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光

作品数:65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经济管理
  • 8篇政治法律
  • 7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经济学
  • 11篇金融
  • 10篇经济思想
  • 6篇中国经济
  • 5篇中国共产党
  • 5篇民国
  • 5篇经济思想史
  • 5篇共产党
  • 5篇国共
  • 4篇教育
  • 4篇货币
  • 3篇学科
  • 3篇学术
  • 3篇中国金融
  • 3篇马克思主义经...
  • 3篇民间金融
  • 3篇金融思想
  • 3篇经济史
  • 3篇经济学家
  • 2篇新规制经济学

机构

  • 62篇北京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福建社会科学...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62篇张亚光
  • 6篇沈博
  • 4篇李雨纱
  • 3篇刘义圣
  • 3篇周建波
  • 2篇崔建华
  • 2篇张申
  • 2篇张辉
  • 2篇董志勇
  • 1篇平新乔
  • 1篇郑伟
  • 1篇锁凌燕
  • 1篇苏剑
  • 1篇韩毓海
  • 1篇张鹏飞
  • 1篇王在全
  • 1篇黄夏岚
  • 1篇林凌南
  • 1篇陈功
  • 1篇方敏

传媒

  • 9篇经济科学
  • 4篇东南学术
  • 4篇经济学动态
  • 3篇财经研究
  • 3篇贵州社会科学
  • 3篇河北经贸大学...
  • 3篇中国金融家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贵州财经学院...
  • 2篇华侨华人历史...
  • 2篇经济学家茶座
  • 1篇人民论坛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东岳论丛
  • 1篇中国党政干部...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发展研究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问题与思路——兼论孙中山的农业思想被引量:2
2011年
农业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近代社会变迁的主要制度因素。自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向西方学习潮流的到来,中国人开始对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进行重新的审视,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关于农业发展的新的思路和对策。孙中山是近代农业发展思想的重要人物和集大成者,从《上李鸿章书》到《三民主义》逐渐体现了他对中国特殊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学习西方先进农业发展模式的理念,这些思想对于解决今天的"三农"问题仍然极有借鉴意义。
张亚光冯婧玉
关键词:农业孙中山
“一带一路”: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被引量:7
2016年
"一带一路"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所提出的重要决策设想,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清晰的现实逻辑。"丝绸之路"的观念史和学术史表明,"一带一路"概念并不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而是凝结了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众多学者共同智慧的思想结晶。"丝绸之路"的兴衰变迁和空间转换内涵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对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张亚光
关键词: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历史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实践经验被引量:17
2023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极具历史自觉和战略前瞻性的主动选择。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先后经历了萌发、探索、建构3个阶段,完成了“中国式”选择从历史自觉、实践自觉到话语自觉的转型;并在新时代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表现为水平上从低位追赶到高位引领的提升、路径上从“先破后立”的老路到“破立结合”的新路的转变、方法上从局部管理到系统治理的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成就得益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相结合、人民首创和人的现代化本质目标相促进、战略目标和底线思维相统一、独立自主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相融合。未来在实践维度上,应着重把握好长期与短期的张力,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机融合,提升引导和利用资本的能力;在理论维度上,应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概念、指标度量和话语体系构建,持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
张亚光毕悦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格义、分野、自立:近代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与转型被引量:7
2021年
由于中西社会经济实践与理论发展的时空错位,近代中国无法直接移植西方经济思想与实践,为此近代中国经济学人展开了漫长的经济学中国化探索。文章按照时间线索,以近代中国新旧学术体系的嬗变和经济学研究主体的转变为依据,结合科学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双重因素,将近代中国经济学探索与转型划分为格义、分野与自立三个阶段:"格义"对应着初始阶段,即传教士与传统知识分子以中国传统知识体系重述和移植西方的经济思想与实践;"分野"对应着发展阶段,即时人对经济学的新认识与探索主体的新转变为近代中国经济学从传统知识体系的"格义"版本转向现代学术话语的科学版本奠定了基础;"自立"对应着深化阶段,即新知识分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力,推动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并在本土研究与应用中逐渐形成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自立诉求。研究显示:(1)经济学中国化是近代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逻辑主线,科学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内外因素所带来的中西学术合流与分化是近代中国经济学探索的内在张力;(2)经济学中国化的深入开展道明"中国经济学"的缘由,"中国经济学"的探讨标志着近代中国经济学探索的深化,二者构成近代中国经济学的演化全景;(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是科学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实现有赖于学界在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发掘中西发展时空错位的后发优势,直面时代共同话题,归纳提炼系统性的新理论,实现中国与经济学的互相成就。
张亚光沈博
关键词:格义分野自立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被引量:5
2019年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中国大范围传播,其经济学说亦随之受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关注。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领导者、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引领时代潮流,通过发表文章、编辑刊物、参与社团、公开讲演以及讲授课程等方式向青年学生宣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做出开创性贡献,并对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张亚光沈博
关键词: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让·梯若尔对新规制经济学的贡献——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获奖成就评介
2014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Jean Tirole)由于对"市场势力与规制"的奠基性研究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委员会的颁奖词指出:梯若尔是我们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
刘义圣张亚光
中西经济思想的首次“大分流”——基于罗马与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罗马与秦汉时期经济思想对比的专题研究目前尚不多见,但它对延续中西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厘清中西经济思想演化的差异轨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经济思想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三个层面的对比研究,文章发现,罗马社会推崇个体权利的维护,而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强调集体权利的维护;罗马学者惯以个体多轮谈判的方式思考经济问题,而秦汉时期的中国学者偏好以整体均衡分析的方式求解经济答案;加之二者在经济研究的视野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因此,罗马与秦汉时期中西经济思想产生显著差异,中西经济思想的首次"大分流"就此形成。
张申张亚光
关键词:大分流
小产权房问题的经济分析与对策思考——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为视角
2014年
本文就当前火爆的小产权房交易市场,分析了小产权房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考察了重庆市江津区孔目村的土地流转模式,并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经济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对策——即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通过复垦平整和集中安置回迁,集约化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地产开发。
林凌南张亚光
关键词:小产权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
凯恩斯利息理论及其对中国适用性考探——纪念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70周年被引量:3
2006年
在经济学上,2006年具有纪念意义,时值凯恩斯的鸿篇巨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70周年。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宣告了“凯恩斯革命”的来临,同时开启了经济学中对“宏观”世界的探索之路。70年过去了,凯恩斯留给世人的思想财富依然熠熠生辉。作为凯恩斯理论体系重要内容的利息理论,对西方经济理论和货币政策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选取凯恩斯利息理论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进行考探,以期为我国利率实践提供一种贴近经济现实的理论参照和政策建议,兼以纪念。
刘义圣张亚光
关键词:凯恩斯革命利息理论西方经济理论凯恩斯理论
中国金融的现代化渊源——民国金融思想研究(1911-1949)
金融现代化是中国经济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近百年来,金融活动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推动力,也在经济思想史领域内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本文目的在于描述出民国金融思想的概貌,系统呈现辛亥革命以后直至国民党政府溃灭近40年...
张亚光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