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越

作品数:14 被引量:9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新中国
  • 2篇逻辑
  • 1篇大跃进
  • 1篇动机
  • 1篇信用
  • 1篇信用货币
  • 1篇学科
  • 1篇要件
  • 1篇疫情
  • 1篇银本位
  • 1篇摘编
  • 1篇中国化发展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伦理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发展
  • 1篇人口危机
  • 1篇人口政策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现代...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11篇张越
  • 5篇周建波
  • 2篇曾江
  • 1篇张亚光
  • 1篇赵留彦
  • 1篇苏甦
  • 1篇陈丹
  • 1篇赵宇恒

传媒

  • 4篇宏观经济管理
  • 3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促进消费的意义及举措被引量:2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对我国经济的供需两侧、就业、物价水平、部分行业及中小企业运行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使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许多领域的后续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为此,应坚持推动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促进消费的战略性决议的落实,发挥消费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物价政策、信贷手段等方式支持公共消费与居民消费的扩大,从而保障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张越曾江
新时代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的发展与展望被引量:1
2022年
物资储备作为国家的战略后备力量,事关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从我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的发展历程看,70余年来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但当前仍存在储备管理碎片化、储备应急能力欠缺、储备主体单一、协调机制不完善、法治保持不足等短板。针对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和发展需要,有待优化储备管理结构、加强储备能力培育、推进法治保障建立,构建完善高效统一的国家物资储备体系。
刘婷张越周建波
新中国70年的人口政策变迁与当代人口发展被引量:14
2020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人口发展呈现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经历了鼓励增长、放任增长和严格控制增长等几个阶段,以适应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然而人口政策有效控制人口规模的同时,也加速了生育率下降,加深了老龄化程度,对劳动力资源供给、社会养老负担等构成挑战。建议加强战略研究、重构人口政策,遵循人口发展的规律,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矛盾;调整战略布局,挖掘人口红利,收获人力资源红利,激活老年人口红利;完善配套体系、反哺社会生育,构建鼓励生育的积极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体系,形成国家、社会、制度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让民众"生得起、生得下、养得起"。
张越陈丹
关键词:人口政策人口危机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的逻辑、关键与路径被引量:72
2019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总结以往城乡关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变化的主要矛盾和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重塑城乡关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是乡村振兴实现的根本路径。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农村农业发展的"优先性",坚持精准扶贫,塑造新型城乡结构关系、利益关系、益贫关系,攻克城乡融合的难点与关键。在推进城乡融合进程中,要构建新型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城乡发展等值化,为城乡融合提供依托;构建要素双向配置互动机制,实现城乡经济融合化,为城乡融合提供新动能;打造特色小镇,实现城乡发展纽带化,为城乡融合提供空间载体,合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陈丹张越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融合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考察与启示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具有中国特色、风格与精神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是关于中国现代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归纳、概括与总结,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理论支撑。考察"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过程,探究与审视其框架结构与学科要件,阐释其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
张越周建波张亚光
关键词:内在逻辑
商品本位与信用本位的选择:金融市场视角下的法币改革
2023年
本文从金融市场视角研究了法币改革的背景和经济影响。基于“南京十年”期间的资产价格高频数据,我们发现,与银本位相比,信用本位下不仅短期利率更加平稳,长期利率也大幅下降了,并且利率行为变化时点与法币改革吻合。这表明管理得当的信用本位不仅在稳定金融市场方面明显优于商品本位,而且在稳定长期通胀预期方面也并不逊色。这有助于认识货币政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并为货币本位选择问题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张越赵留彦赵岩
关键词:银本位信用货币法币改革
国外有关农业合作化的研究暨对当前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启示被引量:1
2014年
从20世纪50年代初持续到70年代中期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强烈的研究兴趣,在梳理和总结关于农业合作化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外学者认为,农业合作化与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之间的关系有食物供应量的下降、食物获取权的丧失以及制度因素的三种解释。
张越周建波苏甦赵宇恒
关键词:农业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组织大跃进农业生产率农业危机
亚当·斯密论传统中国
2023年
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其思想历久弥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多次提及中国,构建了传统中国“富裕”且“停滞”的形象,并论述了发展经济的独特看法。从《国富论》中与中国相关的论述入手,比较其呈现的中国形象与实际情况的异同,探讨这些论述的认知来源、社会背景和经济观点对于亚当·斯密构建中国形象所造成的重要影响。研读亚当·斯密的相关论述与见解,对于当代中国深化改革和开放也有诸多启发。
周建波刘婷张越
关键词:《国富论》
“新中国七十年发展道路与国家治理能力展望”论坛论点摘编被引量:1
2020年
2019年12月13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钟南山创新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北京大学第十届经济思想论坛暨第三届新新智库论坛——“新中国七十年发展道路与国家治理能力展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展开研讨,宋丙涛教授简要回顾了新中国七十年来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东西方国家治理的差异;孙圣民教授和周建波教授着重从文化层面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对国家治理能力的积极作用;赵学军研究员和龙登高教授分别从国家工业化和企业国际化经验的实践维度,总结了“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在我国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中奠定的技术基础,以及企业市场化、公司化和国际化在解决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微观基础。与会部分专家的主题演讲由周建波、陈皓和张越记录、整理,现将主要论点摘编于此,以飨读者。
周建波陈皓张越
关键词:文化自信工业化
试论佛教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伦理的影响--兼论其中国化发展
2020年
佛教产生于印度,其经济思想不同于传统中国以社会人生为主要出发点,而是把修行作为一切经济行为的大前提&这使得佛教对待财富、商业、金融等方面的看法与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有所差别,能够对中国经济伦理形成重要补充。原始佛教的经济观以正命为其基本准则,认为财富的求取与使用只要正当不贪著,就值得肯定。这种思想随着佛教的传布逐渐影响到中国人的观念,拓展了中国经济活动的道德边界。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院组织首先与东晋南北朝的世族经济相结合,形成了庄园式的寺院经济,其分外活跃的商品经济、手工业、金融、慈善等事业对中国经济伦理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至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改革后,佛教寺院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农禅结合式的丛林制度,完全融入中国经济系统,其中展现的宗教精神也成为中国经济伦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张越曾江
关键词:寺院经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