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硕

作品数:22 被引量:9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发展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食品
  • 5篇标准物质
  • 4篇微生物
  • 4篇基因
  • 3篇乳粉
  • 3篇沙门氏菌
  • 3篇食品检测
  • 3篇基因组
  • 3篇测序
  • 2篇大样本
  • 2篇样本量
  • 2篇饮食
  • 2篇纱布
  • 2篇全基因
  • 2篇全基因组
  • 2篇全基因组测序
  • 2篇阪崎肠杆菌
  • 2篇脱脂纱布
  • 2篇危害分析
  • 2篇污染

机构

  • 2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教育部
  • 1篇国家食品安全...
  • 1篇山东瑞安药业...

作者

  • 21篇王学硕
  • 20篇崔生辉
  • 17篇刘娜
  • 4篇路勇
  • 3篇邢书霞
  • 2篇丁宏
  • 1篇罗飞亚
  • 1篇林兰
  • 1篇张庆生
  • 1篇刘冰
  • 1篇吕冰峰
  • 1篇张伟
  • 1篇李景云
  • 1篇陈倩

传媒

  • 8篇中国食品卫生...
  • 3篇中国药事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中国环境诱变...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菌体和gDNA标准物质的研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为满足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准确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能力验证需求,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且具有全基因组测序信息的均匀稳定的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菌体及gDNA标准物质。方法: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CMCC 4484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明确CMCC 44841的种属、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和毒力基因。对CMCC 44841进行astA、aggR、pic特征性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103 CFU/样品的菌球和含量为20 ng/样品的gDNA小球。参照CNAS-GL017对20个菌球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于-20、4、25℃和37℃条件下保藏,对其贮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组织3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和验证。使用5种不同基质的即食食品样本,按照国标法检验标准物质的适用性。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CMCC44841基因组大小为5.057285 Mb,GC含量为50.6%,编码区基因5173个。种属鉴定结果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血清预测结果为O127:H21,MLST为ST40型,携带除aggR、astA、pic之外其他相关的毒力基因。PCR扩增出astA、aggR、pic片段大小分别为102、400 bp和1111 bp。菌体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结果F=1.59,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菌体和gDNA标准物质样品于-20℃和4℃保藏60 d,25℃保藏7 d,37℃保藏5 d后仍然稳定。经3家实验室协同标定,菌体标准物质样品含量均为103 CFU/样品。20件不同基质的食品样品加入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进行检验,均可以检出。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菌体及gDNA标准物质所用菌株来源于我国国内分离菌株,且具有明确的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适用性良好,能够满足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能�
赵琳娜刘娜王学硕崔生辉
关键词:标准物质全基因组测序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用制剂体外抗菌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建立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用制剂的抗菌效能评价体系。方法:建立适用于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制定的琼脂稀释法的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用制剂前处理方法,搭建由11个种属72株细菌构成的评价用菌种库,并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用制剂的抗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待评价制剂MIC与相同处方比例的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X和Y的MIC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极显著高于进口制剂A的MIC(P<0.01),极显著低于进口制剂B的MIC(P<0.01)。结论:本文初步建立了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用制剂体外抗菌效果评价用菌种库和针对性前处理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识别不同制剂之间由于抗菌成分配方不同引起的抗菌效果差异,为今后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用制剂体外抗菌效果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和方法参考。
