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琼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给药
  • 2篇透皮
  • 2篇经皮给药
  • 1篇压敏胶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载体
  • 1篇液晶
  • 1篇液晶技术
  • 1篇制剂
  • 1篇溶致液晶
  • 1篇体外
  • 1篇体外透皮
  • 1篇泡沫剂
  • 1篇人工皮
  • 1篇人工皮肤
  • 1篇外用
  • 1篇外用制剂
  • 1篇微乳
  • 1篇微针
  • 1篇流变学

机构

  • 6篇国家工程研究...

作者

  • 6篇罗华菲
  • 6篇边琼
  • 4篇王浩
  • 2篇张福荣
  • 1篇武余波
  • 1篇林国钡
  • 1篇张成豪

传媒

  • 5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3D打印技术在透皮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3D打印(3D printing)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三维模型数据,通过层层打印、逐层叠加的方法制造产品的新技术,具有产品精度高、原料无浪费的独特优势;而经皮给药系统具有安全、可控、患者顺应性好的特点。本文简要概述了3D打印技术在经皮给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3D打印人工皮肤用于透皮扩散试验、体外构建皮肤病模型探索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及筛选药物、3D打印个性化载药贴片实现精准给药、3D打印微针用于经皮药物的促渗及其机制的探索等,并对3D打印技术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杨雅丽童想柳边琼罗华菲
关键词:3D打印经皮给药人工皮肤微针
液晶技术概况及在外用制剂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液晶被誉为是物质的第四态,其分子结构取向有序,同时具有液态的流动性和固态的晶体结构,可分为溶致液晶和热致液晶两大类。近年来对液晶的研究越来越多,液晶技术广泛运用于纳米材料、化工和医药等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溶致液晶具有良好的药物增溶能力、保护药物作用、药物载体作用及作为药物缓控释基质作用等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溶致液晶在外用制剂中的研究近况,主要包括液晶的概述、液晶的分类及结构、液晶的制备、液晶的表征及液晶技术的应用5个部分。
童想柳边琼章俊云罗华菲
关键词:液晶技术药物载体溶致液晶外用制剂
微海绵给药系统在皮肤局部给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微海绵给药系统(MDS)可控制药物在皮肤特定部位的缓慢释放,显著增强药物疗效,减少皮肤局部用药产生的皮肤刺激性和全身不良反应。此外MDS还具有在较宽的pH和温度范围内结构稳定,与辅料相容性好,载药量高,易于产业化等显著优势,在皮肤病局部治疗中潜力巨大。本文介绍微海绵给药体系的释药机制和制备方法,综述其在细菌、真菌、炎症和过敏等多种皮肤疾病局部给药过程中的应用。
边琼张福荣罗华菲王浩
关键词:缓控释
不同辅料对压敏胶黏附性能与流变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不同压敏胶及含不同辅料压敏胶的黏附性能差异,运用流变学测试中的动态频率扫描模式,在频率0.01~100 Hz范围内对不同压敏胶及含促渗剂、共聚维酮S-630压敏胶的流变学行为进行对比研究,将压敏胶的宏观力学性能和聚合物流变学性质联系起来。结果表明,不同压敏胶表现出不同的黏附性能,且在流变学性质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压敏胶在低频率的储能模量(G')较小,初黏性较好;而低频率下的G'和复合黏度(η~*)较高,持黏性较好。当压敏胶中加入促渗剂时,可降低压敏胶在低频下的G'和η~*值,使初黏性升高、持黏性降低。而加入共聚维酮S-630则表现出与加入促渗剂相反的作用,这提示促渗剂和共聚维酮S-630在贴剂中发挥其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抑制药物析晶作用的同时,还对调节贴剂黏附性能起互补作用。
林国钡边琼章俊云罗华菲王浩
关键词:压敏胶流变学促渗剂
二丙酸倍他米松微乳泡沫剂的体外透皮考察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二丙酸倍他米松微乳泡沫剂的体外透皮行为进行研究,对接收介质、皮肤模型进行筛选,完成了体外透皮HPLC分析方法的验证,并以此进行处方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可采用异丙醇:pH 5.0磷酸盐缓冲液(20:80)为接受介质,猪皮为体外透皮模型;建立的色谱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以满足体外透皮试验药物含量测定的需求。根据伪三元相图以及体外透皮试验结果,初步筛选微乳泡沫剂油相为中链甘油三酸酯。
张福荣武余波罗华菲边琼王浩
关键词:体外透皮
超饱和体系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超饱和体系通过提高药物在溶剂中的热力学活度,从而增加药物释放及透皮驱动力,达到促渗目的。与传统物理及化学促渗法相比,该技术具有促渗效果显著、皮肤刺激性小、成本低廉、应用方便等显著优势,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促渗手段联用。但超饱和体系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极易形成结晶,影响透皮效果,在产品制备过程中应通过加入结晶抑制剂等方法维持体系的稳定性。本文简要概述了超饱和体系在经皮给药领域的应用及其结晶抑制现状。
边琼罗华菲张成豪王浩
关键词:经皮给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