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荣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肝炎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7篇病毒
  • 5篇慢性
  • 4篇乙型肝炎患者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4篇肝炎患者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细胞
  • 3篇类似物
  • 3篇核苷
  • 3篇核苷(酸)类...
  • 2篇载量
  • 2篇替诺福韦
  • 2篇替诺福韦酯
  • 2篇细胞癌

机构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江建宁
  • 12篇王荣明
  • 7篇苏明华
  • 5篇吴育龙
  • 2篇王慧雯
  • 2篇滕春玲
  • 1篇刘志红
  • 1篇张萍
  • 1篇何丽霞
  • 1篇张萍
  • 1篇郭莉
  • 1篇刘宇
  • 1篇杜漫
  • 1篇李慧姣
  • 1篇李慧娇

传媒

  • 3篇肝脏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学状态与转归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HBeAg阴性的HBV DNA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及肝组织学状态及其临床转归,探讨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方法从慢性:HBV感染者随访队列中纳入HBV DNA水平<4lg拷贝/ml,并做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的99例HBeAg阴性的CHB患者,其中23例做了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患者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肝细胞HBSAg和HBcAg状态与年龄、性别、家族史,HBV DNA载量、血清学标志物等指标的关系。比较两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病理肝组织学差异。分析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对患者转归的影响。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Log-Rank检验比较未NAs治疗患者与NAs治疗患者的肝细胞癌(HCC)累计发生率。结果基线肝组织学状况:58.6%(58/99)患者肝组织病理达到明显肝组织损伤(G≥2和/或S≥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LC)家族史、HBsAg阳性家族史、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四个因素与明显肝组织损伤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的LC家族史是患者明显肝组织损伤(G≥2和/或S≥2)的主要危险因素。23例患者间隔4.5年行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其中10例未治疗的患者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肝组织学有进展,明显肝组织损伤从50.0%上升到90.0%,另13例NAs治疗后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肝组织学有改善,明显肝组织损伤从61.5%下降到46.2%。未抗病毒治疗患者5年HCC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NAs治疗患者(17.7%对比3.8%,P=0.046)。结论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大多数肝活组织病理检查达到抗病毒指征,尤其是有LC家族史的患者,不抗病毒治疗肝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HCC发生率高﹔建议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尤其是年龄大于30岁、有LC或HCC家族史的患者,无论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如何,应该及早启动抗病毒�
邓德丽江建宁苏明华王荣明臧伟伟零小樟韦慧兰梁先帅周珲堃何文明郭荣晟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
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长期经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并全程管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4年2月至2019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随访队列,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LC患者入组。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肝癌发生率情况;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可能影响LC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LC发生肝癌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评估依从性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对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98例NAs治疗的L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0年(1.0~15.3年)。至末次访视:(1)LC患者有16.2%(32/198)进展为肝癌,其1、3、5、7、9年肝癌累积发生率分别0、8.9%、14.3%、18.6%、23.4%,年均发生率为3.1%;32例肝癌患者中68.7%为小肝癌(22/32)。(2)单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LC有无结节、基线是否一线用药、肝癌家族史、患者依从性四个因素与肝癌发生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依从性差和基线非一线用药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3)Log-Rank检验亚组结果分析表明有硬化结节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没有硬化结节患者(21.7%与11.5%,P=0.029);非一线用药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一线用药患者(22.0%与8.2%,P=0.003);依从性差的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依从性好的患者(21.3%与12.7%,P=0.014);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癌家族史的患者(22.3%与8.1%,P=0.006)。(4)依从性好的患者与依从性差的患者比较,末次HBV DNA阴转率高(98.7%与87.8%,P=0.005),病毒学突破率低(12.1%与29.3%,P=0.007)。结论长期NAs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但不能完全阻止肝癌发生,特别是有肝癌家族史、基线有硬化结节的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更高,而全程管理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抗病毒治疗疗效,而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实现早期发现�
臧伟伟苏明华零小樟王荣明曹汴川吴育龙邓德丽韦慧兰梁先帅江建宁
