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通

作品数:60 被引量:302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多裂肌
  • 12篇电针
  • 11篇委中
  • 9篇卫星细胞
  • 7篇疗效
  • 7篇肌卫星细胞
  • 6篇卒中
  • 6篇卒中后
  • 6篇委中穴
  • 5篇细胞
  • 5篇关节
  • 4篇针刺
  • 4篇评分
  • 4篇疗效观察
  • 3篇蛋白
  • 3篇增殖
  • 3篇针法
  • 3篇针疗
  • 3篇针疗法
  • 3篇中风

机构

  • 49篇广东省第二中...
  • 2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2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广东省中医院
  • 7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华北理工大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卫生部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60篇刘通
  • 14篇文希
  • 13篇王小寅
  • 11篇张莉
  • 10篇刘悦
  • 10篇邝伟川
  • 10篇邱晓佳
  • 10篇陈玉佩
  • 8篇江烨
  • 8篇于佳妮
  • 7篇霍则军
  • 6篇邹德辉
  • 4篇徐菁
  • 4篇许玥
  • 3篇张莉
  • 3篇徐红日
  • 2篇王成祥
  • 2篇陈洁
  • 2篇程淼
  • 2篇陆彦青

传媒

  • 7篇中国针灸
  • 6篇针刺研究
  • 6篇按摩与康复医...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环球中医药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天津中医药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13篇2020
  • 15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火针针刺肠三针治疗卒中后阳虚便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火针针刺肠三针治疗卒中后阳虚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卒中后阳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肠三针组、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卒中和便秘的基础治疗,肠三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针刺肠三针治疗,非经非穴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针刺非经非穴治疗,隔日1次,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及疗效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情况。并评价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肠三针组和非经非穴组患者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分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三针组在改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肠三针组和非经非穴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三针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稍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均稍有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肠三针组和非经非穴组患者的SAS和SDS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SAS和SDS精神状态评分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三针组在改善SAS和SDS精神状态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肠三针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非经非穴组组为70.0%(21/30),对照组为26.7%(8/30)。肠三针组�
梁家彬刘通李佩泽陆彦青刘悦
关键词:卒中后便秘阳虚便秘火针疗效观察
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MSC)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取4周龄雌性SD大鼠腰4~5节段多裂肌,用Ⅰ型胶原酶消化,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腰多裂MSC,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配对核转录因子7(Pax7)、成肌分化抗原(MyoD)、肌球蛋白重链(MyHC)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MSC形态为圆形,折光性强,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呈梭型。分离所得到的细胞具有一致的生长方式和形态特点。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大鼠腰多裂肌MSC在静止期表达Pax7、增殖期表达MyoD、分化早期表达MyHC。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腰多裂肌MSC的方法。
陈玉佩王淑艳刘通许玥陈洁卢忠孝赵宏照霍则军张莉
关键词:多裂肌肌卫星细胞细胞培养
董氏“怪三针”穴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观察董氏"怪三针"穴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本病治疗疗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针刺组和怪三针组,每组2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每次20 mg,每日1次,连续4周。传统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传统经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太冲、神门、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治疗,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怪三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董氏正会穴、鼻翼穴、次白穴治疗,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统计三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中风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QL)评分变化,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记录相关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1),传统针刺组和怪三针组优于对照组(P 〈0. 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5)。三组患者SSQQ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 01),传统针刺组和怪三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1),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 05)。疗效评定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65%,传统针刺组和怪三针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口干、恶心不适症状;传统针刺组和怪三针组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盐酸帕罗西汀基础上结合传统针刺或怪三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较单纯应用盐酸帕罗西汀更为有效、安全,但两种针刺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怪三针穴组取穴少,痛苦小,患者易接受,更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皇甫丽杨驱云刘芳刘通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疗效
论以阴阳邪正四分法理解“阳常有余”与“阳非有余”之争被引量:3
2019年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两种观点分别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和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后世医家亦各执一理,争执不休未有定论。文章作者认为,两种理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冲突,之所以存在争论是因为两医家对阴阳的含义指代不清,笼统地将生理的阴阳和病理的阴阳统称为阴阳,以致有阳气有余和不足的歧义。文章将阴阳细分为具有促进生理功能的正阴、正阳和导致病理变化的邪阴、邪阳,以此四分法调解'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长不足'之争,为这一理论争鸣提供新的视角。
曹昺焱朱世鹏刘通陈卓
关键词:阴阳阳常有余阳非有余
委中穴配合自制中药膏按摩对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委中穴配合自制中药膏按摩对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2016年至2018年入住我科符合临床观察纳入标准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屈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采用床边PT、肢体按摩和中频电刺激的康复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委中穴配合中药膏按摩,治疗30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下肢屈肌张力、神经缺损程度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Fugl-Meyer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患者的NIHSS、Fugl-Meyer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Ashworth评定分级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NIHSS、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的Ashworth评定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委中穴配合自制中药膏按摩能有效提升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屈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能有效降低下肢屈肌张力。
刘惠霞黄小丽刘通
