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念洁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作物
  • 3篇粮食作物
  • 2篇粮食生产
  • 1篇多目标规划
  • 1篇水足迹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酸性
  • 1篇农田
  • 1篇农田建设
  • 1篇农业
  • 1篇农业机械
  • 1篇农业机械化
  • 1篇化肥
  • 1篇化肥减量
  • 1篇机械化
  • 1篇耕作
  • 1篇耕作系统
  • 1篇肥料
  • 1篇肥料利用
  • 1篇高标准农田

机构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省社会科...
  • 1篇国际玉米小麦...

作者

  • 3篇李晓云
  • 3篇刘念洁
  • 1篇张安录
  • 1篇曾琳琳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世界农业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化肥减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由于农用化学品的过度施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政府通过合理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农用化学品减量,应该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基于此,该研究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的实施为切入点,运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DID)方法,基于长江中下游3个粮食主产省湖北、湖南和江苏282个县域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农业化肥减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基础回归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后化肥施用总量减少了5.1%;2)影响路径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提升产粮大县的机械化和粮食作物种植专业化水平实现对化肥施用量的削减效应。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扩大了粮食作物种植专业化水平对化肥减量效应,进而增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的化肥减量作用;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平原和丘陵县、中部县域以及中高化肥施用强度地区的化肥减量有更显著的影响。因此未来各区域要继续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化肥减量和减污降碳的有效作用。同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作物种植专业化水平可成为产粮大县兼顾发展农业和生态保护的统筹之策。
曾琳琳李晓云李晓云张安录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化肥农业机械化
中国与印度:粮食生产、土壤限制与肥料利用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回顾中印两国粮食生产与肥料利用历史,并以两国主要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耕作系统为例进行比较,明确各农业耕作系统主要特征,土壤限制因子等级与缺陷,主要肥料种类(N、P、K)的偏生产效率。论文表明中国的肥料生产能力大于印度,粮食作物肥料投入水平和单产水平均高于印度。坡地、侵蚀和土壤酸性是中印6个农业耕作系统土壤常见的限制因子,水涝是中国和印度的水稻生产系统(中国低地平原系统,印度水稻系统)重要的限制因子,盐碱化是中国和印度的小麦生产系统(中国温带混作,印度水稻—小麦系统)重要的限制因子。本文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两国土壤肥力与肥料利用因子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损失的影响提供基础,为中国在土壤肥力、肥料利用等领域的研究找到优先突破口,同时也为印度等南亚地区国家的粮食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
李晓云刘念洁Hernandez Victor Manuel
关键词:肥料利用粮食生产土壤酸性耕作系统粮食作物
基于水足迹视角的中国北方10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被引量:4
2022年
水资源短缺与水-土-粮系统不协调是制约中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种植结构优化作为农业结构型节水的重要举措,对保障中国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中国北方10省,揭示水足迹视角下水资源压力与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关系,探讨不同目标权重情景下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趋势,并通过构建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得出不同节水情景下北方10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1)中国北方10省中粮食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普遍偏高,水资源约束呈趋紧态势;(2)当使用熵权法对经济收益、蓝水(灌溉水)消耗和绿水(雨水)利用目标客观赋权时,北方10省将增加高收益高耗水的水稻种植。随着蓝水消耗最小化目标的权重逐渐加大,水稻种植面积和蓝水耗水量会逐步减少;(3)在15%节水情景中,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应调增玉米种植面积而减少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宁夏和新疆应调增小麦种植面积而调减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河南应调增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而减少小麦的种植面积;(4)在节水5%、10%和15%情景中,优化的种植结构能够使北方10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蓝水足迹总量较2019年分别减少38亿m^(3)、51亿m^(3)和64亿m^(3),平均单位蓝水足迹的现金收益提升4%、3%和2%。本文结果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聂媛李晓云江文曲刘念洁
关键词:水足迹粮食生产多目标规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