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国强

作品数:72 被引量:456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篇牙鲆
  • 18篇褐牙鲆
  • 16篇对虾
  • 9篇代谢
  • 9篇星虫
  • 9篇养殖
  • 9篇方格星虫
  • 8篇幼鱼
  • 8篇溶解氧
  • 8篇能量代谢
  • 7篇盐度
  • 7篇氧化应激
  • 7篇摄食
  • 7篇凡纳滨对虾
  • 6篇幼鱼生长
  • 6篇胁迫
  • 5篇稚虾
  • 5篇饲料
  • 5篇鲻鱼
  • 4篇蛋白

机构

  • 44篇广西海洋研究...
  • 43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广西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钦州学院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广东省水产经...
  • 1篇广东省食品工...

作者

  • 72篇黄国强
  • 23篇刘旭佳
  • 21篇彭银辉
  • 15篇李洁
  • 13篇张秀梅
  • 13篇唐夏
  • 12篇董双林
  • 12篇王芳
  • 8篇熊向英
  • 7篇张沛东
  • 7篇张灵燕
  • 7篇王志成
  • 6篇董少帅
  • 6篇张琴
  • 5篇朱长波
  • 5篇穆迎春
  • 5篇李德尚
  • 4篇杨家林
  • 4篇韦柳枝
  • 4篇蔡小辉

