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6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脏器危象综合征、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细胞生物学机制:肥大细胞与巨噬细胞的作用——“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问题再探被引量:8
- 2002年
- 通过对肥大细胞来源、功能、分化、调节、激活及其分泌媒介物 (细胞激活因子、中性蛋白分解酶、变性蛋白分解酶 ,脂类产物 ,组织胺 ) ,以及巨噬细胞功能等细胞生物学作用讨论 ,并基于生命多系统时空论 (也称广义生命时空场论 )学说 ,按照“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SD1D2 F的四阶段说观点 ,阐述了肥大与巨噬细胞在多脏器危像 ,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中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 曲度马建芳张弦王影萍
-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 多脏器危象综合征、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分子生物学机制:ROSs与RNOSs及其拮抗剂作用——“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问题提出被引量:9
- 2002年
- 通过对反应性氧类 (ROSs)、反应性氧化氮 (RNOSs)以及脂类过氧化物 (LP)的生成机制以及对机体的损伤机制等分子生物学作用讨论 ,并基于“生命多系统时空论”(也称广义生命时空场论 )学说 ,按照“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SD1D2 F之四阶段说观点 ,阐述了ROSs、RNOSs在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 ,多胺器危像综合征之分子生物学机制 ,本机制系体者首次提出。
- 曲度马建芳张弦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机制
- 泛细菌成分血症与多脏器危像、机体损伤反应综合症——“广义生命时空场论”学说下对“内毒素血症”生物学机制重新探索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旨在重新评价“内毒素血症”基础之上 ,引入“泛细菌成分血症”等概念。方法 通过例举孔蛋白“porins”、多肽糖“peptidoglycan”、脂蛋白、磷脂壁酸“lipoteichoic”、DNA等细菌其它成分在感染性疾病、败血症休克等发病作用的分析 ,以及对内毒素血症 (脂多糖 )的概念本质之评价 ,提出了使用“泛细菌成分血症”之理由。结果 “内毒素血症”的概念显然过时 ,应推荐使用“泛细菌成分血症”的概念。结论 “泛细菌成分血症”是取代“内毒素血症”的一个最佳名词。按照“广义生命时空场”学说 ,本文认为“泛细菌成分血症”与“多脏器危像综合征”均是“机体损伤反应综合症”之临床不同的过程表现。本文还简述了“广义生命时空场”学说 ,并首次提出了“泛细菌成分血症”(含内毒素 )在多脏器危像。
- 曲度马建芳张弦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机制
- 体外循环悖论与心肺旁路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对策——附“心肺脑保护体外循环各式”临床原理及其统一命名建议方案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经典体外循环与温心不停跳体外循环,双心室旁路与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各式的利弊。方法本文从研究体外循环与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关系开始,首次提出了体外循环悖论问题。基于"广义生命时空场论"与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SD1D2F"4阶段说之学术观点,我们探讨了体外循环悖论的产生原因与心肺旁路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及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并提出了解决体外循环悖论问题的临床总体方略和解决缺血再灌注损伤问题的临床对策。另对经典体外循环(简称ECC)、温心不停跳ECC,双心室旁路与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四式之利弊做了评价。此外,对ECC各式的升主动脉和/或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限,深低温停循环时限与总转流时限等安全时限问题做了深入探讨与评价,并提出了一套关于"心肺脑保护体外循环各式"统一命名的建议方案与几个新的ECC术式设计。结果上述心肺脑保护体外循环各式均有弊端,任何一式均不能同时完全保护心肺脑三者功能。结论体外循环悖论是解决现有心肺旁路各式弊端的关键所在,对该问题之学术论战将会引发ECC的一场新的革命。
- 曲度曲强张弦马建芳
- 关键词:选择性顺行脑灌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衰竭心肺旁路
- 多系统危像综合征、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细胞生物学机制(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兼述L、P、E-选择子,整合子等细胞黏附分子功能)被引量:2
- 2008年
- 通过对中性白细胞(PMNS)-内皮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白细胞迁移作用与浸润(旋转、黏附、迁移),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分子(L、P、E-选择子,整合子)等细胞生物学作用讨论,并基于"广义生命时空场论"与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SD1D2F"4阶段说之学术观点,阐述了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之相互作用在多系统危像综合征、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中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本机制乃作者首次提出。
- 曲度曲强张弦马建芳胡葆枫
- 关键词:机体损伤反应综合征白细胞内皮细胞整合子多脏器功能不全
- 腹主动脉阻断术临床原理及其上中下段安全时限探讨——兼述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对策及“二叉树耐受法则”被引量:35
- 2009年
- 目的深入探讨腹主动脉阻断术的临床原理及其高中低位阻断安全时限等问题,以期在临床上安全地使用该技术。方法1980年-1982年我们首次进行了腹主动脉阻断安全时限及其阻断与撤钳后病理生理变化的前瞻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犬腹主动脉阻断25min为安全时限;在阻断安全时限内,犬体内血液动力学、血气酸碱、血液生化和主要的脏器超微结构(脑肺肝肾胰肠脊髓)仅发生轻度可逆性改变;如超出安全时限,上述指标则会发生难以代偿的严重改变。基于广义生命时空场论学说,通过对腹主动脉阻断术解剖学基础,腹主动脉阻断后与撤钳后综合征群(呼吸宭迫综合征、急性高血压性脑水肿、多脏器微栓塞病细胞综合征、撤钳后中枢性呼吸衰竭)及腹主动脉阻断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等讨论,并根据近期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和结合文献复习对相关问题做了探讨,对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腹主动脉阻断术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提出了一整套对策。此外还叙述了预防腹主动脉阻断术并发症的远端主动脉灌注、脑脊液引流以及硬膜外冷却、控制性再灌注与缺血预/后处理等几种新技术。结果如果超出腹主动脉阻断术安全时限,则在术中与术后将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临床上,人类一次性持续腹主动脉阻断术安全时限如下:高位(T12水平,腹腔干A上)、中位(L2水平,肾A上)与低位(L4水平,髂总A上)均不能轻易超越25-30min。如术中须延时宁可采用间断阻断法。结论如果"二叉树耐受法则"(即体内任何一处大血管阻断均不能超出其固有安全时限,否则受术者非死必伤)被严格遵守,则腹主动脉阻断术中与术后病人的安全将得到保证。
- 曲度曲强张弦马建芳
- 关键词:脑脊液引流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