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秋穗正

作品数:1,318 被引量:736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1篇专利
  • 358篇期刊文章
  • 9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6篇核科学技术
  • 12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99篇文化科学
  • 45篇电气工程
  • 29篇机械工程
  • 2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理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电子电信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冶金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1篇反应堆
  • 143篇堆芯
  • 139篇换热
  • 138篇热管
  • 111篇传热
  • 104篇热工水力
  • 88篇核反应
  • 83篇核反应堆
  • 71篇蒸汽发生器
  • 66篇高温热管
  • 64篇液态
  • 60篇严重事故
  • 57篇非能动
  • 56篇液态金属
  • 56篇燃料元件
  • 56篇热工水力特性
  • 56篇网格
  • 55篇热工
  • 54篇快堆
  • 48篇水力

机构

  • 1,3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57篇中国核动力研...
  • 13篇中国原子能科...
  • 8篇上海核工程研...
  • 5篇重庆大学
  • 5篇国核华清(北...
  • 4篇哈尔滨工程大...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西北核技术研...
  • 3篇中国核工业集...
  • 3篇中科华核电技...
  • 3篇中广核研究院...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北海道大学
  • 1篇第二炮兵工程...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东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314篇秋穗正
  • 1,223篇苏光辉
  • 1,133篇田文喜
  • 362篇张大林
  • 353篇王成龙
  • 255篇巫英伟
  • 147篇章静
  • 122篇陈荣华
  • 116篇张亚培
  • 97篇贾斗南
  • 94篇郭凯伦
  • 42篇张魁
  • 29篇余红星
  • 27篇张鹏辉
  • 27篇仇子铖
  • 23篇郭玉君
  • 20篇王明军
  • 20篇张金玲
  • 18篇孙都成
  • 18篇王栋

传媒

  • 201篇原子能科学技...
  • 87篇核动力工程
  • 21篇西安交通大学...
  • 20篇核科学与工程
  • 10篇第九届全国反...
  • 10篇第十五届全国...
  • 8篇第十四届全国...
  • 7篇工程热物理学...
  • 3篇核技术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第十届全国反...
  • 3篇中国核学会第...
  • 3篇首届中国工程...
  • 2篇核聚变与等离...
  • 2篇辐射防护通讯
  • 2篇大学教育
  • 2篇2006中国...
  • 2篇“从设计上实...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力学季刊

