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君莉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哲学
  • 1篇道德
  • 1篇形而上学
  • 1篇哲学语境
  • 1篇知识论
  • 1篇智慧说
  • 1篇中国现代哲学
  • 1篇儒家
  • 1篇儒家伦理
  • 1篇儒家伦理思想
  • 1篇儒学
  • 1篇省察
  • 1篇死亡哲学
  • 1篇忠孝
  • 1篇忠孝节义
  • 1篇重奏
  • 1篇外物
  • 1篇为学
  • 1篇现代哲学
  • 1篇小传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刘君莉
  • 1篇张永超

传媒

  • 1篇科学.经济....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思想与文化
  • 1篇关东学刊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第一届中国当代死亡问题研讨会”会议综述被引量:1
2017年
2016年11月12日,“第一届中国当代死亡问题研讨会暨华人死亡研究所筹建倡议会议”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雷爱民博士和郑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张永超博士发起,有来自内地、台湾、澳门30多位专家学者、学生、医护人员应邀参会并演讲。本次会议是中国内地第一届以“死亡”为主题,围绕生死学、死亡哲学、生死教育等相关议题展开的专题研讨会,旨在直面当代中国对于死亡问题研究不足、
刘君莉张永超
关键词:死亡哲学博士后
汉语哲学语境中“形而上学”之三重含义及其检讨被引量:1
2019年
汉语哲学语境中“形而上学”有三层含义:第一,本土意义上“形而上者之谓道”,这是与“器”对应层面之“道”,意旨“法则”“天理”——人伦当遵循之道;第二,本体论层面,与metaphysics对应之关于“存有之学问”,探究“being”之所是;第三,方法论层面,与辩证法对立,作为把握外在世界的一种方法。三个层面的含义由于论域不同,不可类比更不可混同。汉语哲学语境对于“形而上学”理解常出现混淆的原因在于,对于metaphysics译名采用了“形而上者之谓道”的本土用语,但是名同实异。方法论层面的“形而上学推理法”也与日本学者对恩格斯文献的翻译有关。
刘君莉
关键词:形而上学本体论
为人为学之二重奏——北京大学胡军教授小传
2018年
胡军,1951年8月生于上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生导师,曾兼任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部委员、北京市哲学会会长、中国创新战略委员会主任、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等。师从汤一介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哲学和知识理论研究,也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金岳霖《知识论》的重要学者之一。著有《知识论》《道与真》《分析哲学在中国》《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中国现代直觉论研究》《知识论引论》《金岳霖》《哲学是什么?》《燕园哲思录》。
刘君莉
关键词:中国现代哲学二重奏《知识论》小传为学
“忠孝节义”观的形成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孝""忠""义""节"是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要的德目,从个体德目到四字连用,"忠孝节义"孕育于先秦,完备于两汉,盛行于宋元。其形成后流行的原因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忠孝节义"与传统社会伦理结构相融相涵、自身适应广泛、统治者道德教化层面的推广及"忠孝节义"在民俗层面深入人心。通过对"忠孝节义"的历史演变及其可能性分析,正本清源,探赜索隐,对协调当代人伦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刘君莉
关键词:传统道德
认识论视阈下冯契先生“智慧说”之省察——以“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问题为中心
2019年
冯契先生承继认识论领域感觉与外物的关系问题,基于唯物论立场予以回应,其论证表现在两个方面:实践论论证和所与论论证。实践论论证揭示出基于实践的感觉经验可以给予外物的客观实在感;所与论论证主要是继承金岳霖的"所与论",由此可得到感觉与外物的同一性,也即证成"感觉给予客观实在"的命题。然而,实践论论证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忽视了"外物存在"是唯物论的本体论预设,另一方面若纳入认识论领域则无法避免"循环论证";所与论论证的问题在于一方面金岳霖的"客观"不等于"客观实在",而只是官觉类的"类观"客观性,另一方面金岳霖的"外物"也不等于"客观实在",因为所与论的"外物界定"只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官觉外物",而"官觉外物"与"客观实在"并不等同。所以,无论是实践论论证对"本体论预设"的忽视以及"循环论证"的无效,还是对金岳霖所与论"外物"与"客观"的误读,都无法证成"感觉给予客观实在"的命题。
刘君莉张永超
近二十年来韦政通儒家伦理思想研究综述及其问题反省
2019年
近二十年来关于韦政通的研究先后出现了两次高潮。主要涉及文化哲学、韦政通与中国思想史、自由主义思想、儒学研究及批判、伦理思想、个人影响与定位等。目前研究存在文献铺陈多,评论少,史实错误,问题意识不强,研究不全面等问题。希冀以"儒家伦理转型"为视角对韦政通思想研究进行推进。
刘君莉
关键词:儒家伦理儒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