周刚赵琳娜王学硕刘娜刘宗银曹慧敏林兰崔生辉
关键词: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琼脂稀释法
多杂质大样本量液体的微生物富集装置及检测系统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杂质大样本量液体的微生物富集装置,包括预过滤组件和微生物富集组件,所述的微生物富集组件包括了由亲水纤维材料制成的微生物富集单元,所述的亲水纤维材料的吸液量大于5g/g,纤维材料组成的微生物富集单元单位体积...
王学硕崔生辉赵琳娜刘娜
一种多杂质大样本量液体的微生物富集装置及检测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杂质大样本量液体的微生物富集装置,包括预过滤组件和微生物富集组件,所述的微生物富集组件包括了由亲水纤维材料制成的微生物富集单元,所述的亲水纤维材料的吸液量大于5g/g,纤维材料组成的微生物富集单元单位体积...
王学硕崔生辉赵琳娜刘娜
文献传递
可生食蔬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存特征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可生食蔬菜品种、温度、接种部位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存活的影响,为可生食蔬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和关键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冻干定量单增李斯特菌为菌株来源,以彩椒、洋葱、黄瓜、圣女果和生菜5种可生食蔬菜的表面和切面为单增李斯特菌的接种点,在4℃、25°C条件下培养7 d,定期监测每份样本中的单增李斯特菌的菌量,对其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增李斯特菌冻干菌种不同瓶间菌量均匀(F=1.923,P<0.05),-20℃储存28 d后的复苏率为93.3%±4.2%。在4℃条件下,除了彩椒表面、黄瓜切面、生菜表面和生菜切面外,单增李斯特菌在其他蔬菜上放置7 d后均未见显著生长(δ<0.5 log_(10)CFU/mL)。在25℃条件下,单增李斯特菌在彩椒、洋葱、圣女果、生菜以及黄瓜切面上均呈现为支持生长[δ为(1.16±0.35)~(2.68±0.18)log_(10)CFU/mL]。单增李斯特菌在黄瓜切面、生菜表面和切面放置7 d后,菌量仍持续增长,在生菜的表面和切面生长趋势和浓度基本一致。结论单增李斯特菌在可生食蔬菜上的存活能力与蔬菜种类、表面与切面、储存温度等条件密切相关,温度的控制对降低其在可生食蔬菜中的风险至关重要。生菜和切后的黄瓜作为单增李斯特菌高风险食品,应引起风险评估的重视。
景宇李景云王学硕窦越封岩刘冰白莉崔生辉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温度接种部位
食品检测用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的制备及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制备并评价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标准物质。方法分别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TOF MS)、生化、16 s RNA基因序列测定三种方法确认菌株种属。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600个ETEC标准样品(103 CFU/样品);从中随机抽取20个进行均匀性检验;模拟25℃和37℃的运输温度测试样品的运输稳定性,同时在4℃和-20℃的条件下进行保藏稳定性检验。组织3家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协同验证。最后选择20件食品基质来验证样品的使用效果。结果生化、MALDI-TOF MS、16 s RNA基因序列鉴定CMCC(B)43208为大肠埃希氏菌,lt、stp、sth基因确认其为ETEC。均匀性检验中,单因素方差分析得F=1.48,小于F_(INV)(0.05,19,20)。稳定性检验中,在25℃和37℃保藏7 d后结果为103 CFU/样品,在-20℃保藏60 d和4℃保存28 d后结果为103 CFU/样品。协同标定实验中,3家实验室检测样品中菌株均为ETEC(103 CFU/标准样品)。使用效果评价中,ETEC标准样品加入20种食品基质后均可检出,而本底对照均未检出。结论本实验制备的ETEC标准样品均匀且稳定,协同验证、食品基质验证实验结果均与预期设置的103 CFU/样品一致,可以作为标准物质使用。
刘娜王亚萍赵琳娜王学硕崔生辉
关键词:均匀性稳定性
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菌株及其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的研制及评价
2023年
目的 筛选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菌株,并将其申报为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China Medical Bacterial Species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Center,CMCC)标准菌株;以此标准菌株研制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EHEC菌株及其基因组DNA标准物质,并将其申报为国家药品标准物质。方法 依据GB478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从160株来源于腹泻患者的大肠埃希菌中筛选EHEC菌株,按照CMCC菌株管理规定整理材料将其申报为标准菌株。用其制备EHEC菌液及其基因组DNA溶液,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分别制备菌株类(103CFU/样品)和基因组DNA类(20 ng/样品)样品各600个。将这两种样品各随机抽取20个进行均匀性检验;并分别于25、37℃条件下存放1、3、5、7 d取样检测运输稳定性,于4℃条件下存放7、14、28 d取样检测短期保存稳定性,于-20℃条件下存放14、28、60 d取样检测长期保存稳定性。组织3家实验室对两种样品进行协同标定。筛选20种食品基质对菌株样品进行使用效果评价。结果 从160株来源于患者的大肠埃希菌中筛选出1株EHEC菌株,最终申报为CMCC(B)43207标准菌株。均匀性检验中,F_(菌株样品)=0.662 0.05;20个基因组样品的eae、stx1、stx2基因均为阳性。于25和37℃保存7 d、-20℃保存60 d、4℃保存28 d后,菌株样品活菌含量均为10^(3)CFU/样品,基因组样品的eae、stx1、stx2基因均为阳性。随机抽取的EHEC菌株和基因组DNA样品经3家实验室鉴定均为EHEC,活菌含量均在10^(3)CFU/样品的水平,且eae、stx1、stx2基因均为阳性。在20种食品基质中加入样品后均可检出,本底对照均未检出。EHEC菌株及其基因组DNA样品均纳入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编号分别为80024和80056。结论 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HEC菌株及其基因组DNA标准物质可提高EHEC检验的时效�
