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海文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原体
  • 8篇支原体
  • 5篇牛支原体
  • 5篇基因
  • 3篇病毒
  • 2篇羊肺炎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禽白血病
  • 2篇禽白血病病毒
  • 2篇流行株
  • 2篇绵羊
  • 2篇绵羊肺炎
  • 2篇绵羊肺炎支原...
  • 2篇抗原
  • 2篇抗原性
  • 2篇抗原性分析
  • 2篇克隆
  • 2篇白血病病毒

机构

  • 15篇贵州大学
  • 6篇贵州省动物疫...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贵州省畜禽遗...

作者

  • 15篇袁海文
  • 9篇文明
  • 8篇周碧君
  • 5篇李涛
  • 5篇程振涛
  • 4篇王开功
  • 4篇吴燕
  • 3篇岳筠
  • 3篇王琦
  • 3篇唐沙
  • 3篇杨美
  • 2篇姚俊杰
  • 2篇杨源
  • 1篇姜海波
  • 1篇冯亚楠
  • 1篇姜志强
  • 1篇温贵兰
  • 1篇陈立侨
  • 1篇王庆奎
  • 1篇宋娇

传媒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贵州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支原体贵州株表面膜蛋白p8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解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贵州株表面膜蛋白p8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对2株贵州分离株p8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应用DNAStar 7.1、Mega 5.0、Protparam、Protscale、IEBD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株M.bovis贵州分离株培养物DNA样本均能PCR扩增出2187 bp的特异性条带,序列编码728个氨基酸,该分离株与标准株PG45进化关系最为接近,说明牛支原体p81基因具有良好的保守性。p81蛋白共存在5个N糖基化位点,59个丝氨酸、29个苏氨酸及11个酪氨酸可能被磷酸化。p81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显示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研究结果表明,p81蛋白具有作为亚单位疫苗和诊断试剂靶标蛋白的优势。
谢晓东李涛袁海文文明周碧君周碧君杨美
关键词:牛支原体抗原性分析
牛支原体贵州株TU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解牛支原体(M.bovis)贵州株GZ1、GZ2 TU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试验对牛支原体贵州株TU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应用DNAStar软件对TU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蛋白亲水性、表面可及性、骨架柔韧性及抗原指数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TU基因克隆测序基因片段长度为1009 bp,与预期相符。TU基因序列分析显示,牛支原体GZ1株与PG45标准株同源性为99.1%,与GZ2株同源性为99.0%。基因变异性显示,参考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GZ1株在第55,134,191,257,389,512,674位发生了突变,在第178,951,962位发生了缺失,GZ2株仅在273位发生了突变。进化树分析显示,GZ1株与国内分离株属同一分支,进化关系近。GZ1株与GZ2、PG45株属不同分支,并且与国外的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远。TU基因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亲水性、表面可及性、骨架区柔韧性都较好,抗原指数高,且分布相对均匀。该蛋白整体区域抗原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说明牛支原体TU基因相对保守,各地区分离株存在一定的进化关系。
谢晓东李涛袁海文文明周碧君周碧君杨美
关键词:牛支原体克隆抗原性分析
贵州省临床用猪瘟疫苗中病毒含量评价
引言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nrus,CSFV)引起的,以出血和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并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袁海文吴燕王琦文明周碧君程振涛
斑点叉尾鮰套肠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7
2017年
为确定疑似细菌感染的斑点叉尾鮰病原,本试验对临床病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物化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动物回归试验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形态和生化特性与嗜水气单胞菌相符;16S r DNA检测与测序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分离菌确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菌能引起与临床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结果表明,疑似细菌感染斑点叉尾鮰病例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可选择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病例的预防治疗。
吴璇袁海文谢晓东李朱萱苟昌勇罗维程振涛李攀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嗜水气单胞菌
混合感染MDV和ALV的蛋鸡病例实验室检测
引言鸡马立克氏病(Marke'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是外周神经、性腺、虹膜、皮肤以及各种内脏器官单核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该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能长时间地存...
袁海文程振涛岳筠文明周碧君王开功唐沙
关键词:ALV禽白血病病毒MDV
