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
-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对囊膜支持不足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方法进展
- 2022年
- 囊膜支持不足通常是由眼外伤或晶状体手术引起的囊膜缺失,或者是由先天性晶状体异常引起的。上述情况下,人工晶状体虽然不能依靠囊膜支撑的方法植入,但依然可通过其他固定方法植入。该文对临床传统的以及近年发展的几种针对囊膜支持不足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方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手术指征、特性和要点,为临床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刘卓然梁坤Bouye Teguedy Mohamed陶黎明
-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无晶状体眼晶状体脱位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激活是否能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和再生,以及HGF在慢性青光眼大鼠模型中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慢性高眼压组、慢性高眼压HGF注射组;灼烧3条巩膜上静脉制备慢性青光眼模型;烧灼巩膜上静脉术后立即在玻璃腔内注射4μl HGF(1μg/μl);iCare眼压计检查大鼠的眼内压变化;ELISA法测定前房内HGF水平;免疫染色检查c-met在视网膜细胞中的分布;使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l-2)和抗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Bcl-x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早期眼压显著升高,并维持2周;与正常组相比,慢性高眼压大鼠组前房HGF明显升高;与慢性高眼压组相比,慢性高眼压注射HGF组TUNEL标记的RGC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网膜中,c-met主要在神经节细胞(RGC)层的细胞中表达;在视网膜样本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高眼压组p-Akt、Bcl-2和Bcl-xl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慢性高眼压组相比,慢性高眼压HGF注射组p-Akt、Bcl-2和Bcl-xl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HGF可能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以及增加其下游的相关抗凋亡蛋白表达而发挥对慢性高眼压视神经的保护作用。
- 刘超陶黎明梁坤蒋正轩张康玉刘贺婷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AKT凋亡
- 肾素原受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过程中肾素原受体(PRR)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R)的表达水平及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阐明PRR与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建立链尿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在4周、8周和12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4及8-羟脱氧鸟苷分子的表达,检测糖尿病及对照组视网膜AT2R、PRR mRNA的表达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病程SD大鼠视网膜AT2R和PRR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病程的延长表达量随之增多。病程越长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凋亡细胞数量越多,各阶段病程CD14染色未见明显新生血管。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PRR和AT2R表达水平与神经节细胞凋亡相关。各病程大鼠视网膜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PRR和AT2R的表达与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神经节细胞凋亡相关,可能通过增加ERK的磷酸化水平发挥功能作用。
- 王玮梁坤蒋正轩彭畅陶黎明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ERK信号通路
- PBL联合TBL在眼镜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2024年
- 研究在眼镜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BL)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进行临床实践的眼视光医学专业学生(2019级)为研究对象,共32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B组)。A组学生16人为试验组,采用PBL联合TBL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B组学生16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临床实践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考核,发放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表,对比分析两组学生成绩情况和教学满意度。结果:A组学生考核成绩高于B组;A组满意度高于B组(p<0.05)。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镜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PBL联合TBL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梁坤蒋正轩陈新元许育新陶黎明
- 关键词:眼镜学
- 翼状胬肉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的表达以及新生血管生成情况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通过研究翼状胬肉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促进血管生成因子以及抑制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促进血管形成和抑制血管生成的情况。方法手术获得正常的结膜组织35例(对照组)及翼状胬肉组织40例(实验组),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检测两组样本中新生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表达情况。其中,CD31是标记组织MVD的指标。结果①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在翼状胬肉组织中MVD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结膜组织;VEGF在正常球结膜组织中仅有少量阳性表达,在翼状胬肉组织中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着色显著加深;翼状胬肉组织中上皮细胞基底细胞层中的Endostatin抗原阳性表达则明显少于正常球结膜组织。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人正常球结膜与翼状胬肉中VEGF及Endostatin蛋白表达存在差异。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蛋白/β-actin(1.46±0.59)显著高于正常球结膜组/β-actin(0.46±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翼状胬肉组织中Endostatin蛋白/β-actin(0.58±0.11)显著低于正常球结膜组/β-actin(1.5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中发现其MVD及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高于正常结膜组织,而血管抑制因子的表达含量降低,这一血管平衡的打破可能是翼状胬肉的发病基础之一。
- 彭畅蒋正轩梁坤陶黎明
- 关键词:翼状胬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
- 缺乏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中两种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在缺少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中,比较后房植入虹膜夹人工晶状体(IOL)与后房睫状沟巩膜缝合固定人工晶状体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缺少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5眼行后房植入虹膜夹IOL,B组35眼行后房睫状沟巩膜缝合固定IO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d,1、3、6mo,1a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CD),并且观察两组IOL的稳定性,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12~14mo。术后3d,A组的UC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而BCVA较术前无差异(P=0.073);B组的UCVA较术前无差异(P=0.097),而BCVA较术前差(P=0.002);两组患者术后1mo UCVA、BCV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分别于术后6、3mo保持稳定。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IOP均维持于正常水平。A组、B组患者术后1a的CECD分别较术前平均降低0.7%、2.3%(均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各时间点IOP及CECD的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3mo的全眼散光较角膜散光无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两组各有1眼IOL脱位,均经手术复位,其余患者术后随访期间IOL无显著倾斜和偏位;其他术后并发症较轻微,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缺少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患者,后房植入虹膜夹IOL与后房睫状沟巩膜缝合固定IOL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后房植入虹膜夹IOL的操作相对简单,对眼球内组织损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术后视力恢复较快,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刘卓然Teguedy Mohamed Bouye梁坤陶黎明