关键词:肝硬化肝细胞癌核苷(酸)类似物
PBMC HIV-1 DNA的动态监测在HIV-1感染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1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ART)过程中,当获得核糖核酸(RNA)病毒学完全抑制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IV-1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在HIV-1感染者血浆HIV-1 RNA首次<20拷贝/mL时(定义为转阴)、RNA转阴1年时、RNA转阴2年时检测患者PBMC中HIV-1 DNA的含量,比较三个时间点患者PBMC中HIV-1 DNA含量的动态变化,不同ART方案以及获得RNA病毒学完全抑制所需的时间对HIV-1感染者PBMC中HIV-1 DNA的影响。结果治疗组34例HIV-1感染者接受ART过程中,在血浆HIV-1 RNA首次转阴时、RNA转阴1年时、RNA转阴2年时三个时间点患者PBMC中HIV-1 DNA含量分别为(2.88±0.50)、(2.58±0.47)、(2.57±0.43)Log10拷贝/106个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未接受ART的对照组15例HIV-1感染者PBMC中HIV-1 DNA含量为(3.26±0.56)Log10拷贝/106个细胞,与ART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依非韦伦的一线方案和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二线方案对患者PBMC中HIV-1 DNA含量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HIV-1感染者获得RNA病毒学完全抑制的时间越早,其PBMC中HIV-1 DNA的水平越低。结论在ART获得RNA病毒学完全抑制的HIV-1感染者仍可检出PBMC HIV-1 DNA;随着ART延长,PBMC HIV-1 DNA逐渐消减;PBMC HIV-1 DNA检测有助于判断ART疗效。
吴育龙江建宁曹汴川苏明华梁浩王荣明零小樟臧伟伟滕春玲张萍
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SPL 1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外纺锤体极样蛋白1(ESPL 1)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初步分析ESPL 1变异情况及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得HCC患者ESPL 1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比较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ESPL 1的表达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ESPL 1表达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log rank检验ESPL 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生存差异。cBioportal在线软件分析ESPL 1突变情况,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ESPL 1蛋白互作网络,并据此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其分子生物学功能。结果肝癌组织中ESPL 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分别为0.894±0.643比0.337±0.340、1.908±1.079比0.912±0.770(P<0.05);乙型肝炎相关肝癌ESPL 1水平高于非乙型肝炎相关肝癌,为2.159±1.17比1.747±0.983(P<0.05)。ESPL 1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BMI、原发肿瘤分期、AFP水平有关(P<0.05)。原发肿瘤分期、ESPL 1表达水平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ESPL 1表达越高,预后越差(HR=1.72,95%CI:1.21~2.41,P<0.05)。ESPL 1在HCC患者中突变率为1%,突变者预后较差。富集结果显示ESPL 1主要参与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染色体分离等生物学功能。结论ESPL 1在HCC中表达上调,尤其在乙型肝炎相关肝癌中高表达具有特异性。HCC患者ESPL 1高表达及存在ESPL 1突变者预后较差。ESPL 1可作为HCC患者不良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胡伯斌王荣明梁蘅恺韦璐黎清梅苏土梅殷倩冰江建宁
关键词:肝细胞癌乙型肝炎预后
HBV感染母亲新生儿预防接种与母乳喂养被引量:5
2019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主要途径。HBV母婴传播包括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其中产时传播是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新生儿感染HBV后,约95%会成为慢性HBV携带者[1]。如果孕妇血清HBsAg阳性,其新生儿是感染HBV的高危人群。免疫耐受期的HBV感染妊娠妇女血清HBV DNA高载量是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之一[2]。
王荣明江建宁
关键词:乙型肝炎母乳喂养预防接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生物学及临床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2018年10月,众多国际专家齐聚意大利陶尔米纳参加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回顾和讨论了OBI的现有认识,通过小组讨论,所有与会者达成共识,最终提出了2018版OBI声明,本文将简要介绍本次声明的内容。一、OBI定义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是指通过目前的检测方法,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阴性者的肝脏和(或)血液中,检测到具有复制能力的HBV DNA(即游离型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
王荣明江建宁
关键词: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OBI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对阿德福韦酯相关肾损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改善效果比较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LdT)与恩替卡韦(ETV)对阿德福韦酯(ADV)相关肾损害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阿德福韦酯相关肾损害的CHB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1例,分为LdT组(n=21)和ETV组(n=20),停阿德福韦酯后分别给予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eGFR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LdT组改善程度优于ETV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eGFR<60 ml·min^(-1)·1.73 m^(-2)和LdT方案是肾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替比夫定对阿德福韦酯相关肾损害的CHB肾功能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且对于基线eGFR<60 ml·min^(-1)·1.73 m^(-2)的患者其改善效果更好。