传媒

  • 12篇水产学报
  • 7篇广西科学院学...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广西科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水产科学
  • 3篇海洋科学
  • 3篇南方水产科学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现代渔业信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齐鲁渔业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14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光裸方格星虫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解光裸方格星虫的群体遗传结构和种质资源状况,对北部湾海域光裸方格星虫6个地理野生群体(广西北海、湛江、钦州、防城港、海南儋州,以及越南海防)共9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07个变异位点,定义了85个单倍型,序列对AT有明显的偏倚性,群体总的单倍体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998和0.018 89。单倍型邻接聚类树分析6个群体无明显分支,各单倍型分布于单倍型网络中介图中亦没有明显的地理分支。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为–0.018 13~0.028 05,遗传分化极不明显,AMOVA分析显示光裸方格星虫的遗传差异主要来自群体内(99.74%)。中性检验Tajima’s D和Fu’s Fs值均为负值,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图呈明显的单峰形,提示光裸方格星虫群体在历史上曾出现群体扩张,推算出扩张时间为距今171万年前。目前光裸方格星虫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6个地理群体间无明显遗传分化,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推测种群在早更新世曾出现群体扩张。
彭银辉周于娜刘旭佳黄国强蔡小辉潘英
关键词:线粒体控制区
方格星虫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过程水环境因子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2011年7月18日至11月8日,从广西海洋研究所竹林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的5口中间培育方格星虫苗种的池塘采集水样,监测和分析中培过程中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及溶解性磷酸盐等水环境因子。结果发现,5口池塘水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温21.133~33.170℃、盐度23‰~31‰、溶解氧4.926~8.873mg/L、pH值7.910~9.487、化学需氧量1.067~3.999mg/L、生化需氧量1.686~5.247mg/L、氨氮0.004~0.160mg/L、亚硝酸盐氮0.001~0.012mg/L、硝酸盐氮0.014~0.103mg/L、溶解性磷酸盐0.012~0.145mg/L,除了最大pH值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外,其它环境因子基本符合规定。
刘旭佳蒋艳蔡德建许明珠陈江虹黄国强
关键词:方格星虫水环境因子
溶解氧对鲻鱼生长、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为研究溶氧对鲻鱼生长,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实验选择体重为31.50±1.23 g鲻鱼,在溶氧水平分别为1.56±0.39、4.13±0.45、7.22±0.46 mg/L的循环水装置中(25.0±1.0°C)测定其...
刘旭佳黄国强彭银辉
关键词:DO鲻鱼能量代谢氧化应激
文献传递
铜和镉对方格星虫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水温26.5-29.5℃下,采用毒理学试验方法,比较研究了Cu^2+和Cd^2+对平均体质量(10.17±1.15)g的方格星虫急性毒性效应的差异,为进一步评价重金属离子对方格星虫的毒性效应等提供参考。方格星虫于实验室暂养3-4d后,选用健康和规格一致个体进行试验。Cu^2+暴露质量浓度设置为0.120、0.125、0.130、0.135、0.140mg/L,Cd^2+暴露质量浓度为30、31.180、32.406、33.680、35.004mg/L。由死亡率和试验质量浓度回归分析可见,Cu^2+对方格星虫在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180、0.136、0.122、0.118 mg/L,Cd^2+对方格星虫在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5.754、34.471、29.628、24.328mg/L;Cu^2+和Cd^2+对方格星虫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118mg/L和0.24328mg/L。
刘旭佳彭银辉林景超齐占会黄国强
关键词:方格星虫CU^2+CD^2+急性毒性
敌百虫对虾池生物的毒性被引量:19
2003年
研究了敌百虫对青岛大扁藻、三角褐指藻、球等鞭金藻和海洋原甲藻等4种海洋微藻及天津厚蟹、脊尾白虾和克氏纺锤水蚤等3种野生甲壳类 ,以及中国对虾、缢蛏和台湾红罗非鱼等3种养殖生物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 :敌百虫在低浓度下对海洋微藻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甚至有促进作用 ,但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完全抑制海洋微藻的生长。各种海洋微藻对敌百虫的敏感性不同。对3种野生甲壳类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天津厚蟹LTD50(96h)为1.25×10-6;脊尾白虾LTD50(12h)为0.05×10-6;克氏纺锤水蚤LTD50 (48h)为0.063×10-6。敌百虫对3种养殖生物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中国对虾LTD50(48h)为0.060×10-6;缢蛏LTD50(72h)为18.79×10-6;台湾红罗非鱼LTD50(72h)为36.35×10-6。文中还对敌百虫作为对虾病毒病预防药物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黄国强李德尚董双林
关键词:敌百虫毒性青岛大扁藻球等鞭金藻海洋原甲藻
Ca^(2+)浓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研究了Ca2+浓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生长的影响。实验保持盐度15和其它离子的浓度基本恒定,共设计了5个Ca2+浓度梯度,分别为60(R1)、180(R2)、750(R3)、3750(R4)和7500 mg·L-1(R5)。经过35 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Ca2+浓度的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影响显著,R1组虾的存活率最低,为81.25%,显著低于R2、R3和R4的存活率;(2)5个Ca2+浓度下凡纳滨对虾生长速度不同,其特定生长率(SGRd)的大小顺序为:R3>R2>R1>R4>R5,其中R3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高于其它4组,而R5的特定生长率(SGRd)显著低于其它4组;(3)各个处理组虾的摄食率(FId)与特定生长率(SGRd)的趋势相反,表现为R5 >R4>R2>R1>R3,其中R5的摄食率显著高于R2、R1和R3的摄食率;(4)不同Ca2+浓度对对虾的食物转化率(FCE)影响显著。Ca2+浓度最大的R5组虾的食物转化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而R3组虾的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5)各组虾的生长能、呼吸能和排泄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受不同Ca2+浓度的影响显著。本实验的结果表明,Ca2+浓度是通过影响凡纳滨对虾摄食和代谢率实现对其生长能积累影响的。在对虾养殖生产中, 适当提高养殖水体的Ca2+浓度,可提高养殖效果。
董少帅董双林王芳穆迎春朱长波黄国强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CA^2+浓度
不同溶氧水平对褐牙鲆幼鱼呼吸行为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控制每个水族箱的水流供应,将溶解氧(DO,Mean±SE)分别控制在(2.24±0.24)mg/L、(3.14±0.24)mg/L、(4.27±0.18)mg/L、(5.38±0.25)mg/L、(6.94±0.14)mg/L,研究其对养殖40d的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呼吸行为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束时,幼鱼的鳃重和体重比值未出现明显差异,只在最高溶解氧含量处理组略微低于其余处理组。平均呼吸频率随溶解氧含量的下降明显提高,每次呼吸鳃盖的伸展幅度随溶解氧含量的下降明显加大,头部上抬的鱼的比例随溶解氧含量的降低而增加。血液中血红细胞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呈现与溶解氧含量负相关趋势。单个红细胞体积未表现出与溶解氧的明显关系,只有溶解氧为3.14mg/L的处理体积明显大于其他处理。4mg/L左右的溶解氧含量对褐牙鲆幼鱼而言可能是溶解氧正常水平与缺氧的临界范围,而呼吸频率、鳃盖伸展幅度和抬头比例的大幅提高可以作为水体缺氧的行为判断依据。褐牙鲆幼鱼为适应溶解氧含量下降,血液摄取和携带氧气的能力提高。
黄国强李洁柳意樊
关键词:褐牙鲆溶解氧红细胞血红蛋白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摄食行为生理生态学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以中国对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对不同饵料的选择性和利用,并用4种天然饵料和1种配合饲料分析了饵料中对其能量收支和身体组分产生重要影响的因子、不同摄食水平对其生长、能量收支和身体成分的影响、不同饵料及摄食水平对其蜕皮...
黄国强
关键词:中国对虾摄食行为生理学生态学特殊动力作用
文献传递
拟穴青蟹抗菌肽hyastatin基因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15年
旨在优化拟穴青蟹抗菌肽hyastatin基因原核表达条件。克隆拟穴青蟹抗菌肽hyastatin基因成熟肽片段,与p ET-28a表达载体连接后,转入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通过优化条件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显示,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0.2 mmol/L、37℃条件下培养4 h后表达量最大,分子大小与预期值相符。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通过His Trap HP柱子使其得到进一步纯化。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可与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说明通过优化表达条件,获得拟穴青蟹抗菌肽hyastatin基因原核表达表达产物。
彭银辉蔡小辉熊向英刘旭佳黄国强
关键词:拟穴青蟹原核表达
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和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活力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探讨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和海水两种养殖条件的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非离子氨胁迫(0.1 mg/L和0.5 mg/L)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的变化规律,并将两种养殖条件对虾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鳃HK活力变化显著,而肌肉HK活力变化则不显著。(2)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鳃PK活力先升高,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淡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则显著升高,而海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变化则不显著。(3)0.1 mg/L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LDH活力变化均不显著,而0.5 mg/L非离子氨对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的LDH活力均具有显著影响。(4)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SDH活力均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非离子氨胁迫后,凡纳滨对虾有氧代谢迅速减弱,而无氧代谢在胁迫初期略有升高,随后减弱,推测非离子氨胁迫可能使对虾机体主要供能物质发生改变。
贾旭颖国先涛王芳黄国强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淡水非离子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