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小平

作品数:2 被引量:5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形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土地利用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西北旱区
  • 1篇流域
  • 1篇黄土高原
  • 1篇旱区
  • 1篇河流
  • 1篇河流域
  • 1篇汾河流域
  • 1篇50年气候变...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2篇李志
  • 2篇李京京
  • 2篇石小平
  • 1篇王小静
  • 1篇吕哲敏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资源研究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地形梯度的汾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54
2016年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的动态关系可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合理性,对后续的土地利用管理和水土保持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汾河流域1986年、1995年、2005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矢量图,构建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地形位指数,系统分析了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历程。结果表明:1986-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其中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是主要变化类型。各地类在地形梯度上呈明显的层级分布,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主要分布在低地形梯度,草地分布在中区段,而林地集中分布在中高区段。土地利用变化以稳定型和反复变化型为主,两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8.4%,其中,稳定型以低地形梯度的耕地和中高地形梯度的林地为主,反复变化型以低中地形梯度的草地与耕地间的反复转化为主;其余图谱类型的比例均在1%以下,主要变化类型均为中低地形梯度下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在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格局发生了改变,整体趋于合理,但仍存在部分不合理利用现象,需要加强规划管理。
李京京吕哲敏石小平李志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形汾河流域黄土高原
西北旱区近50年气候变化分析
2016年
气候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影响更加显著,为此,需要明确其气候变化趋势,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管理依据。基于152个气象站点1961~2011年降水、温度、风速、湿度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分析了西北旱区气候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近50年,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最高、最低及平均温度由东南–西北方向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而降水和相对湿度则表现出递减的趋势;在旱区西部南北条带上,日照时数和风速较高,而降水和相对湿度较低。不同要素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降水和温度多呈上升趋势,而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风速则多呈下降趋势;变化趋势的显著站点数不同,92%以上站点温度和降水的上升趋势明显,69%站点的风速下降趋势显著,约40%站点的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下降趋势显著;各气象要素基本上都在1980s发生了突变。
石小平王小静李京京李志
关键词:旱区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