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爽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生育率
  • 2篇总和生育率
  • 1篇生育率转变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互联网络...

作者

  • 2篇陈卫
  • 2篇高爽

传媒

  • 1篇人口研究
  • 1篇人口与经济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论内在总和生育率被引量:7
2013年
在不断完善对时期生育率的测量指标中,人口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基于对生育行为各个方面进行控制的生育率指标,以便获得更为准确的生育水平度量。对生育率的数量成分和进度成分的分解,使得我们对时期生育率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针对递进生育率和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缺陷,澳大利亚学者提出了内在总和生育率的指标,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它能更准确测量生育率的数量效应和进度效应。内在总和生育率是对生育的年龄、胎次和间隔同时进行控制的生育率指标,反映的是生育行为内在稳定的生育水平。本文对这一方法进行介绍,并利用我国1988年2‰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数据,说明该指标的构建和计算过程。
高爽陈卫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
中国生育率转变中的数量和进度效应被引量:20
2013年
通过对总和生育率、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及内在总和生育率的对比分析,对中国生育率转变过程中生育行为的结构进行剖析,对生育的数量效应、进度效应在生育率变动中的各自的作用进行定量分解。内在总和生育率在估计时期生育水平上,是比总和生育率和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更好的指标,能够更准确测量生育的进度效应。结果表明1970年代我国生育率下降中的数量效应占比远超进度效应,达到3/4;1980年代数量效应的比例也达到2/3;1990年代,数量效应作用比例为略高于50%;而2000年以来数量效应和进度效应的作用此消彼长,总体而言,数量效应不足50%。1970年代,进度效应使总和生育率下降0.2~0.4;1980年代,进度效应很小;而1990年代以来,进度效应使总和生育率下降0.1~0.2。
陈卫高爽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