禽白血病病毒贵州流行株env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ALV)贵州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分子特征,本试验基于ALV env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对禽白血病贵州临床病例进行目的基因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从临床病例中筛选获得3份阳性样本,PCR扩增均获得大小约921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命名为:GZ-ALV-1株、GZ-ALV-2株和GZ-ALV-3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株ALV贵州流行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在97.2%~97.6%之间,与国内外ALV-J的同源性相对较高,为93.1%~99.3%;而与A、B、C、D、E、K亚群ALV同源性仅为51.4%~53.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株ALV贵州流行株与ALV-J亚群参考株处于同一分支,表明本试验所检测的ALV毒株均为ALV-J亚群;与A、B、C、D、E、K亚群处于不同进化分支。基因变异分析显示,3株流行株37处相同核苷酸变异导致17处氨基酸发生位点变异,其中9个可变点在高变区hr1和hr2,1个可变点在低变区vr3。结果表明,3株ALV贵州流行株均为ALV-J亚群,env基因存在位点发生了变异,且可变位点位于序列高变区。本研究结果为明确贵州禽白血病流行概况及ALV的防控与净化提供基础数据。
何玲杨秋明袁海文杨源杨源程振涛
关键词:ENV基因克隆
基于牛支原体TU基因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22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牛支原体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便于临床上快速检测、诊断牛支原体病。本研究根据牛支原体TU基因(登录号:CP002188.1)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并通过试验检验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的截距为46.20,斜率为-3.24,相关系数为-0.996,提示标准品的浓度与Ct值呈线性关系。方法性能评价显示,所建方法的组内及组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低于0.02,说明所建方法的重复性好;灵敏性试验中,目的基因最小检出浓度为19.1 copies/μL,敏感性是常规PCR(1.91×10^(4)copies/μL)的1 000倍。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牛支原体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精确、敏感、特异等优点,可为临床上快速检测牛支原体病提供技术支撑。
成虹松袁海文岳筠谢晓东程振涛文明李涛
关键词:牛支原体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
某野生动物园梅花鹿附红细胞体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7年
为了确诊贵州省贵阳市某动物园梅花鹿死亡的原因,采用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血涂片检查和支原体检测等方法对发病死亡的梅花鹿进行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初步诊断送检的病死梅花鹿疑似血液原虫、支原体和细菌感染,经血涂片、支原体核酸检测和细菌分离,结果支原体检测出特异性条带,判断为阳性;血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观察到大量的呈齿轮状、星芒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变形红细胞,判断为附红细胞体。结果表明:造成该动物园梅花鹿发病死亡的原因为附红细胞体和支原体混合感染。
张海袁海文周碧君杨忠成廖梅胡兴义王伟王开功文明程振涛
关键词:梅花鹿附红细胞体支原体诊治
禽霍乱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分型被引量:10
2017年
为确定疑似禽霍乱病例病原种类及其病原基因型,本研究采用细菌分离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应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并应用PCR扩增和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典型培养特征,菌落形态和菌体染色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均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符;PCR扩增到457bp的基因片段。采用5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分型显示,仅有A型引物扩增到大小1 050bp的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也显示分离菌荚膜基因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菌株荚膜特异性基因同源性高达97.6%~100.0%,系统进化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结果表明,疑似禽霍乱病例病原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研究结果将为禽霍乱的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唐沙袁海文杨源张云丹王军程振涛唐英秀陈波
关键词:禽霍乱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分型
饲料中不同糖源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为探讨不同糖源对鲟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共配制5种含有不同糖源(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1.88±1.96)g的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8周。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成活率和日摄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糊精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和小麦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的血糖、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为最高,其中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指标则与蔗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糊精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糊精组肝糖原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葡萄糖组和小麦淀粉组(P<0.05);葡萄糖组粗脂肪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小麦淀粉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更适宜作为杂交鲟幼鱼饲料糖源。
宋娇姜海波姜志强陈立侨王庆奎袁海文杨家和姚俊杰
关键词:杂交鲟糖源血清生化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