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卫兵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椎间孔
  • 4篇颈椎
  • 3篇脊柱
  • 2篇融合术
  • 2篇手术
  • 2篇突出症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内固定
  • 2篇内镜
  • 2篇颈椎病
  • 2篇颈椎后
  • 2篇颈椎后路
  • 2篇后路
  • 1篇单侧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多节段
  • 1篇心理

机构

  • 9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许卫兵
  • 2篇任远飞
  • 2篇张铁慧
  • 2篇梁武
  • 2篇许立臣
  • 2篇杨文峰
  • 1篇李光灿
  • 1篇赵智
  • 1篇南丰
  • 1篇李正维
  • 1篇袁亮
  • 1篇刘沂
  • 1篇冯大鹏

传媒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颈椎后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9年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多数患者经规范非手术治疗后可痊愈,仅少部分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需手术治疗。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是目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金标准”,尽管该术式可取得较高的融合率与较好的疗效,但仍存在不足,如假关节形成和与手术入路相关的并发症。颈椎后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也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是ACDF的替代手术方法,在对神经根进行充分减压后仍可以保留颈椎的运动节段。笔者就颈椎后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报道如下。
吕京懋许卫兵杨东方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切开减压术颈椎后路椎间孔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假关节形成
俯卧位与侧卧位下PELD治疗L_5S_1节段3、4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俯卧位与侧卧位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PELD)治疗L_5S_1节段3、4区椎间盘突出症穿刺难度及患者心理焦虑程度。方法纳入自2016-06—2017-01行PELD治疗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20例,俯卧位组10例,侧卧位组10例。比较2组穿刺时间、透视次数、P角,手术开始30 min后焦虑APAIS评分,以及术后1 d、3个月疼痛VAS评分。结果与俯卧位组相比,侧卧位组髂嵴相对下移,P角明显减小,同时由于髂嵴干扰减少,侧卧位组穿刺时间及穿刺时透视次数较俯卧位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30 min后侧卧位组APAIS评分低于俯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 d、3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可降低PELD术中穿刺难度,减少透视次数,减轻患者焦虑程度,同时能保证良好的术后效果。
张海斌许卫兵许立臣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侧卧位俯卧位焦虑心理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后方减压联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混合型颈椎病二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posterior cervical foraminotomy,UBE-PCF)联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2例多节段混合型颈椎病的经验。方法2022年2月及3月收治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及退行性颈椎滑脱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59、66岁。患者上肢感觉减退、Hoffmann征阳性,影像学检查示颈椎不稳、椎间盘突出以及左侧椎间孔狭窄。全身麻醉下对相应病变节段行ACDF以及UBE-PCF。结果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186、145 min,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术后2 d及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均较术前下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较术前上升。影像学复查示治疗节段神经减压彻底,未出现颈椎不稳。结论对于伴退行性颈椎滑脱的多节段混合型颈椎病,ACDF联合UBE-PCF能选择性处理不同节段病变,最大程度保留脊柱功能,获得良好近期疗效。
付豪胡宇童杨东方许卫兵
三种屈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屈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性能及操作时间,寻找一种不仅具有良好生物力学性能而且有利于临床推广的屈肌腱缝合方式。方法选取猪后足屈趾深肌腱作为实验对象,共24个,随机分为3组。横行切断肌腱后,分别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内锁缝合、半结锁定式缝合三种不同缝合方式并结合连续周边缝合将肌腱断端进行缝合,记录操作时间,并对修复肌腱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测定修复肌腱的2mm裂隙抗张强度、断裂抗张强度和断裂间隙。结果与改良kessler缝合相比,内锁缝合与半结锁定式缝合均能显著提高修复肌腱的2mm裂隙抗张强度和断裂抗张强度。内锁缝合的2mm裂隙抗张强度(58.8±8.1)N与半结锁定式缝合(53.7±6.0)N没有明显差异,而断裂抗张强度(72.7±6.0)N明显大于半结锁定式缝合(60.4±6.6)N。内锁缝合与改良kessler缝合的断裂间隙无明显差异,两者均小于半结锁定式缝合(8.5±1.3)mm。与改良kessler缝合(11.1±1.4)min相比,内锁缝合(15.4±1.1)min与半结锁定式缝合(15.8±0.9)min的操作时间均较长,而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改良kessler缝合和半结锁定式缝合相比,内锁缝合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并有效阻止间隙形成,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杨文峰任远飞梁武许卫兵张铁慧
