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月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时空分异
  • 2篇协调度
  • 2篇港城
  • 2篇港城关系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海
  • 1篇中国海洋
  • 1篇就业
  • 1篇就业结构
  • 1篇海洋产业
  • 1篇产业就业
  • 1篇产业就业结构

机构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篇郭建科
  • 3篇谷月
  • 2篇刘天宝
  • 1篇许妍
  • 1篇邓昭

传媒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海洋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8年
以海洋产业就业为研究对象,从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方面分析2002—2015年海洋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轴图"与Divisa模型,分析海洋产业就业结构演变特征并进行因素分解。研究表明:(1)与全国和陆域产业相比,海洋产业发展效益好,吸纳就业潜力大。其中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依然是吸纳就业的主力。新兴产业中,海洋化工、海洋工程建筑等就业弹性较高的行业,对海洋产业就业推动作用较大。(2)2002—2015年海洋产业就业结构演进呈现先"右旋"再"左旋"的发展模式,而海洋产业结构则为"左旋"发展模式,并且海洋产业就业结构演进滞后于海洋产业结构演进。(3)经济效应是中国海洋产业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是抑制海洋产业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郭建科邓昭许妍王绍博谷月
关键词:海洋产业就业结构影响因素
环渤海地区港城耦合协调度综合分析
在对港口与城市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渤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港口-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S权重合成法对2003年、2008年和2013年港口与城市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核密度和ArcG...
郭建科谷月赵敬尧刘天宝
关键词:港城关系时空分异
环渤海地区港城耦合协调度综合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在对港口与城市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渤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港口—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S权重合成法对2003年、2008年和2013年港口与城市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核密度和Arc GIS对环渤海地区17个港口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演变分析,同时对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耦合协调度呈现同步稳定上升态势,港口与城市两大系统相互作用程度不断加强,内部协调性也在不断提高。2在空间上,环渤海地区17个港口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港口城市的耦合协调状态与港口和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大连、天津、青岛的耦合协调状态相对较优,丹东、盘锦、葫芦岛等的耦合协调状态相对较差。该研究成果将对环渤海地区港口与城市的协调有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启示。
郭建科谷月赵敬尧刘天宝
关键词:港城关系时空分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