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及外排系统突变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因外膜蛋白突变导致的铜绿假单胞菌(Pa)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是否与药物诱导相关。方法在M-H平板上用亚胺培南(IPM)和美罗培南(MEM)药敏纸片分别诱导3株Pa(Pa标、Pa1和Pa2)。琼脂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Pa对IPM、MEM、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4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诱导后产碳青霉烯酶变化。SDS-PAGE观察Pa外膜蛋白OprD的改变。PCR扩增oprD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a外排系统表达情况。并对诱导耐药菌株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诱导第5天出现对IPM和MEM耐药(MIC≥8μg/mL),且MEM诱导株对2种药物敏感性降低速度明显快于IPM诱导株。诱导株未检出耐药酶,外膜蛋白OprD出现缺失或者减少。oprD基因测序发现Pa标(I)、Pa标(M)和Pa1(M)分别在831(TGG→TGA)、1 017(TGG→TGA)和1 014(TGG→TAG)有碱基突变产生终止密码子,Pa2(I)在1 206处有新的碱基插入导致移码突变。外排基因以MexA过度表达为主,同时伴有其他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稳定性分析发现5株诱导株的耐药表型稳定,另1株外排系统表达量呈现持续升高,导致MIC值的右移。结论在碳青霉烯类药物环境中,外膜蛋白OprD表达减少和基因的突变以及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是引起诱导株对IPM和MEM耐药的主要原因。此型耐药株不仅耐药表型稳定,甚至可能由于某种机制导致脱离药物后MIC值仍持续升高。
- 曾章锐王卫萍王莹邵海枫
-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D
-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误差的原因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为什么不能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方法收集用Vitek 2 Compact检测对阿米卡星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60株,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复检,PCR法扩增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aac(3')-Ⅰ、aph(3')-Ⅵ及aac(3')-Ⅱ和3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rmtC。结果 K-B法和琼脂稀释法的药敏结果一致,与仪器法有差异;50株(83.3%)仪器法敏感的菌株,K-B法表型为阿米卡星双圈耐药,该50株菌均扩增出armA,未扩增出rmtB及rmtC;其中47株(94.0%)扩增出aac(6')-Ⅰ基因,35株(70.0%)扩增出aac(3')-Ⅰ基因,10株(20.0%)扩增出aph(3')-Ⅵ基因,8株(16.0%)扩增出aac(3')-Ⅱ基因;有9株(15.0%)3种药敏方法的结果一致,均对阿米卡星敏感,未扩增出相关耐药基因;另有1株(1.7%)仪器法敏感、K-B法阿米卡星为非双圈耐药,未扩增出16SrRN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仅扩增出aac(6')-Ⅰ基因。结论用Vitek 2 Compact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会出现假敏感现象,可能由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表达介导。
- 王莹汪鹏程曾章锐王卫萍邵海枫
- 关键词:VITEKCOMPACT鲍曼不动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