关键词:生物力学分析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入路的选择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比较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PEID)与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PETD)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讨不同类型L5S1椎间盘突出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4-2018-06分别采用PETD与PEID手术治疗的64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PETD组34例,PEID组30例。结果 PETD组随访时间为(11.5±5.8)个月,PEID组随访时间为(11.9±6.4)个月。与PETD组比较,PEID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TD组与PEID组术后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与PETD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手术安全、微创。中央型L5S1椎间盘突出采用PETD手术治疗较为合适,腋下型、高度游离、合并钙化的L5S1椎间盘突出采用PEID手术治疗更有优势,而肩上型L5S1椎间盘突出应综合考虑髂嵴高度、椎板间窗大小决定手术方式,混合型L5S1椎间盘突出需要结合突出组织和神经的位置关系及大小决定手术方式。
沙春河许卫兵张贵齐刘建民孙运强
关键词:经椎间孔入路
PLGA电纺丝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构建一种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期用于骨损伤的再生和修复。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电纺丝。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活细胞染色后在电纺丝表面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加入成骨诱导剂,观察PLGA电纺丝表面培养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BMSCs在培养皿表面上形态更为铺展,在PLGA电纺丝表面细胞形态更为细长。BMSCs在PLGA纳米电纺丝上的生长状况良好,与培养皿二维生长相比,在PLGA纳米电纺丝表面细胞增殖较慢。PLGA电纺丝表面可明显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ALP、OPN阳性细胞比率均明显高于培养皿二维生长细胞。结论:PLGA电纺丝可以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在骨组织工程构建中具有重要价值。
杨文峰任远飞梁武许卫兵张铁慧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骨组织工程干细胞
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手术治疗组与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各60例。开放手术治疗组选择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选择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机体疼痛感受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机体疼痛感受评分(1.21±0.25)分显著低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的(3.14±0.21)分,生活质量评分(96.26±2.11)分、椎体前缘高度(92.67±5.21)%显著高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的(84.21±2.17)分、(84.21±5.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手术时间(82.21±10.55)min、住院时间(17.12±0.11)d、下地时间(7.13±1.24)d、术后负重时间(15.14±0.32)d、骨折愈合时间(14.21±0.56)周均短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的(98.16±12.26)min、(18.24±0.51)d、(12.21±0.51)d、(17.11±0.75)d、(17.12±0.45)周,术中失血量(242.15±10.55)ml少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的(368.12±10.1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并发症发生率5.00%(3/60)低于开放手术治疗组的16.67%(1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可有效缓解疼痛,促使并发症减少,减少失血,加速康复和愈合,有利于早期下地和负重,可更好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
孟仪许卫兵刘沂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颈椎管成形微钛板固定与椎板切除内固定后C5神经根麻痹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多节段颈椎病常见于老年患者,颈椎管成形和椎板切除是目前最常用的修复方法,C_5神经根麻痹是颈椎后路修复后多见的并发症。目的:比较颈椎管成形微钛板固定与椎板切除内固定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方法: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纳入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34例,因修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椎管成形组45例接受颈椎管成形微钛板固定,颈板切除组89例接受椎板切除内固定。记录并评估修复后C_5神经根麻痹情况,比较两组间的颈椎前凸角度(Cobb角)及颈椎曲度指数,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颈椎前凸角度、颈椎曲度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椎管成形组治疗后2例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4%(2/45);椎板切除组10例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11%(10/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椎板切除内固定相比,颈椎管成形微钛板固定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更低,其可广泛应用于多节段颈椎疾病的减压修复治疗。
冯大鹏许卫兵赵智袁亮李光灿南丰李正维
关键词:内固定器颈椎脊柱融合术随访研究
PECD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后不同程度突出压迫相应节段神经根或(和)颈脊髓,导致上肢放射性痛、麻木、肌力减弱、下肢步行不稳等症状,经规范非手术治疗无效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随着脊柱内镜特别是颈椎内镜技术的进步,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ECD)可通过完全的经皮入路来达到内镜下颈椎间盘的减压.
冯绍平许立臣王文刚许卫兵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椎间隙椎间孔狭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