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艳丽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同源
  • 1篇同源重组
  • 1篇突变株
  • 1篇基因缺失
  • 1篇基因缺失株
  • 1篇O157:H...
  • 1篇ESP
  • 1篇F基因

机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张其威
  • 1篇万成松
  • 1篇赵卫
  • 1篇杜艳丽
  • 1篇王湘雨
  • 1篇华颖
  • 1篇孙琦
  • 1篇邵娜

传媒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F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构建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敲除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的esp F基因及其核苷酸片段;建立以p BAD 33质粒为载体的esp F基因回补实验平台。方法设计1对同源臂引物扩增卡那霉素抗性打靶片段,将抗性打靶片段电转入含有PKD46质粒的EDL933w,在PKD 46介导的重组系统帮助下,打靶片段和菌体esp F基因发生同源重组,PCR和测序验证;PCR扩增esp F及其核苷酸片段的整个ORF区序列,将其克隆入p BAD33质粒,分别将重组质粒转入相应的缺失株,以构建出相应的回补突变株。采用RT-PCR的方法验证在相应的回补突变株中esp F及其核苷酸片段是否转录。结果构建了esp F基因及其核苷酸片段缺失的EHEC O157:H7 EDL933w突变菌株和相应的回补株,且esp F基因及其核苷酸片段在回补株中均发生转录。结论本研究运用Red重组系统构建了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 F基因缺失株,并建立以p BAD33质粒为载体的EHEC O157:H7基因回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中esp F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华颖孙琦王湘雨杜艳丽邵娜张其威赵卫万成松
关键词:同源重组突变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