年份

  • 13篇2024
  • 173篇2023
  • 201篇2022
  • 201篇2021
  • 125篇2020
  • 134篇2019
  • 70篇2018
  • 65篇2017
  • 32篇2016
  • 56篇2015
  • 27篇2014
  • 34篇2013
  • 20篇2012
  • 20篇2011
  • 12篇2010
  • 15篇2009
  • 12篇2008
  • 13篇2007
  • 15篇2006
  • 21篇2005
1,3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纵向涡发生器的定位格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纵向涡发生器的定位格架,该结构基于传统定位格架结构,在传统定位格架的条带上设置了三角形或矩形纵向涡发生器,构成三角形或矩形纵向涡发生器定位格架。本发明由若干内条带和外条带按照十字交叉,相互垂直组装起来形...
苏光辉秋穗正武俊梅杨春菊刘勇
文献传递
轴向非均匀加热对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均相流模型建立并联通道系统的控制方程,采用交错网格技术和半隐式差分离散控制方程,并使用追赶法求解来模拟并联通道的两相流动特征。采用轴向余弦功率加热模拟轴向非均匀功率加热。运用小扰动法,获得了不同压力、入口过冷度和轴向功率加热方式下的稳定性边界(MSB)和三维不稳定性空间。对于余弦和均匀功率加热,系统稳定性均随系统压力的增大而增强。余弦功率加热在高过冷度区降低并联通道系统稳定性,而在低过冷度区增强系统稳定性。随进口阻力系数的增加,处于余弦功率加热的并联通道系统稳定性增强,MSB的拐点逐渐向高过冷度区移动。
鲁晓东周铃岚巫英伟苏光辉秋穗正张虹
核反应堆热工安全关键现象高精度粒子法分析方法
核反应堆热工安全关键现象高精度粒子法分析方法,能够精确分析核动力系统冷却剂气泡动力学复杂关键现象核动力系统严重事故复杂关键现象;基于多分辨率粒子法实现精细化复杂几何建模;4、采用高阶粒子离散模型实现控制方程的高阶离散;具...
田文喜陈荣华郭凯伦张魁秋穗正苏光辉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一、二次侧耦合换热及管外过冷沸腾数值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两流体欧拉数学模型,结合气相和液相之间的界面传热、传质和动量交换封闭模型以及RPI壁面沸腾模型,利用ANSYS CFX 12.0对蒸汽发生器局部传热管束二次侧的过冷沸腾进行数值研究。数值研究结果与单管内过冷沸腾实验数据对比验证符合良好。结果表明,采用壁面沸腾模型能准确预测沸腾起始点的位置,同时梅花孔板的存在对二次侧流动换热特性影响显著。
王成龙丛腾龙王泽勇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安洪振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过冷沸腾
液膜蒸干模型在液态金属CHF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为对圆管中环状流烧干型沸腾临界进行预测,建立了考虑液滴沉积夹带作用的液膜蒸干模型。沉积率、夹带率等相关关系式采用水等常规流体的已有关系式。在一定参数范围内,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和经验关系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常规流体的液膜蒸干模型大体可应用于液态金属,但在临界热流密度(CHF)较大时可能造成较大偏差;钠、钾两种液态金属在CHF较低时预测准确度区别不大,但在CHF较高时区别较为明显。为更加准确预测液态金属CHF,应开发专门的沉积率、夹带率等相关关系式。
马在勇仇子铖巫英伟田文喜苏光辉秋穗正
关键词:液态金属临界热流密度
一种获得偏离泡核沸腾型临界热流密度的方法
一种获得偏离泡核沸腾型临界热流密度的方法,步骤如下:1.设置一个初始热流密度q<Sub>m</Sub>,为了获得用于临界热流密度机理模型所需的局部热工水力参数,基于均匀流模型建立管内两相热工水力瞬态求解模型,基于有限差分...
苏光辉黄思洋张大林田文喜秋穗正
文献传递
氧化层对液态金属起始沸腾过热度的影响模型
2019年
液态金属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因此常具有很高的起始沸腾过热度。但在浸润性差的氧化层的影响下,起始沸腾过热度可大幅降低。为对氧化层作用进行分析,建立了氧化层的影响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氧化层作用下的核化过程可分为直接核化和界面移动后的核化两类,氧化层作用下的核化半径介于氧化层位置及界面最深处位置之间,其最佳估算值为两者的几何平均值。
马在勇秋穗正步珊珊张卢腾孙皖潘良明
关键词:液态金属氧化层核化
一种热流局部集中下矩形窄缝通道试验段及试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流局部集中下矩形窄缝通道试验段及试验方法,该试验段采用单侧间接电加热,包括流道进口、流道出口、测温孔、加热板、导热铜板、空腔、导热铝板、壳体、外侧视窗、气隙、内侧视窗、矩形窄缝流道及可移动铝块。试验段通...
张魁吴志远陈荣华田文喜苏光辉秋穗正
文献传递
FCM燃料元件中TRISO燃料颗粒随机分布的建模方法
一种FCM燃料元件中TRISO燃料颗粒随机分布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定TRISO燃料颗粒个数,燃料元件尺寸,无燃料区宽度,TRISO燃料颗粒的各层半径;2.随机生成TRISO燃料颗粒的球心坐标,并判断该坐...
巫英伟张程王阳阳秋穗正苏光辉田文喜
文献传递
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内温度分布及边界线功率密度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管式加热流动通道内温度分布及边界线功率密度计算方法,步骤如下:令q<Sub>W</Sub>、δT和λ分别为中心加热通道边界处线功率密度、温度分布峰值和当量导热系数。首先建立待估算套管式加热通道等效模型,...
张大林陈宇彤秋穗正田文喜苏光辉
文献传递
共1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