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宏伟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透明质酸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性
  • 2篇辐照
  • 1篇多糖
  • 1篇亚油酸
  • 1篇亚油酸异构酶
  • 1篇诱变
  • 1篇植物乳杆菌
  • 1篇乳杆菌
  • 1篇突变株
  • 1篇凝胶
  • 1篇凝胶多糖
  • 1篇自由基
  • 1篇离子注入
  • 1篇理化特性
  • 1篇酶活
  • 1篇结构特性
  • 1篇降解
  • 1篇共轭亚油酸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湖南省农业科...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李淑荣
  • 6篇赵宏伟
  • 5篇李庆鹏
  • 3篇王志东
  • 3篇邓钢桥
  • 3篇陈永浩
  • 3篇高美须
  • 3篇范蓓
  • 3篇邹朝晖
  • 3篇王强
  • 2篇孟宪军
  • 2篇吕加平
  • 1篇高艳红
  • 1篇张树文
  • 1篇孟倩
  • 1篇赵芸
  • 1篇张涛

传媒

  • 2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甜菜糖业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辐照对透明质酸理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60Co-γ射线对0.5g/100mL透明质酸氯化钠溶液进行辐照处理,通过溶液的pH值、黏度值、色度和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等变化研究辐照对透明质酸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降低透明质酸的分子质量、pH值、特性黏度,溶液的颜色比未辐照的更黄。通过紫外和红外扫描观察,透明质酸在辐照前后的吸收特征峰没有太大的变化,吸收强度发生变化。辐照后透明质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逐渐增强。
邹朝晖王强王志东邓钢桥李淑荣高美须陈永浩范蓓李庆鹏赵宏伟
关键词:透明质酸辐照降解理化特性
^(60)Co-γ射线对固体透明质酸分子量与抗氧化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60)Co-γ射线对固体透明质酸进行辐射,探讨^(60)Co-γ射线对固体透明质酸分子量和黏度特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明质酸的分子量和黏度特性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羟自由基(OH·)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逐渐减弱,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和还原能力随着剂量的增大逐渐增强;辐照前后透明质酸外观品质没有明显的变化,流动性增强;辐照对透明质酸的紫外光谱结构没有明显的改变。
邹朝晖王强王志东邓钢桥李淑荣高美须陈永浩范蓓李庆鹏赵宏伟
关键词:透明质酸抗氧化性
辐照对透明质酸抗氧化性及结构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用0、1、3、5、8、10、20和40kGy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透明质酸溶液进行辐照,研究了辐照对透明质酸分子量、黏度特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后透明质酸的分子量和黏度特性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透明质酸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随剂量的增大逐渐减弱,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和还原力逐渐增强;辐照后透明质酸外观品质没有明显的变化,流动性增强;辐照对透明质酸的红外光谱结构没有明显的改变。
邹朝晖王强王志东邓钢桥李淑荣高美须陈永浩范蓓李庆鹏赵宏伟
关键词:透明质酸辐照抗氧化自由基
一种热凝胶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凝胶多糖是由粪产碱杆菌在限制氮源的条件下发酵产生的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它几乎完全由葡萄糖残基通过β—D-1,3键结合成。这种多糖不溶于水,易溶于NaOH溶液。由于它独特的流变学特性和热凝胶特性,应用非常广泛,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菌种选育、发酵条件、提取、应用四个方面综述了热凝胶多糖的最新研究进展。
赵宏伟李淑荣李庆鹏
关键词:凝胶多糖发酵
影响植物乳杆菌A6-1F产亚油酸异构酶条件的研究
2011年
诱变选育的高产菌株A6-1F的适宜产酶条件为:种子液中添加0.4mg/mL的LA进行诱导,种子液的菌龄20h,底物浓度0.75mg/mL,接种量4%,pH7.0,培养时间32h。在适宜的条件下,亚油酸异构酶的活性为337.4U/mL。
赵宏伟李淑荣孟宪军吕加平张树文孟倩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亚油酸异构酶酶活
离子注入诱变植物乳杆菌选育CLA高产突变株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以A6-1为出发菌株,采用N+离子注入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注入能量为50keV,注入剂量为1×1013、3×1013、5×1013、8×1013、10×1013、30×1013、50×1013、80×1013、100×1013ion/cm2,真空度为10-3Pa。结果显示,菌体的存活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呈"马鞍型"曲线,"鞍脊"出现在30×1013ions/cm2~50×1013ions/cm2之间,此时菌体的存活率在20%~35%之间。综合考虑存活率、总突变率、正突变率和突变幅度等因素,推荐30×1013ions/cm2作为离子注入植物乳杆菌的适宜诱变剂量。从所有的注入处理中挑选CLA转化能力提高了50%以上的突变株进行传代稳定性试验,发现F菌株经8次传代后产CLA的稳定性最好。该突变株各代的产量平均为162.5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9.87%,将此突变菌株命名为A6-1F。
李淑荣孟宪军张涛赵宏伟吕加平赵芸高艳红李庆鹏
关键词:离子注入诱变高产菌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