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磊

作品数:30 被引量:52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用户
  • 6篇用户自定义
  • 6篇用户自定义函...
  • 6篇自定义
  • 6篇自定义函数
  • 6篇网格
  • 4篇天然气发动机
  • 4篇网格控制
  • 4篇空气分离装置
  • 4篇发动机
  • 3篇烟气
  • 3篇燃料
  • 3篇钠冷快堆
  • 3篇快堆
  • 3篇捕集
  • 3篇柴油
  • 3篇柴油引燃
  • 2篇堆芯
  • 2篇堆芯物理
  • 2篇多孔介质

机构

  • 30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西北电力设计...
  • 1篇国网青海省电...
  • 1篇上海核工程研...
  • 1篇中广核研究院...
  • 1篇生态环境部核...

作者

  • 30篇周磊
  • 11篇张大林
  • 10篇秋穗正
  • 9篇苏光辉
  • 9篇田文喜
  • 7篇王长安
  • 7篇车得福
  • 5篇曾科
  • 4篇刘亦夫
  • 4篇赵林
  • 2篇孙璐
  • 2篇唐利军
  • 2篇宁小康
  • 1篇王成龙
  • 1篇王建学
  • 1篇傅瑶
  • 1篇张立
  • 1篇徐浩
  • 1篇郑蕾
  • 1篇孙清

传媒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电网技术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2012年度...

年份

  • 4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199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氧燃料添加对引燃式天然气发动机细颗粒排放的影响
2014年
为了降低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的颗粒排放,在改装的柴油机上试验研究了含氧燃料碳酸二甲酯(DMC)添加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和颗粒排放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含氧燃料掺混比下的燃烧参数和颗粒排放特性发现:随着引燃燃料中DMC掺混比的增大,引燃燃料中含氧量(氧的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加,滞燃期逐渐推迟,初始燃烧放热率峰值增大,初始燃烧期逐渐延长,总燃烧持续期不断缩短;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的颗粒排放呈现单峰分布,随着引燃燃料中含氧量的增加,颗粒数量浓度峰值粒径向大颗粒粒径方向移动,颗粒的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同时减小,当引燃燃料中含氧量达20%时,颗粒质量浓度降幅达70%,颗粒数量浓度降幅达86%。因此,引燃燃料中添加含氧燃料DMC是一种降低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颗粒排放的有效方法。
周磊宁小康郑瑜刘亦夫曾科
关键词:含氧燃料天然气发动机柴油引燃
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不同喷射时刻和引燃油量下的燃烧和颗粒排放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在一台改装的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上对不同的柴油喷射时刻和引燃油量(喷射油量)下的燃烧和颗粒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相关的燃烧和颗粒排放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喷射时刻和引燃油量的变化,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的颗粒排放呈现单峰分布,其粒径分布无太大的变化,峰值粒径出现在29nm附近。随着喷射时刻的提前,纳米级颗粒数量浓度显著增加,颗粒的质量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滞燃期逐渐推迟,总燃烧持续期先减小后缓慢增加,相应的放热率曲线型心在逐渐靠近上止点后逐渐远离;随着引燃油量的增加,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滞燃期和总燃烧持续期持续减小,放热率曲线型心逐渐靠近上止点,发动机排放颗粒的数量浓度明显减小,但其颗粒的质量浓度逐渐增加。
周磊唐利军宁小康刘亦夫曾科
关键词:内燃机天然气发动机柴油引燃燃烧特性
池式钠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跨维度耦合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池式钠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跨维度耦合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关键几何部件的复杂区域进行局部精细化模拟获取多孔介质参数;针对堆本体关键几何部件进行几何简化建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三维模块;针对三维模块...
张大林周磊王心安王式保秋穗正田文喜苏光辉
文献传递
一种富油煤地下热解热能循环利用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油煤地下热解热能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燃烧室、空气分离装置、高温换热器、余热锅炉、气液分离器、余热换热器和膨胀机。针对富油煤等焦油产率高的有机物,受热易分解生成油气,本发明采用燃烧室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加热纯氮...
王长安毛崎森周磊赵林车得福
文献传递
一种铜离子半定量检测试纸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离子半定量检测试纸的制备方法,制备空白滤纸条,将空白滤纸条放入稀盐酸中浸泡,然后使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真空干燥后,使用荧光探针溶液浸泡滤纸条,浸泡完全后再次真空干燥,得到铜离子半定量检测试纸,还公开了一...
成昭郑蕾苗延青刘春叶徐浩张立周磊
文献传递
钠冷快堆瞬态热工水力及安全分析程序开发被引量:9
2019年
钠冷快堆是第4代核反应堆的主力堆型,瞬态热工水力及安全特性是其设计研发和安全评审的重要工作,需要专用的分析工具。本文基于模块化建模思想,建立了钠冷快堆系统关键部件的热工水力模型和辅助模型,采用具有高稳定性和自动变步长能力的Gear算法,开发了钠冷快堆瞬态热工水力及安全分析软件THACS,并通过了国际基准题EBR-Ⅱ的有保护失流事故实验SHRT-17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THACS程序能较好模拟此实验的瞬态过程,具备钠冷快堆瞬态热工水力及安全分析的能力,可为我国钠冷快堆研发提供支持。
秋穗正张大林宋苹王式保梁禹王心安周磊刘雅鹏
关键词:钠冷快堆程序开发
一种针对快堆棒束组件耦合传热模型的多孔介质模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快堆棒束组件耦合传热模型的多孔介质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包含组件盒内与盒间的堆芯几何模型,建模时采用六棱柱表示组件盒内;针对堆芯几何模型下端面建立平面拓扑结构,生成全四边形的面网格,其中组件盒内...
张大林王心安王式保周磊秋穗正田文喜苏光辉
文献传递
基于有限体积理论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全三维耦合模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体积理论的管壳式热交换器全三维耦合模拟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采用几何建模软件对管壳式热交换器进行几何建模;利用网格划分软件对管壳式热交换器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形成网格模型;将网格模型导入CFD软件中...
张大林王心安周磊王式保秋穗正田文喜苏光辉
文献传递
快中子通量实验堆失流事故三维数值模拟
2022年
为验证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在钠冷快堆失流事故模拟计算中的可靠性和可行性,针对快中子通量实验堆(FFTF),建立了包含冷池、热池、堆芯在内的全三维模型,其中堆芯组件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堆芯保留了盒间特征,各类隔板简化为无厚度面。失流事故下主要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CFD方法能有效捕捉冷池、热池以及盒间复杂的流动换热现象,堆芯最热组件的位置在瞬态过程发生了变化,热管段出口温度与实验值符合良好,装有温度测点的组件出口温度模拟值较实验值低。CFD方法仍需针对组件盒间进行相应的模型开发和验证,此外还需进行大量全堆级别的实验验证,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周磊张大林刘雅鹏王式保王心安王成龙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
关键词:失流事故计算流体动力学
一种核反应堆堆芯物理与热工耦合的模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堆芯物理与热工耦合的模拟方法,首先采用Fluent前处理软件建立计算域非结构化网格模型,随后将网格模型导入Fluent中建立算例;采用Fluent软件的用户自定义函数功能提取Fluent算例中的网...
张大林王心安周磊王式保秋穗正田文喜苏光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