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伟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遥感
  • 3篇植被
  • 2篇植被覆盖
  • 2篇植被覆盖度
  • 2篇水土
  • 2篇水土流失
  • 2篇热环境
  • 2篇南方红壤
  • 2篇河田
  • 2篇红壤
  • 2篇覆盖度
  • 1篇动机
  • 1篇动机研究
  • 1篇学习者
  • 1篇学习者学习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定位
  • 1篇植被分类
  • 1篇融合型动机
  • 1篇水体

机构

  • 7篇福州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弗林德斯大学

作者

  • 8篇付伟
  • 6篇徐涵秋
  • 5篇张博博
  • 3篇唐菲
  • 3篇胡秀娟
  • 2篇李霞
  • 1篇兰道亮
  • 1篇关华德
  • 1篇吉文汇
  • 1篇王帅
  • 1篇杨立娟
  • 1篇孙凤琴
  • 1篇王帅
  • 1篇殷实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视角下的福州高校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
付伟
关键词:融合型动机
GPR50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进程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2023年
旨在探究GPR50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进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亚细胞定位.通过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技术、qPCR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测定GPR50在小鼠不同时期卵母细胞的转录水平及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qPCR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且检测效率高,可用于测定GPR50在小鼠卵母细胞中转录水平的表达;GPR50在不同阶段小鼠卵母细胞中均有表达,生发泡破裂(GVBD)后,GPR5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GV期(P<0.05);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其表达量不断增高,到MII期达到顶峰,极显著高于GV、GVBD及MI期(P<0.01).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GPR50大量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但在成熟卵母细胞中,GPR50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膜.以上结果说明,GPR50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解析GPR50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进程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王甜黄显朋朱洪阳吉文汇付伟殷实付伟
关键词: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亚细胞定位
南方红壤典型水土流失区植被分类及植被类型变化的遥感评估——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的植被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Landsat 5和2014年Landsat 8遥感影像,基于影像的植被光谱特征曲线和纹理波段,对该区进行植被分类和植被类型变化的研究。精度验证表明,两年份的植被分类的总精度分别为85.62%和86.44%,Kappa系数分别为0.804和0.818。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间河田地区共增加植被面积590.40hm^2,并且两年份的植被类型均以马尾松为主,其面积占各自年份植被总面积的69%以上,而其它植被类型的面积比例各异。分析发现,政策的支持是该区植被在这4年间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植被进行分类,并且可以准确地掌握河田地区各植被的分布及面积,较好地了解各植被的变化及变化原因,为水土流失治理及植被优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付伟徐涵秋王美雅王帅王帅张博博胡秀娟
关键词:遥感植被分类驱动力
城市地表水体时空演变及其对热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以福州市建成区为例,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对水体类型进行分类,并提取出1989、1996、2006和2014年的地表水体信息,然后与不透水面、植被和地表温度信息结合,运用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1989~2014年间福州城市地表水体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 1989~2014年间,福州建成区各类地表水体均呈不断减少趋势,25 a间水体总面积减少了1 490.67 hm^2,其中有70.0%转变成不透水面;2 1989~2014年减少的1 490.67 hm^2水体对福州建成区温度上升的贡献达1.03℃,而在水体减少的具体区域,其升温效应可达3.6℃。
王美雅徐涵秋付伟林中立李霞张博博唐菲
关键词:遥感水体热环境
天津中心渔港岸线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岸线资源利用管理是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开展岸线集约利用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岸线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建立了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岸线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遥感影像(SPOT)的解译并结合实地调查与经济统计数据获取相关评价指标信息,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岸线资源评价模型和岸线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并应用其对天津中心渔港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天津中心渔港的岸线资源评价综合得分为3.004,其占用的岸线等级属于3级岸线;(2)天津中心渔港的岸线集约利用综合得分偏低,只有0.3271。各项指标中,岸线利用状况指标得分相对较高,约占综合得分的49.25%;而中心渔港的岸线投入产出水平指标得分最低,仅占17.27%。研究表明,围填海面积开发强度过低是导致天津中心渔港岸线集约利用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杨立娟徐涵秋唐菲付伟王美雅孙凤琴
关键词:岸线资源遥感层次分析法
南方红壤区林下水土流失的遥感判别——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被引量:10
2017年
针对林下水土流失缺乏有效判别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遥感判别方法。该方法以植被覆盖度、植被健康度、土壤裸露度和坡度为判别因子,采用规则法来建立林下水土流失遥感判别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福建省长汀县。结果发现,长汀县有311.66 km^2的林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林下水土流失,其中有13.35%的土壤侵蚀强度达到中度。通过遥感方法识别出的林下水土流失区的空间分布位置可为该县今后深入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目标靶区。
徐涵秋张博博关华德胡秀娟陈明华付伟
关键词:遥感植被覆盖度
不透水面时空变化及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以福州市建成区为例被引量:17
2018年
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使得大量的不透水面取代了以植被为主的自然地表景观,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福州市经过近30年的城市扩展,城市建成区中的不透水面大幅增加,植被急剧减少,城市生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为此,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获得福州1989和2014年2个时相影像的不透水面、水体、植被和地表温度信息,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1989~2014年间福州城市不透水面的时空变化对城市热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01989~2014年间,研究区不透水面净增了87.16km^2,增加了161%;②不透水面和地表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高不透水面比例地区升温明显快于低不透水面比例地区;③1989~2014年间增加的87.16km^2不透水面及相应减少的70.09km^2和14.92km^2的植被和水体对研究区地表温度上升的综合贡献达16.54℃.
王美雅徐涵秋李霞林中立张博博付伟唐菲
关键词:城市热环境
福建长汀河田盆地林下水土流失区的遥感判别被引量:6
2017年
国内外对林下水土流失区域判别技术的研究很少,利用计算机进行林下水土流失的自动识别更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难题。该文利用遥感技术,选取典型的土壤侵蚀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盆地为研究区,综合考虑植被覆盖度、植被健康度和坡度3个因素,建立林下水土流失判别模型,提取了河田盆地林下水土流失区,实现了林下水土流失面积的定量估算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河田盆地林下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于缓坡地带;2011—2014年间,林下水土流失总面积占林地总面积比例由22.13%减少至21.94%,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但是在缓坡地带,该比例回升了3.19个百分点。总体来说,河田盆地的林下水土流失状况有一定改善。
张博博徐涵秋胡秀娟付伟林中立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