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琴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拟穴青蟹
  • 2篇青蟹
  • 2篇活性
  • 1篇多糖
  • 1篇星虫
  • 1篇序列标签
  • 1篇血淋巴
  • 1篇氧化酶
  • 1篇养殖
  • 1篇幼鱼
  • 1篇鱼虾
  • 1篇原体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质谱分析
  • 1篇乳链球菌
  • 1篇色谱
  • 1篇生化指标
  • 1篇生物活性

机构

  • 8篇广西海洋研究...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防城港市渔业...

作者

  • 8篇张琴
  • 6篇黄国强
  • 4篇彭银辉
  • 3篇刘旭佳
  • 3篇徐艳
  • 3篇董兰芳
  • 2篇杨家林
  • 2篇宋忠魁
  • 2篇张秀国
  • 2篇蔡小辉
  • 2篇孙雪萍
  • 1篇杨奇慧
  • 1篇王秀华
  • 1篇许明珠
  • 1篇邹杰
  • 1篇董晓慧
  • 1篇赵鹏
  • 1篇刘泓宇
  • 1篇苏琼
  • 1篇迟淑艳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广西科学院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优化香港巨牡蛎蛋白酶解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水解度为指标,比较了6种蛋白酶对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的水解效果。在单因素考察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模型响应面设计,建立香港巨牡蛎蛋白酶解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最佳的水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海产品专用蛋白酶对香港巨牡蛎蛋白的水解效果优于其他蛋白酶,该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酶与底物比为5.93%,酶解时间为4.07 h,酶解温度为54.6℃。在此条件下,海产品专用蛋白酶酶解香港巨牡蛎蛋白的水解度达到25.73%±2.39%。本研究为香港巨牡蛎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艳孙雪萍张秀国杨家林黄国强张琴
关键词:水解度
斜带石斑鱼幼鱼的饲料精氨酸需求量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配制7种含不同水平精氨酸(2.13%、2.42%、2.71%、2.95%、3.20%、3.48%、3.74%干物质)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研究精氨酸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等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7.52±0.02g),饲喂8周。结果显示,饲料精氨酸水平对各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精氨酸水平为2.95%的斜带石斑鱼获得最大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95%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2.13%、2.42%和2.71%组(P<0.05);3.20%组体蛋白达到最大,显著高于2.13%组(P<0.05)。随着饲料中精氨酸水平的增加,斜带石斑鱼幼鱼血糖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13%与2.42%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95%组血清总蛋白和血清总一氧化氮合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适宜的精氨酸水平不仅能促进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和体蛋白的合成,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以特定生长率为判据,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表明,斜带石斑鱼幼鱼精氨酸的最适需要量是饲料干重的3.06%(饲料蛋白含量的6.07%)。
韩凤禄张琴黄国强迟淑艳谭北平董晓慧杨奇慧刘泓宇章双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精氨酸生化指标
酵母水解物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免疫力、抗氧化性及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5%、1.0%、1.5%和2.0%的酵母水解物制成5种实验饲料,对5组初始体重为(25.80±0.45)g的吉富罗非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实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择12尾鱼进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攻毒实验,每尾鱼腹腔注射0.2 mL浓度为8.3×10^(5) CFU/mL的菌液,连续观察14 d,统计累积死亡率。结果显示,随着酵母水解物添加量的增加,吉富罗非鱼终末体质量(FBW)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呈先显著上升(P<0.05)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当SGR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酵母水解物添加量为1.29%。罗非鱼血清一氧化氮合酶、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随饲料中酵母水解物添加量的提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添加量为1.5%时达最大值。饲料添加酵母水解物对吉富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抵抗力有显著影响(P<0.05),除添加量为0.5%的实验组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实验组罗非鱼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饲料添加酵母水解物可有效提高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病力,且在添加量为1.5%时,效果最显著。
董兰芳董兰芳刘家辉郑晓利童潼张琴王秀华张琴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免疫酶抗氧化酶无乳链球菌