关键词:委中穴中药膏按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电针血清对多裂肌卫星细胞增殖及Pax-7、成肌分化抗原、磷酸化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观察电针血清对大鼠多裂肌卫星细胞增殖及Pax-7、成肌分化抗原(MyoD)、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血清学角度探讨电针促进多裂肌损伤修复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电针肾俞组,每组各8只,采用0.5%布比卡因肌肉注射复制多裂肌损伤模型,各电针组分别选取"委中"穴、"肾俞"穴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4d后收集血清。原代培养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并进行鉴定,随机分为正常血清组、模型血清组、电针委中血清组、电针委中血清+LY 294002组、电针肾俞血清组、电针肾俞血清+LY 294002组,分别以各组血清培养24h,CCK-8、EdU法观察肌卫星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法检测肌卫星细胞Pax-7、MyoD、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血清组相比,模型血清组多裂肌卫星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P<0.01),两电针血清组又高于模型血清组(P<0.01)。与正常血清组相比,模型血清组MyoD、p-Akt表达明显升高(P<0.05),两电针血清组高于模型血清组(P<0.05,P<0.01)。与电针血清组相比,加LY 294002后,细胞增殖速度及MyoD、p-Akt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P<0.05)。各组之间Pax-7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委中"血清和电针"肾俞"血清均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促进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且有促进成肌分化的趋势。
刘通于佳妮邹德辉陈玉佩卢宗孝晏珺张莉霍则军
关键词:蛋白激酶B
电针“委中”大鼠血清对多裂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因子和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大鼠血清对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因子MyoD、周期蛋白CDK4、P57和CyclinD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周期角度分析电针"委中"血清促进损伤多裂肌再生修复的起效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委中"组,每组8只。通过肌肉注射0.5%布比卡因制备多裂肌损伤模型,电针组选取"委中"穴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第4日收集血清。培养原代大鼠腰多裂肌卫星细胞,随机分为空白血清组、模型血清组、电针"委中"血清组、抑制剂血清组(电针"委中"血清中加PI3K抑制剂LY294002),以对应血清分别培养1 d,免疫印迹法检测肌卫星细胞MyoD、CDK4、P57和CyclinD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各血清组MyoD、CDK4和P57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1);与模型血清组对比,电针"委中"血清组MyoD、CDK4升高(P <0.05或P <0.01)而P57显著降低(P <0.01);与电针"委中"血清组对比,加入LY294002抑制剂后MyoD、CDK4降低(P <0.05或P <0.01)而P57显著升高(P <0.01)。与空白血清组对比,电针"委中"血清组CyclinD升高(P <0.05),其他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委中"血清可通过上调MyoD、CDK4的表达,并下调P57的表达,加速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周期性进程,促进损伤多裂肌的良性修复。
许玥陈玉佩张佳怡陈洁白玉琢徐菁陈莉陈冬荔张淑静邹德辉刘通张莉
关键词:电针P57CYCLIND
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潴留临床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潴留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深刺组、浅刺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浅刺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浅刺八髎穴,深刺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深刺八髎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记录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WHOQOL-BREF)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8周的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在膀胱残余尿量、日平均排尿次数、单次尿量3个方面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1);组间两两比较,深刺组和浅刺组在排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SAS评分、SDS评分方面较对照组降低(P <0.01);深刺组和浅刺组在单次尿量、WHOQOL-BREF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深刺组在残余尿量、排尿次数、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均较浅刺组明显降低(P <0.01),在单次尿量、WHOQOL-BREF评分方面较浅刺组明显升高(P <0.05)。深刺组与浅刺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且深刺组总有效率优于浅刺组(P <0.05)。结论:深刺和浅刺八髎穴均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改善尿潴留症状,且深刺八髎穴的疗效优于浅刺八髎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邝伟川刘通梁家彬邱晓佳江烨曾遥张贵涛
关键词:八髎穴深刺浅刺脊髓损伤
八髎穴烧山火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八髎穴烧山火针刺法治疗脊髓损伤(SCI)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9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就诊的80例SCI后尿潴留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予八髎穴烧山火针刺法,对照组予八髎穴单纯针刺法,两组均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天、28天时记录患者排尿日记并检查膀胱残余尿量,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在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漏尿次数、日单次最大尿量、膀胱残余尿量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14天后治疗组在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漏尿次数方面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28天后,治疗组在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漏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在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尿量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2/4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髎穴烧山火针法可有效改善SCI后膀胱功能,减轻尿潴留,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邝伟川刘通邱晓佳江烨曾遥邹汉宏
关键词:八髎穴烧山火脊髓损伤
电针血清对饥饿条件下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抗原及自噬蛋白Beclin 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血清对饥饿条件下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抗原(Myod)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控肌卫星细胞增殖及自噬的机制。方法:电针"委中"穴7 d后获取并制备不同浓度电针血清。分别以不同浓度(10%、20%、30%)的电针血清及10%胎牛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原代肌卫星细胞干预12 h及24 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的增殖情况,确定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血清浓度。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原代肌卫星细胞12 h后,将细胞随机分为无血清组、10%胎牛血清组、最佳浓度电针血清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血清。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血清干预12 h和24 h后原代肌卫星细胞中细胞增殖蛋白Myod及自噬蛋白Beclin 1的表达水平。结果:10%电针血清、20%电针血清、30%电针血清干预24 h后,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均优于10%胎牛血清(P<0. 01),但3个浓度电针血清之间的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P>0. 05),故取10%电针血清作为最佳浓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血清干预12 h后,无血清组肌卫星细胞中Myod及Beclin 1表达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升高(P<0. 05)、Beclin 1表达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0. 05);与同时点无血清组比较,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表达水平升高(P<0. 05)、Beclin 1表达水平降低(P<0. 01)。血清干预24 h后,无血清组Myod及Beclin 1表达水平较12 h时明显降低(P<0. 01),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表达水平较12 h时升高(P<0. 05)、Beclin 1表达水平较12 h时降低(P<0. 05);与同时点无血清组比较,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及Beclin 1表达水平均升高(P<0. 01,P<0. 05)。结论:饥饿条件下电针血清可改善肌卫星细胞的营养不良环境,抑制其凋亡趋势,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细胞的过度自噬实现的。
刘通于佳妮刘悦邝伟川陈欢王小寅文希江烨邱晓佳
关键词:饥饿自噬BECLIN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