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露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降水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 1篇水沙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措施
  • 1篇水文
  • 1篇水文分区
  • 1篇土地利用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作物蒸散量
  • 1篇绿水
  • 1篇黄土高塬
  • 1篇黄土高塬沟壑...
  • 1篇灰色系统
  • 1篇计算方法

机构

  • 4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4篇宋孝玉
  • 4篇夏露
  • 2篇李垚林
  • 2篇李怀有
  • 2篇符娜
  • 1篇马细霞
  • 1篇孟春芳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云南省不同生态水文分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算法适用性评价被引量:20
2017年
将云南省分为3个区域(Ⅰ,滇西—滇西南山原与高山多水区;Ⅱ,滇西北—滇东北山原河谷中水区;Ⅲ,滇中北高原中水-少水区),基于36个气象站点1958—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以Penman-Monteith法为标准,利用线性回归法、均方根误差、平均偏差和Nash-Sutcliffe系数对Hargreaves-Samani法、Irmark-Allen法、Priestley-Taylor法、Makkink法、1948-Penman法、Penman-Van Bavel法、Turc法、FAO 24 Radiation法和Jensen-Haise法9种算法的计算精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948-Penman法在云南省的适用性最强、计算精度最高,FAO 24 Radiation法与JensenHaise法误差较大,其中Ⅰ区适用性最好的是Hargreaves-Samani法,Ⅱ、Ⅲ区1—6月份为1948-Penman法,7—12月份为Priestley-Taylor法;在相对误差空间分布中,Ⅰ区Hargreaves-Samani法、Irmark-Allen法、Priestley-Taylor法、1948-Penman法的相对误差均在20%以下;Ⅱ、Ⅲ区中,Priestley-Taylor法、1948-Penman法的相对误差较小,为0~20%,同时在Ⅲ区中,Irmark-Allen法的相对误差也相对较小;因此,计算云南省的参考作物蒸散量时,整个区域推荐1948-Penman法,滇西—滇西南山原与高山多水区推荐Hargreaves-Samani法,滇西北—滇东北山原河谷中水区和滇中北高原中水-少水区推荐Priestley-Taylor法。
符娜宋孝玉夏露李蓝君孟春芳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散量气象因子计算方法
新乡市近60年降水序列变化规律及干旱预测被引量:10
2013年
新乡市属严重缺水地域,近年来干旱的加剧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该地区进行降水序列的分析以及干旱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新乡市1953—201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新乡市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近60年来年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干旱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以1953—200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为建模数据,2001—201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为检验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的灰色预测方法,建立新乡市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该地区未来一定时期内干旱发生的时间进行预测,经检验该预测模型精度高,检验结果与实际相符,故可用该模型对新乡市未来的干旱年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新乡市将在2012—2013、2020—2021、2028—2029年期间发生干旱。
夏露宋孝玉马细霞
关键词:降水量干旱预测灰色系统GM(1,1)模型
砚瓦川流域水沙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探究降水变化和水土保持措施对黄土高原地区产流产沙的影响,选择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甘肃省庆阳市的砚瓦川流域为研究区,对该流域1981—2012年的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进行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分析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背景下流域水沙的演变规律,定量评价降水和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水沙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在1981—2012年期间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年输沙量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突变时间分别在1996和1997年,具有很好的同步性。与基准期(1981—1996年)相比,变化期(1997—2012年)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分别减少了17.0%和76.0%,分析径流和输沙历时曲线发现流域丰水期和平水期的径流量逐时段减少,而枯水期径流量却持续增加,输沙量在整个时段则大幅度减少。该流域降水和水土保持措施对年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37.9%和137.9%,而对年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为-35.0%和135.0%,因此,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是该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植被措施(林地和草地)对径流影响显著,占径流减少总量的61.04%;工程措施(梯田和坝地)对产沙影响显著,占产沙减少总量的102.84%。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已在区域尺度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削洪补枯和减少侵蚀产沙的水文效应特征。同时在水土保持措施建设过程中,合理配置植被措施和工程措施比例,充分发挥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势,是开展适应性流域管理的关键。
夏露宋孝玉李怀有李垚林
关键词:降水水土保持措施贡献率
黄土高塬沟壑区绿水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南小河沟流域为例被引量:13
2017年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十分匮乏,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受到严重威胁。本文选择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水量平衡法和Zhang模型法评价了该流域1954—2012年的绿水资源量,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法对年绿水量进行了趋势分析和突变点检验,并探讨了绿水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定量评价了两者变化对绿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量平衡法相比,Zhang模型法的拟合结果较好,流域多年绿水资源量为443.2 mm,年绿水量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突变时间发生在1978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绿水的年际变化不均,其中林地绿水量最大,草地次之,建筑用地最小;气候变化对绿水的影响中,降水是影响绿水的主要限制因素;根据情景分析法的计算结果,1954—2012年期间气候因素和土地利用因素对绿水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23.6%和-23.6%,分离评判法的计算结果为137.7%和-37.7%,因此气候变化对绿水的影响要远大于土地利用变化,而林地面积增加是土地利用变化使绿水量增加的原因。该研究可为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区域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依据。
夏露宋孝玉符娜李怀有李垚林
关键词:绿水土地利用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