广西养殖拟穴青蟹携带病原体状况的初步调查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和巢式PCR技术相结合方法对2011年采自广西北海南万和古城、钦州茅岭和钦州港、防城港企沙和公车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携带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状况开展调查。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仅钦州茅岭拟穴青蟹鳃组织中发现寄生虫茗荷(儿)。细菌性病原体检测结果显示,共有11种病原性细菌存在于健康养殖拟穴青蟹体内,弧菌属细菌性病原出现频率最高,其中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在调查区域内均有分布,其他菌种则呈现一定的地域特异性。病毒性病原体检测结果显示,白斑综合症病毒仅在钦州茅岭拟穴青蟹检出,阳性率为4.94%;双顺反子病毒于北海古城和钦州茅岭拟穴青蟹检出阳性携带率为3.70%;呼肠孤病毒携带率则较高,北海、防城港以及钦州拟穴青蟹均有检出,阳性率达25.93%。由此可见,10-11月广西区内健康养殖拟穴青蟹携带弧菌和呼肠孤病毒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病原体,为拟穴青蟹携带的主要病原体。
彭银辉郭昱嵩裴琨蔡小辉檀宁陆志款宋忠魁刘旭佳董兰芳张琴
关键词:拟穴青蟹病原体寄生虫病毒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诱导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血淋巴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初步分析
2013年
利用SMART技术构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诱导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血淋巴cDNA文库。结果表明,该文库的滴度为1.04×107CFU/mL,文库总容量达1.144×107CFU,克隆子插入片段大小为500—2000bp,重组率达98%。将随机挑选的300个阳性克隆测序,经过质量控制和拼接,共得到141个单基因组簇(UniGenes),75个UniGenes与NCBI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中登录的蛋白质序列存在显著相似性,其中20个与免疫防御相关,如kazal-like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类蛋白、kazal-type蛋白酶抑制剂arasin-like蛋白、抗内毒素因子、抗微生肽、金属硫蛋白、铁蛋白、类70kD热休克蛋白等,达总测序数的6.67%。研究结果证实,构建cDNA文库是获得拟穴青蟹免疫相关基因的可靠途径。
蔡小辉彭银辉赵鹏宋忠魁张琴黄国强
关键词:拟穴青蟹副溶血弧菌CDNA文库表达序列标签
鲻混养密度与网箱围隔对鱼虾混养效果和水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鲻鱼混养密度与网箱围隔对鱼虾混养效果和水质的影响,为今后发展推广鱼虾混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3.2 m×3.2 m的室内水泥池放养800尾虾苗(处理I)、800尾虾苗+1.0 kg鲻鱼(处理II)、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III)、800尾虾苗+3.0 kg鲻鱼(处理IV)、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V),处理V用网箱将鲻鱼隔离在网内而对虾可通过,探讨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对鱼虾生长、饲料效率、能量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及水质的影响。【结果】收获时,凡纳滨对虾的体长、体重、产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鲻鱼的体重、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均随鲻鱼混养密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采用网箱围隔相对其他混养处理能够明显改善对虾的生长状况,但仍显著低于单养对虾处理(P<0.05,下同)。在饵料利用情况方面,常规的混养模式(处理II^IV)能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有效提高饵料转化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能量效率;但采用网箱将鲻鱼隔离圈养后,其效果与单养对虾的处理I相似。在养殖过程中,混养模式的养殖水质除个别指标在不同时段有明显变化外,其整体变化趋势与单养对虾处理的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结论】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能有效提高饵料利用率,但由于鲻鱼抢食虾料而影响对虾生长;采用网箱围隔混养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对虾生长,却未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因此,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时,二者间的合理放养密度有待下一步探究。
彭银辉黄国强刘旭佳苏琼王志成张琴
关键词:鲻鱼混养饵料利用率
方格星虫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5年
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是重要的经济类底栖动物,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多肽及蛋白质等,具有增加免疫、延缓衰老、抗疲劳等生理功能。本文对方格星虫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药理作用等进行综述,为方格星虫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借鉴。
徐艳王慧芹邹杰彭慧静彭银辉刘旭佳董兰芳许明珠黄国强张琴
关键词:方格星虫多糖生物活性
冠瘤海鞘抗菌活性筛选及低极性组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2015年
目的:研究冠瘤海鞘的抗菌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采用抑菌圈法和最小杀菌浓度法,对中国南海冠瘤海鞘的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进行了抗菌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其石油醚相低极性组分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在冠瘤海鞘的正丁醇相,其次是石油醚相;从冠瘤海鞘石油醚相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从甾体组分中鉴定出7个化合物,主要为胆甾醇,其中4个为首次从冠瘤海鞘中分离鉴定。结论:冠瘤海鞘的正丁醇相和石油醚相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石油醚相以胆甾醇类化合物为主。
徐艳张秀国黄国强张琴杨家林孙雪萍
关键词:抗菌活性甾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