- 鼻内镜下去除鼻黏膜瓣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比较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中去除和保留鼻黏膜瓣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9例(52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保留鼻黏膜组(A组)和去除鼻黏膜组(B组),A组24例(26只眼),B组25例(26只眼)。A组采用传统保留鼻黏膜的EN-DCR手术方法,B组采用EN-DCR术中去除吻合口处鼻黏膜的手术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手术成功率、吻合口瘢痕组织形成以及吻合口周围肉芽组织增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6个月时,A组患者行EN-DCR术后成功率为96.15%(25/26),B组患者行EN-DCR术后成功率为92.31%(2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吻合口肉芽组织形成率15.38%(3/26),B组患者吻合口肉芽组织形成率42.31%(1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吻合口瘢痕组织形成率19.23%(4/26),B组患者吻合口瘢痕组织形成率46.15%(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创伤小、恢复快且成功率高;术中保留鼻黏膜可以减少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的形成。
- 梁坤蒋正轩许育新陶黎明
- 关键词: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慢性泪囊炎
- HMGB1在类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瘢痕化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类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瘢痕组织中的动态表达,揭示HMGB1在青光眼术后瘢痕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20)、模型组(n=20,结膜囊下硅胶植入)、模型给药组(n=20,硅胶植入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分别于术后4、8 wk取球结膜组织,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结膜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及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膜组织中HMGB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分布及变化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膜组织中HMGB1、TGF-β1、Smad3、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4、8 wk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结膜组织中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而4、8 wk模型给药组结膜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相对于同时期模型组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4、8 wk模型组结膜组织中可见HMGB1、TGF-β1、Smad3、α-SMA蛋白表达,呈棕褐色染色,8 wk模型组染色更深,而4、8 wk模型给药组较同时期模型组阳性染色程度下降。4、8 wk模型组结膜组织中HE染色成纤维细胞数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MGB1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602、0.703,均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8 wk模型组结膜组织中HMGB1、TGF-β1、Smad3、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4、8 wk模型给药组结膜组织中HMGB1、TGF-β1、Smad3、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同时期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和模型给药组中HMGB1与TGF-β1、Smad3的mRNA表达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类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随时间延长HMGB1表达升高,HMGB1在青光眼术后具有致瘢痕形成的作用,并可能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参与瘢痕化的发生发展。
- 刘思远曹凡丁晶晶王传喜丁碧青梁坤蒋正轩鲍宁
- 关键词:瘢痕化TGF-Β/SMAD信号通路
- 泪道扩张绳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泪道扩张绳联合硅胶管置入和常规硅胶管置入这两种方法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112例(165只眼)成人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81只眼),采用泪道扩张绳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对照组56例(84只眼),采用常规硅胶管置入治疗。术后定期检查,随访6~9个月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成功率(83.75%)高于对照组(7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9,P=0.042)。其中病程小于1年的患者手术成功率最高(91.12%),病程在1~3年之间的患者手术成功率次之(81.48%),而病程>3年的患者成功率最低(66.67%),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9,P=0.013)。未观察到泪小点豁开、泪小点外翻等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泪道扩张绳联合硅胶管置入的方法治疗泪道阻塞患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汤玮玮许育新梁坤陶黎明
- 关键词:鼻泪管阻塞硅胶管置入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在全激光经角膜上皮的角膜切削术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在全激光经角膜上皮的角膜切削术(Trans PRK)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行Trans PRK手术60例病人(120只眼),采用硬币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用药频次为4次每天,1次1滴,时间为持续1周),对照组常规用药。术后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时分别评价疼痛、异物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裸眼视力、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残余等效球镜度(MRSE)指标。结果除Haze指标外,其它指标的时间点观察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疼痛、角膜上皮愈合在第2天、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α’=0.05/6=0.008 3),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裸眼视力指标在第2天、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α’=0.008 3),且观察组评分(4.40±0.12)、(4.83±0.12)均高于对照组评分(4.33±0.12)、(4.76±0.14);其它观察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能够改善Trans PRK术后病人的早期部分疼痛症状,能够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提高早期视力,对异物感、Haze、MRSE均无影响。
- 邵校王静梁坤刘担陶黎明
- 关键词:屈光性角膜切削术表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