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蓉

作品数:23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同仁医院院科研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糖尿
  • 15篇糖尿病
  • 11篇视网膜
  • 11篇视网膜病
  • 11篇视网膜病变
  • 11篇网膜
  • 11篇病变
  • 9篇糖尿病视网膜
  • 9篇糖尿病视网膜...
  • 9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基因
  • 5篇增殖
  • 4篇代谢
  • 4篇增殖期
  • 4篇病患
  • 3篇肾病
  • 3篇糖尿病肾病
  • 3篇小鼠
  • 2篇代谢综合
  • 2篇代谢综合征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朱晓蓉
  • 19篇杨金奎
  • 6篇冯建萍
  • 5篇信中
  • 5篇石敬
  • 5篇卢晶
  • 4篇马靖
  • 4篇曹曦
  • 4篇杨光燃
  • 3篇袁明霞
  • 3篇秦明照
  • 3篇高璐
  • 3篇谢荣荣
  • 3篇袁明霞
  • 2篇冯伟
  • 2篇周建博
  • 2篇安艳华
  • 2篇路晶凯
  • 1篇孙冉
  • 1篇苏志燕

传媒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对伴有高血压而无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可明显降低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而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则基本无作用。
朱晓蓉杨金奎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糖尿病肾病阻断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微量白蛋白尿钙通道阻滞剂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检测技术,探索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代谢图谱”及其相关的发病机制。方法从1024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按照性别、年龄组间匹配的原则,选择42例患者分为PDR组和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且眼底完全正常(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的对照组,每组各21例。应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受试者血清代谢物进行检测,获取代谢谱。应用单维、多维统计学方法分析PDR组与NDR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以及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PDR组与NDR组患者血清样本中共鉴定出136个差异代谢物质,其中包括有机酸(78%)、有机氮化合物(4%)、脂类及类脂分子(3%)等。这些代谢差异物在30条KEGG通路中富集,其中3条通路显著富集(P<0.05),分别为硫代谢、鞘脂代谢以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结论PDR组与NDR组患者相比具有独特的代谢特征,硫代谢、鞘脂代谢以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显著富集。这些特征的揭示可能有助于探索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朱晓蓉杨芳远卢晶卢晶杨光燃曹曦冯建萍杨光燃
关键词:2型糖尿病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代谢组学
KCNH6基因肝脏特异性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
2020年
目的构建KCNH6基因肝脏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并监测其肝脏血脂变化。方法运用Cas9技术构建KCNH6 flox/flox转基因小鼠,将其与肝脏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工具鼠(Alb-cre)进行杂交,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鉴定基因型。监测基因敲除小鼠和同窝对照小鼠的体质量和进食量。分别检测8周和20周雌雄各两组小鼠的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成功构建KCNH6基因肝脏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其基因型为KCNH6 flox/flox/Cre T。与同窝对照组相比,基因敲除小鼠的体质量和进食量均无明显变化。8周雄性和雌性小鼠的血脂无明显变化。20周时雄性小鼠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KCNH6基因肝脏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动物模型,成年雄性小鼠存在肝脏血脂代谢异常。动物模型的构建为探讨KCNH6基因在肝脏脂代谢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研究平台。
卢晶李奇朱晓蓉谢荣荣杨金奎
关键词:脂代谢
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构建Cre重组酶系统调控的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为Unc13基因在胰岛素分泌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机制的体内实验研究提供更特异的动物模型。方法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Unc13 flox/flox转基因小鼠,将其与胰岛β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Ins2-cre)工具鼠进行杂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测序等方法对其子代小鼠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并对该基因敲除(knock out,KO)小鼠及其同窝野生(wild type,WT)小鼠的体质量、糖耐量、胰岛素分泌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成功构建胰岛β细胞特异性Unc13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以下简称为Unc13 KO鼠)。进一步研究显示Unc13 KO鼠与WT鼠相比,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但糖耐量受损,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下降。结论成功构建了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敲除小鼠动物模型,为探讨Unc13基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平台。
李奇卢晶朱晓蓉熊枫然杨金奎
关键词:基因敲除胰岛素分泌
人ether-α-go-go钾通道减少肝脏的内质网应激和凋亡
2019年
目的研究人ether-α-go-go(human ether-α-go-go related gene,h ERG)钾通道在肝细胞中与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雄性20周龄h ERG基因敲除(knockout,KO)及同窝野生(wild type,WT)小鼠,测量体质量、摄食量;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糖异生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在肝脏的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肝脏凋亡相关基因活化的半胱天冬酶半胱天冬酶3(cleaved-cysteine aspartyl protease 3,cleaved-caspase 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ell lymphoma 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phosphorylated-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p-eIF2α)、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以及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CHOP)等基因的表达。经尾静脉给KO小鼠注射hERG慢病毒(lentivirus,LV)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岛及肝脏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相关指标。结果与WT小鼠相比,KO小鼠体质量及摄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细胞轻度肿胀,肝脏糖代谢G6Pase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PEPCK表达上调提示hERG敲除引起肝脏糖代谢异常。KO小鼠肝脏的内质网应激及凋亡相关指标均上调,提示KO小鼠体内存在内质网应激和凋亡。KO小鼠体内过表达h ERG后,改善了小鼠的肝脏内质网应激及凋亡。结论 hERG钾通道可以通过减少肝脏内质网应激和凋亡改善肝细胞内糖代谢。
卢晶沈涵程呈刘敬怡朱晓蓉谢荣荣袁明霞杨金奎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凋亡肝脏
用于甲状腺眼病患者的枕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甲状腺眼病患者的枕头,包括:第一枕体,第一枕体内限定有容纳腔;两个第一隔片,两个第一隔片分别设于容纳腔,且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位于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之间...
