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晴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
  • 2篇淋溶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三工河流域
  • 1篇碳含量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碳含...
  • 1篇驱动力
  • 1篇无机碳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淋溶特征
  • 1篇景观格局变化
  • 1篇混合土
  • 1篇灌溉
  • 1篇灌溉量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李彦
  • 3篇王玉刚
  • 3篇陆晴
  • 1篇唐立松
  • 1篇刘丽娟
  • 1篇马健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淋溶条件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为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选择不同含盐量的土壤(耕地土、混合土和原生荒漠土),分别种植水稻和棉花,进行1个生长期的淋溶试验。结果表明:淋溶前后土体的有机碳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值范围为1.09~4.73g/kg,淋溶后期小于淋溶前,有机碳含量与电导率(EC)呈极显著负相关;淋溶前后原生荒漠土EC值均大于耕地土,耕地土各处理pH在0-50cm各层土体中变化不大,混合土和原生荒漠土均是先增大后稳定;淋溶前CO23-含量要明显高于淋溶后土体(p<0.01),而淋溶前后土体HCO3-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CO23-含量与EC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陆晴王玉刚李彦马健
关键词:淋溶有机碳含量EC值
干旱区不同土壤和作物灌溉量的无机碳淋溶特征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为探讨干旱区作物灌溉对盐碱土无机碳传输的影响,通过选择不同含盐量的土壤,即耕地土(F)、混合土(C)和原生荒漠土(D),分别种植水稻(R)和棉花(C),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淋溶实验,并定期收取且分析土壤淋溶液中的可溶性无机碳(DIC)含量。结果表明:(1)水稻处理无机碳的淋溶主要集中在秧苗分蘖期和幼穗发育期,而棉花处理则集中在花铃期和吐絮期;(2)不同含盐量土壤在同一灌溉量下,土壤含盐量越高,其淋溶过程得到的无机碳总量越大,最高约为8.4 g·m^(-2)·a^(-1),最低仅约0.7 g·m^(-2)·a^(-1);(3)同种土壤不同灌溉量,其水稻高于棉花,高出值范围为2.9~4.1 g·m^(-2)·a^(-1);种植作物处理得到的无机碳总量均大于其相应对照处理的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盐含量及作物灌溉量对土壤无机碳淋溶有重要影响。
陆晴王玉刚李彦唐立松
关键词:无机碳淋溶混合土
新疆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近30年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被引量:15
2013年
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的不平衡利用导致了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新疆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区为例,利用1978、1987、1998和2009年4期影像数据,综合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GIS、RS和统计等手段,分析了流域尺度土地利用景观演变及其驱动要素。结果表明:人为土地开发作用的加强,增加了景观的多样性,同时加剧了景观破碎化,区域景观斑块由自然景观类型中的草地景观类型为主导,转变为人工景观中的耕地景观类型。由于区域耕地的增加,引发对水资源需求加大,造成人为水利建设作用加强,推动了流域景观的演变,同时人类经济活动也加速了区域景观格局的演化过程。
陆晴刘丽娟王玉刚李彦
关键词:三工河流域土地利用驱动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