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丹丹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烧失量
  • 1篇泥炭
  • 1篇泥炭记录
  • 1篇剖面
  • 1篇气候
  • 1篇全新世
  • 1篇全新世气候
  • 1篇全新世以来
  • 1篇棕色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环境意义
  • 1篇古环境
  • 1篇古环境意义
  • 1篇腐殖化
  • 1篇腐殖化度

机构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郑祥民
  • 2篇杜丹丹
  • 1篇任少芳
  • 1篇周立旻
  • 1篇王琳
  • 1篇褚慧敏
  • 1篇孟庆浩
  • 1篇牛蕊
  • 1篇王振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热带地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安徽郎溪县十字镇第四纪红土理化性质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第四纪红土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反映中国南方第四纪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基于安徽郎溪县十字镇一处典型黄棕色土-网纹红土剖面的155个样品的粒度分析,并结合磁化率、色度和漫反射光谱数据,再结合前人年代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的研究,将郎溪十字镇剖面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下蜀黄土进行对比,旨在探索该剖面红土的物源。并且对上部黄棕色土和下部埋藏红土的风化程度进行比较,进而揭示从网纹红土到黄棕色土的转变反映出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样品均不含>2 mm的砾石,砂质量分数较少,以"风尘基本粒组"(10~50μm)为优势粒级,其次为黏粒(<2μm),粒度组成特征反映了明显的风成特性;粒度频率曲线和粒度参数对比分析表明,网纹红土平均粒径较上覆黄棕色土细,细粉砂(2~10μm)和黏粒(<2μm)更加集中,说明网纹红土沉积后经历了更强的风化成土过程;2)磁化率、色度和漫反射光谱数据分析表明,网纹红土较上覆黄棕色土含有更多的赤铁矿和针铁矿。这是因为网纹红土形成于中国南方一个极端湿润期,高温高湿的还原环境导致强磁性的亚铁磁性矿物部分被溶解转化为弱磁性矿物(如赤铁矿和针铁矿);3)郎溪十字镇剖面磁化率值与黏粒(<2μm)质量分数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说明郎溪十字镇剖面的磁化率值具有指示风化作用强度的意义。郎溪十字镇剖面从上部黄棕色土到下部网纹红土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可能反映了中国南方一次重大的气候转型事件,可以被视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对中更新世全球性重大气候变化的响应。
杜丹丹郑祥民邓黄月任少芳
关键词:理化性质古环境意义
青藏高原羊八井盆地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泥炭记录被引量:5
2016年
位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南缘羊八井盆地的七弄沟分布着广阔的泥炭地,通过提取七弄沟泥炭的腐殖化度和总有机碳信息,并结合14 C测年控制,反演了全新世9.1~3.5cal.kaBP羊八井盆地的环境变化信息。根据泥炭记录的古环境特征,将该地区9.1~3.5cal.kaBP的气候分为3个主要阶段:阶段Ι(9.1~7.4cal.kaBP)温度波动上升阶段,9.1~7.4cal.kaBP七弄沟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期间发生了两次比较明显的降温事件,分别发生在9.1和8.0cal.kaBP左右;阶段Ⅱ(7.4~4.7cal.kaBP)温度波动频繁且剧烈阶段,此阶段七弄沟温度波动频繁且剧烈,在6.0和5.8cal.kaBP发生了两次比较显著的降温事件;阶段Ⅲ(4.7~3.5cal.kaBP)温度波动下降阶段,4.7cal.kaBP之后温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但是波动的频率和幅度远比第二阶段小,仅在4.0cal.kaBP发生了比较显著的降温事件。
孙诚诚周立旻郑祥民牛蕊孟庆浩王琳杜丹丹徐洪阳王振褚慧敏
关键词:泥炭腐殖化度烧失量全新世气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