刘宇杜漫王慧雯李慧娇郭莉曹汴川王荣明吴育龙江建宁滕春玲张萍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肾小球滤过率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影响因素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中动态监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期间,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血清前基因组RNA(pgRNA)的动态变化对疗效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1)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62例研究对象均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队列,接受NAs治疗均获得HBV DNA完全病毒学应答且维持应答时间>3年。(2)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基线、HBV DNA首次应答和维持应答1、2、3年各个时间点血清pgRNA载量。(3)分析基线HBV DNA和pgRNA相关性、治疗期间血清pgRNA变化、血清pgRNA累计阴转率以及影响因素;分析观察终点pgRNA阳性率与治疗后各时间点pgRNA水平:EASL停药标准的关系。结果(1)基线HBV DNA和pgRNA呈中度正相关(r=0.789,P<0.01)。(2)治疗期间,血清pgRNA载量逐渐下降(P<0.01);HBV DNA首次应答和维持应答1、2、3年时的血清pgRNA累计阴转率分别为:22.6%(14/62)、37.1%(23/62)、37.1%(23/62)、41.9%(26/62)。(3)治疗期间影响血清pgRNA变化的亚组分析显示:治疗后各时间点pgRNA水平:基线HBV DNA载量>6(lg copies/mL)组高于基线HBV DNA载量≤6(lg copies/mL)组(P=0.001);基线HBeAg阳性组高于基线HBeAg阴性组(P<0.001);HBV DNA病毒学应答时间>6个月高于HBV DNA病毒学应答时间≤6个月组(P=0.003)。(4)观察终点时,达到和未达到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指南停药标准患者的血清pgRNA阳性率为48.5%对68.9%(P=0.103)。结论(1)CHB患者长期有效NAs治疗,可持续获得血清pgRNA消减;(2)动态定量检测血清pgRNA,有助于判断NAs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尤其在血清HBV DNA不可检测之后肝内共价闭合环状DNA耗竭状态;(3)血清pgRNA可以作为评估安全停药的指标补充。
零小樟王荣明苏明华臧伟伟邓德丽胡伯斌曹汴川吴育龙何丽霞刘志红梁蘅恺江建宁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肝炎病毒核苷(酸)类似物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自发清除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 观察CHB患者HBV DNA自发清除的发生率以及研究影响HBV DNA自发清除的相关因素,探讨启动抗病毒的时机.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08年1月至2017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HBV感染者随访队列,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进行观察,分别在观察基线、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检测其肝功能ALT、HBV DNA及HBV血清标志物指标,评价指标包括HBV DNA累积转阴率、HBeAg累积转阴率.多因素分析影响HBV DNA自发清除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患者116例,随访首次出现A L T升高,在未服用抗病毒药的情况下,观察6个月出现HBV DNA累积转阴率为12.9%,HBeAg累积转阴率22.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无HBV感染家族史、基线ALT水平〉3×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HBV DNA水平〈6 lg拷贝/mL的患者,其HBV DNA自发清除累积发生率更高,同时符合3个条件者转阴率达75%.结论 CHB患者首次出现ALT升高,在未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部分患者可获得HBV DNA自发清除,而无乙型肝炎家族史者、基线ALT水平〉3×ULN、HBV DNA水平〈6 lg拷贝/mL,其HBV DNA自发清除累积发生率更高.
吴育龙苏明华王荣明曹汴川李慧姣王慧雯零小樟臧伟伟江建宁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病毒家族史
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与替诺福韦酯(TDF)对于高病毒载量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应答不佳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队列中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65例。入组患者为基线HBV DNA>6 lg拷贝/mL,使用ETV或TDF满48周的CHB初治患者,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统计48周治疗的病毒学应答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48周HBV DNA<500拷贝/mL和<100拷贝/mL应答的因素;分层分析比较48周后不同年龄、性别、基线HBV DNA、ALT、一线用药种类、HBeAg状态情况下HBV DNA<500拷贝/mL和<100拷贝/mL的应答率。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48周治疗后85.5%(141/165)的患者HBV DNA<500拷贝/mL,66.1%(109/165)的患者HBV DNA<100拷贝/mL,ETV与TDF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基线HBV DNA、基线ALT、基线HBeAg是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793、0.369、4.556、0.120,95%CI分别为1.197~6.517、0.142~0.959、1.770~11.732、0.033~0.429,P值均<0.05)。基线ALT正常(≤40 U/L)的患者,48周治疗后75.6%(34/45)的患者HBV DNA<500拷贝/mL,53.3%(24/45)的患者HBV DNA<100拷贝/mL,ETV组与TDF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ALT异常(>40 U/L)的患者,48周治疗后89.2%(107/120)的患者HBV DNA<500拷贝/mL,TDF组高于ETV组(96.1%vs 84.1%,χ^(2)=4.386,P=0.036);70.8%(85/120)的患者HBV DNA<100拷贝/mL,TDF组与ETV组(78.4%vs 65.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ALT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30岁的患者HBV DNA<100拷贝/mL应答率与年龄>30岁的患者相比(77.8%vs 47.2%,85.2%vs 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后未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即HBV DNA≥100拷贝/mL的患者,接受原方案延长治�
周珲堃江建宁苏明华王荣明胡伯斌邓德丽韦慧兰梁先帅何文明郭荣晟
关键词:病毒载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