述测量指标的变化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MR可定量评估不同上气道阻塞模式的OSAHS患者之间上气道及相关结构的变化特点。
李铮鲜军舫叶京英黄亚奇王存亭
关键词:自然睡眠
鼻腔鼻窦SMARCB1缺失癌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2023年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SMARCB1缺失癌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鼻腔鼻窦SMARCB1缺失癌,免疫组化染色均为SMARCB1阴性表达。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包括分期、肿瘤位置、大小、CT密度及骨质改变、MRI信号、增强特点、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将14例患者的ADC值与病理Ki-67增殖指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6例SMARCB1缺失癌临床分期T_(4)期12例、T_(3)期4例;发生于筛窦4例、鼻腔1例、鼻腔和筛窦8例、筛窦和上颌窦1例、筛窦和额窦1例、筛窦和蝶窦1例;肿瘤最大径(4.5±1.2)cm。CT呈等密度13例,密度不均匀伴局部坏死3例。骨质改变包括13例局限性骨质侵蚀破坏,3例广泛性骨质侵袭破坏。与邻近肌肉相比,16例T_(1)WI均呈等信号,3例局部可见低信号;T_(2)WI呈等信号9例、高信号7例,内部可见条带状低信号6例。MRI轻度强化11例、中等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10例。14例行动态增强扫描,TIC类型Ⅲ型(速升流出型)10例、Ⅱ型(速升平台型)4例。14例ADC值为(1.02±0.27)×10^(-3)mm^(2)/s,Ki-67增殖指数为48%±21%,无明显相关性(r=-0.38,P=0.183)。结论SMARCB1缺失癌发生部位以鼻腔筛窦多见,侵袭性骨质反应,MRI T_(2)WI内部线条状分隔影、轻中度强化、Ⅲ型TIC有一定特征性。
闫钟钰张宗锐李铮郭健王久阳鲜军舫
关键词:鼻窦肿瘤磁共振成像
MR在颈静脉球体瘤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MR在颈静脉球体瘤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体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7例行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术中出血量、病灶数量、累及范围、形态、边缘、平扫信号特点、强化表现、椒盐征、DWI信号强度、ADC值进行分析,并根据Fisch分型方法对肿瘤进行分型。比较Fisch C型与D型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9例患者表现为搏动性耳鸣伴听力下降。经栓塞治疗后行肿瘤手术切除者术中出血量少于无栓塞治疗和栓塞不成功者(Z=-2.236,P<0.05)。18例患者中,17例为单侧单发病灶,1例合并颈部其他部位副神经节瘤。Fisch C1型2例,C2型7例,C3型4例,D1型4例,D2型1例。18病变均呈分叶状,15例病变均有清晰边缘,15例病变呈等T1长T2信号,17例病灶内可见血管流空影,其中10例可见典型的"椒盐征"。增强后18例病灶均明显强化。5例病变DWI信号低于脑实质,ADC值为1.30±0.15(×10-3mm2/s)。"椒盐征"在Fisch C型与D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静脉球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可准确评估病变累及范围,为临床分型提供可靠依据。
李铮梁熙虹鲜军舫
关键词:颈静脉球体瘤磁共振
鼻腔鼻窦NUT基因相关性癌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5例鼻腔鼻窦NUT基因相关性癌(NUT中线癌)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免疫组化病理证实的5例鼻腔鼻窦NUT中线癌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15~48岁,中位年龄19岁。术前均接受CT和MR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肿瘤位置、CT密度、骨质改变、钙化、肿瘤大小、T1WI及T2WI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随访患者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5例NUT中线癌均为T4期,发生于鼻腔、筛窦、蝶窦、上颌窦1例,鼻腔、上颌窦1例,鼻腔、筛窦3例。CT呈等密度3例,密度不均匀伴局部坏死2例;钙化3例;骨质侵蚀4例,骨质侵蚀伴骨质破坏1例。MRI横断面最大径4.2~4.9 cm,中位数4.5 cm。与邻近颞肌相比,T1WI呈等信号5例,2例局部可见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3例,2例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轻度强化3例,中等强化2例。TIC Ⅲ型(速升流出型)3例,Ⅱ型(速升平台型)2例。DWI信号均不同程度增高,ADC值为0.63×10-3~1.17×10-3 mm2/s,中位数0.84×10-3 mm2/s。病理Ki-67增殖指数为30%~80%,免疫组化均为NUT阳性、INI-1阳性。5例NUT中线癌1例行活检后化疗,其余4例均行手术加放疗,1例合并化疗。随访时间7~16个月,均带病存活。结论 NUT中线癌是一种鼻腔鼻窦少见的基因相关恶性实体肿瘤,多见于年轻患者,以鼻腔及筛窦多见,侵袭性生长,CT钙化多见,MRI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为其特点。
闫钟钰张宗锐李铮郭健王潇王世军王久阳鲜军舫
关键词:鼻窦肿瘤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自然睡眠时上气道及相关结构电影磁共振测量研究
目的 采用电影磁共振(cine magnetic resonance,CMR)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OSAS)清醒时和自然睡眠状态下发生呼吸暂停时上气道及软腭和舌部等相关结构进行测量,评估不同上气道阻塞模式患者...