孙冉李越李建荣朱晓蓉
文献传递
北京市昌平区自然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自然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2010年"昌平区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调查",采用从166万昌平区常住自然人群中随机抽样18岁~79岁的8 155例健康受试者,其中3 760例空腹血糖≥5.6 mmol/L者参加本研究,最终2 551例受试者完成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OGTT-2h血糖(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2h plasma glucose,OGTT-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以及眼底检查,所有人选进行散瞳45°彩色眼底照相,以评价DR分级。结果 2 551例受试者中,已知糖尿病患者280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334例,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者853例。糖尿病和IGR患者的DR患病率分别为9.9%和1.2%。新诊断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2.7%)明显低于已知糖尿病患者(18.6%)。在糖尿病患者中,DR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OR=1.49(95%CI:1.38~1.62)]、空腹血糖[OR=1.32(95%CI:1.22~1.43)]、2 hPG[OR=1.18(95%CI:1.12~1.24)]、HbA1c[OR=1.66(95%CI:1.45~1.90)],以及收缩压水平[OR=1.16(95%CI:1.02~1.31)]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DR患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糖尿病病程、高血糖和高血压。
袁明霞信中冯建萍万钢石敬耿昆徐志鑫朱晓蓉马靖杨金奎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自然人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不同严重程度的DR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相关性。方法从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在北京市昌平区慢性疾病和危险因素的健康调查对象中,筛选出符合入选、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54例,其中有ASCVD者73例(ASCVD组),无ASCVD者581例(非-ASCVD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ASCVD组患者年龄[58.5(53.9,65.9)岁]、服糖后2 h血糖[16.26(11.08,19.2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0%(6.55%,8.85%)]、收缩压[151 (133,165) mmHg(1 mmHg=0.133 kPa)]和ASCVD家族史[45例(61.6%)]、女性比例[52例(71.2%)]明显高于非-ASCVD组患者[52.4(46.5,58.3)岁,13.10(8.99,17.93) mmol/L,6.70%(6.00%, 7.90%),143 (131,158) mmHg,256例(44.1%)和307例(52.8%)],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低于非-ASCVD组[87.2(75.0,103.0)与94.6(84.8,106.3) ml·min^-1·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86,P=0.00;Z=-2.35,P=0.02;Z=-3.33,P=0.00;Z=-2.28,P=0.02;χ^2=8.07,P=0.01;χ^2=-8.86,P=0.00;Z=-3.47,P=0.00)。ASCVD患者中罹患DR的比例明显高于非-ASCVD组[19.2%(14/74)与8.3%(48/581),Pearson χ^2=9.01, P=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R与ASCVD呈正相关[OR(95%CI):2.64(1.37~5.06),P=0.00];进一步将DR按病变程度分为非增殖期DR(NPDR)和增殖期DR(PDR),只有PDR是ASCVD的相关因素[OR(95%CI):12.05(2.63~55.12),P=0.00]。在校正年龄、性别、ASCVD家族史等传统ASCVD危险因素后,PDR仍与ASCVD相关,PDR患者的ASCVD患病风险增加718%[OR(95% CI):8.18(1.56~42.81),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DR与ASCVD密切相关,随着DR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ASCVD的患病风险亦随之增加。调整传统危险因素后,PDR与ASCVD患病风险的增加存在独立正相关�
高璐信中袁明霞曹曦冯建萍石敬朱晓蓉杨金奎秦明照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磁共振可用于早期定量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的:探究利用磁共振技术(MRI)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高氧刺激状态下视网膜氧合反应(△PO)改变的规律。方法: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将糖尿病受试者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n=12)和轻-中度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
朱晓蓉安艳华路晶凯杨金奎
文献传递
糖尿病增殖型视网膜病变外显子组测序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本研究组拟应用目标区域捕获与外显子测序技术对2型糖尿病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方法选择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彩色眼底照相及眼科医师检眼镜检查者。50名糖尿病人病史小于15年患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作为病例组,50名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0%患者作为对照组。提取外周血DNA,应用NimbleGen商业化2.1M外显子序列捕获芯片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外显子组区域的重测序。结果无视网膜病变组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年龄分别为(60.00±7.89)岁、(55.81±7.75)岁(P=0.007);糖尿病病程分别为(13.67±3.87)年、(10.55±4.16)年(P=0.000 1)。2组间体质量指数、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较无视网膜病变组有较高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分别为70.6%、21.6%,P=0.000。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目标区域的平均测序深度42×。发现已知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14 386个,新的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6 444个。结论应用目标区域捕获与外显子测序技术对2型糖尿病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测序分析显示,大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有待于进一步在大样本研究及实验研究中验证其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具体作用。
杨光燃阿叁冯伟马靖朱晓蓉安艳华路晶凯张秀清杨金奎
关键词: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因多态性2型糖尿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