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美玲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学成
  • 1篇血管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原花青素
  • 1篇质谱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过程
  • 1篇主要活性成分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分析
  • 1篇网络药理学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 1篇花青素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成分分析
  • 1篇活性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医学院

作者

  • 3篇曾美玲
  • 2篇吴赛伟
  • 2篇厉群
  • 2篇虞和永
  • 1篇赵琴琴
  • 1篇黄晓蕾
  • 1篇刘杨
  • 1篇李翔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医院无包装药品的管理和识别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发掘医院内无包装药品(本文指裸露的片剂、胶囊剂和丸剂)的管理和识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通过调研多家使用自动包药机的医院对无包装药品的管理情况和护士给药核对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医院对无包装药品的管理存在多处安全隐患,护士给药核对时缺乏标准对照,无法做到有效核对。结论本文提出的对策,可以为医院解决无包装药品管理和识别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和借鉴,促进用药安全。
吴赛伟厉群沈耐涛曾美玲刘杨虞和永
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红花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对脑血管疾病网络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理念和网络分析技术研究红花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对脑血管疾病网络的调控作用。方法整合HPRD和BioGRID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为网络构建提供基础。利用公共数据库RGD中脑血管疾病相关基因构建疾病网络。全面收集PubMed中红花注射液5个主要活性成分的靶点信息,提取成分-靶点关系,整合脑血管疾病网络构建成分-靶点网络。运用网络拓扑学属性分析、子簇聚类算法及网络GO富集分析,发现成分-靶点网络的关键靶点、生物学途径及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成分-靶点网络含有940个节点,2 360条连接。MCODE分析得到28个子簇,其中节点数≥3的子簇有18个,对得分≥3的6个子簇开展BinGO分析,发现子簇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有生物大分子合成及代谢、神经再生、凋亡、血管生成、免疫炎症反应、缺氧应激响应等,其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槲皮素可能通过协同抗凋亡的作用发挥抗脑血管疾病作用。结论本实验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技术,从分子网络层面揭示了红花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抗脑血管疾病的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模式及成分间存在的协同作用。
赵琴琴李翔曾美玲黄晓蕾虞和永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网络分析红花注射液生物学过程
基于UPLC-Triple-TOF/MS方法的三叶青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快速分析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C18色谱柱(100 mm×4.6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全扫描模式采集样品数据,根据高分辨数据并结合二级质谱信息快速鉴定三叶青的化学成分。结果推测了三叶青中51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酚酸类、磷脂、糖酯类和苯磺酸类等,并对磷脂、糖酯和苯磺酸类化合物的裂解规律进行总结。结论通过UPLC-Triple-TOF/MS联用技术,为定性分析三叶青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定性分析方法。
曾美玲沈耐涛吴赛伟厉群
关键词:酚酸原花青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