李铮鲜军舫叶京英
关键词:自然睡眠
应用MRI研究流体迁移对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上气道截面形状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人体由站姿或坐姿变为睡眠时的卧姿时,流体受重力的影响自腿部向头颈部迁移,导致气道周围软组织体积增加,压强增大,从而挤压气道,导致睡眠过程中气道更易阻塞。本研究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分析流体迁移对上气道截面形状以及气道流动阻力的影响。方法使用磁共振三维容积扫描方法,对受试者进行两种状态下的头颈部横断面成像:平卧参考状态以及双腿抬起持续8 min流体重新分布状态。从选定横断面的图像上分析这两种状态下气道截面积以及形状的改变,并从水力学半径的角度分析不同类型的形变对气道流动阻力的影响。结果相比于平卧参考状态时的气道截面形状,抬腿8 min流体重新分布后气道截面积改变的同时,形状呈现出三种类型变化:气道截面形状基本不变;气道截面长短轴比例变大,截面形状趋于更扁;气道截面长短轴比例变小,截面形状趋向圆形。这些不同形式的形状改变,可以对气道的阻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结论体位改变引起的流体迁移除了改变气道截面积之外,还会改变气道的截面形状,而截面形状的改变可对流动阻力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研究为深入探索OSA发生的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王存亭张菡林洪义许慧祥胡歌李铮黄亚奇
关键词:流体迁移
慢性鼻窦炎鼻窦CT报告书写内容现状调查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调查目前慢性鼻窦炎(CRS)鼻窦CT报告对临床诊疗关注的鼻窦病变和解剖变异(或异常)的描述情况,并对描述较少的病变和解剖变异(或异常)进行总结分析,提高报告质量。方法于2020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对书写鼻窦CT报告医师通过电子问卷调查鼻窦CT报告描述鼻腔鼻窦病变和解剖变异(或异常)的情况,并比较分析不同级别医院、职称、工作年限、亚专业以及不同学历的医师对这些病变和解剖变异(或异常)描述的情况。结果共获有效问卷6525份。分别有97.7%、97.7%和92.8%报告医师在报告中描述鼻窦腔内黏膜增厚、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偏曲、鼻窦内占位性病变,居前三位;仅35.0%、26.9%和22.5%报告医师在报告中描述额隐窝狭窄或密度增高影、圆孔或翼管骨质缺损以及筛前/后动脉管位置,居后三位。对于描述较少的易导致手术并发症或术后复发的解剖变异(或异常),三级医院、头颈部放射专业、高级职称和工作30年以上医师在报告中对这些描述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医师(P<0.05)。结论CRS鼻窦CT报告对鼻窦内病变描述较好,而对部分易造成手术并发症或术后复发的解剖变异(或异常)关注较少,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报告质量。
李晴李静李铮金杉杉陈捷鲜军舫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
关键词:鼻窦炎
电影MRI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自然睡眠时上气道阻塞部位及模式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自然睡眠发生呼吸暂停时上气道阻塞部位与清醒状态时上气道最狭窄部位之间的一致性,并评估自然睡眠发生呼吸暂停时上气道阻塞模式的类型。方法对32例重度OSAHS患者于清醒状态下获取上气道矢状位3D T2WI,于自然睡眠发生呼吸暂停时行上气道正中矢状位电影MR(CMR)扫描,比较自然睡眠发生呼吸暂停时气道阻塞部位与清醒状态时上气道最狭窄部位的一致性,并根据患者软腭和舌部等上气道相关结构动态塌陷特点对上气道阻塞模式进行分型。结果 18例(18/32,56.25%)自然睡眠发生呼吸暂停时上气道阻塞部位与清醒状态时上气道最狭窄部位不一致(χ~2=3.87,P<0.05),14例一致。自然睡眠发生呼吸暂停时上气道阻塞模式Ⅰ型10例(10/32,31.25%)、Ⅱ型9例(9/32,28.12%)、Ⅲ型13例(13/32,40.63%),3种上气道阻塞模式间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然睡眠发生呼吸暂停时,上气道正中矢状位CMR扫描可准确判断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并能评估上气道及相关结构动态变化的差异。
李铮鲜军舫叶京英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低通气综合征睡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