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爽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预后
  • 2篇淋巴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瘤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计数
  • 1篇凋亡
  • 1篇凋亡机制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预后分析
  • 1篇脂膜炎
  • 1篇皮肤
  • 1篇皮肤淋巴瘤
  • 1篇皮下
  • 1篇皮下脂膜炎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高爽
  • 2篇王亚非
  • 2篇李倩
  • 2篇张翼鷟
  • 2篇李涵
  • 2篇陈琳
  • 1篇王晓芳
  • 1篇刘素
  • 1篇赵智刚
  • 1篇于泳
  • 1篇马静
  • 1篇曹增
  • 1篇李东英
  • 1篇王雪

传媒

  • 1篇肿瘤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UDC-907联合卡非佐米(CFZ)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  1.探究CUDC-907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细胞系的增殖影响作用。  2.探究卡非佐米(Carfilzomib,CFZ)和CUDC-907单药以及联合用药后,MM细胞系的细胞周...
高爽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周期凋亡机制
文献传递
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及其比值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和ALC/AMC比值(ALC/AMC ratio,LMR)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e myeloma,MM)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90例初治MM患者,分析外周血ALC、AMC和LMR与外周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b)、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以及骨髓浆细胞比例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初治MM患者的ALC、AMC和LMR的界值。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ROC曲线确定ALC、AMC和LMR的界值分别为1.24×10~9/L、0.60×10~9/L和3.90,并以此为标准将患者分入高值组和低值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C<1.24×10~9/L[风险比:0.544(95%可信区间:0.301~0.984),P=0.044)、LMR≤3.90[风险比:2.284(95%可信区间:1.018~5.124),P=0.045]和LDH>247 U/L[风险比:1.972(95%可信区间:1.087~3.576),P=0.025]是初治MM患者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按每一例患者预后不良因素的数目(每一项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记为1分),将患者分入0、1~2和3分组;3组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初治MM患者中,外周血ALC和LMR值越低,提示患者的预后越差。外周血ALC值<1.24×10~9/L和LMR≤3.90可能是初治MM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李涵李倩曹增刘素马静岳园芳陈琳颜廷辉高爽王雪李东英于泳王晓芳赵智刚张翼鷟王亚非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预后分析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六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 cell lymphoma,SPTCL)是一类非常罕见的皮肤T细胞恶性淋巴瘤,相关报道较少且易误诊。本研究旨在分析SPT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5-12-31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6例SPTCL患者的临床治疗、预后及病理特征。结果 6例SPTCL患者中,男3例,女3例。6例患者的年龄2-53岁,平均诊断年龄为29岁,其中4例的患者〈30岁。起病部位主要为四肢,5例患者表现为皮下的硬结肿物,1例患者表现为皮肤溃疡和渗出。皮肤损害出现的中位时间为13个月(1-60个月)。6例患者中无伴发嗜血细胞综合症(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者。6例患者镜下共同特征是小或中等大小的不典型肿瘤细胞围绕脂肪细胞生长。免疫组化特征为CD3+(100%)、CD4+(100%)、CD8+(100%)、CD20-(100%)、CD56-(83%)、TCRβF-1+(100%)、TIA-1+(100%)、GrB+(100%)、穿孔素阳性(100%)。6例SPTCL患者均接受了以CHOP或CHOP样方案为主的多药联合化疗,化疗后3例患者获得CR,2例患者PR,1例患者SD。CR的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1例患者经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获得CR,1例在间断化疗状态下维持SD。获得PR的1例患者经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获得CR。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7-73个月),1例失访,3例患者无病生存,2例患者带瘤生存。结论本研究SPTCL患者呈惰性进展且预后较好,常用的化疗方案为CHOP或CHOP样方案,早期复发或化疗效果欠佳的患者采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获益。
陈琳李倩李涵高爽张翼鷟王亚非
关键词: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预后皮肤淋巴瘤脂膜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