刘娜王亚萍赵琳娜王学硕崔生辉
关键词:基因组DNA
餐饮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危害分析、污染调查与防控被引量:53
2013年
目的调查了解餐饮消费环节熟肉制品和凉拌菜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分析沙门氏菌的危害和污染分布特点,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建议,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的科学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综述、采样检测、结果分析评价并导出结论和建议的方法。结果在调查采集的371份样本中,检出沙门氏菌36株,检出率9.70%(其中,熟肉检出率为14.75%,凉拌菜检出率为7.23%);在凉拌菜品种中,凉拌荤菜的检出率为8.40%,凉拌素菜的检出率为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2,P>0.05);按被采样单位所属业态比较,小吃店检出率最高,为24.39%,其次是小型餐馆17.57%,快餐店和学校食堂的样本均未检出沙门氏菌,不同业态的检出率有极显著差异(χ2=21.028,P=0.001);按被采样单位卫生等级比较,C级餐饮服务单位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为28.13%,与A、B级餐饮服务单位的检出率有极显著差异(χ2=24.607,P=0.000)。结论餐饮服务单位的熟肉和凉拌菜存在一定程度的沙门氏菌污染,小吃店、小型餐馆和C级餐饮服务单位熟肉和凉拌菜的污染水平较高;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持续监测及推进餐饮企业建立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等综合措施,有效防范沙门氏菌污染导致的食物中毒,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王学硕崔生辉邢书霞丁宏
关键词:餐饮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状况防控措施
2015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数据的归类分析与思考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分析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汇总2015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对各类食品抽检结果以及发现的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2015年5月至12月,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累计公布样品26715批次,其中:检验项目合格26052批次,合格率为97.52%;发现不合格样品663批次,约占2.48%。监督抽检的样品涉及23个食品类别,其中粮、油、肉、蛋、乳等大宗日常消费品的合格情况整体较好。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个别批号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辅助食品营养成分不符合标准;少数海米、虾仁、烤鱼片等水产制品超范围使用亚硫酸盐类食品添加剂;有些肉制品和冷冻饮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个别活鱼、活虾等水产品中检出禁用兽药等。
吕冰峰罗飞亚王学硕邢书霞张庆生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开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兽药
荧光PCR法检测原料乳中大肠埃希氏菌喹诺酮类的耐药基因
2021年
目的建立大肠埃希氏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TaqMan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为原料乳中耐药大肠埃希氏菌的监测提供技术方案。方法利用Chelex 100法快速获取细菌基因组DNA,对大肠埃希氏菌aac(6’)-Ib-cr和qepA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利用Primer Express 3.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单重和双重TaqMan荧光PCR方法。通过耐药基因阳性菌株和原料乳中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对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估。结果建立的aac(6’)-Ib-cr和qepA基因的单重和双重荧光PCR反应均有特异性曲线扩增,方法灵敏度为104 CFU/mL。北京地区52份原料乳中共分离出32株大肠埃希氏菌,利用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方法检测aac(6’)-Ib-cr和qepA基因为阴性,和环丙沙星肉汤稀释法药敏结果一致。结论本方法针对aac(6’)-Ib-cr和qepA基因建立的TaqMan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原料乳中大肠埃希氏菌常见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快速检测。
赵琳娜刘娜王学硕崔生辉路勇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