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妮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7年
-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及生存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5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93例DLBCL患者和15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LBCL组织HDAC6蛋白表达情况,χ2检验和Kaplan-Meier法分析HDAC6的表达与各种临床因素和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在93例DLBCL组织中HDAC6高表达率为69.9%,显著高于反应性淋巴结增生组织的20%(P<0.05)。在DLBCL中,高表达组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0~2分的比例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乳酸脱氢酶升高和β2-微球蛋白值升高比例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DAC6高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结论:HDAC6在DLBCL患者中呈高表达,高表达组患者有IPI评分低和肿瘤负荷轻的特点。HDAC6高表达是DLBCL的良好预后因素。
- 林晓骥钱紫君倪励斌孙妮周晓海童欢欢周舒萍姚荣欣
-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
- 单周硼替佐米化疗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观察
-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中一种常见的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是单克隆的浆细胞无限制的进行增殖,产生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同时其沉积在机体的各个正常部位,从而导致机体出现以高钙血症、...
- 孙妮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化学疗法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
- 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周疗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周疗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6年5月接受硼替佐米周疗方案治疗的初治MM患者39例。患者采用的化疗方案包括VT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V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和PAD方案(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28d为1个疗程,周疗方案中硼替佐米均采用1.6mg/m^2,第1、8、15天静脉推注。每个疗程前后均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的中位疗程数为4个,总有效率(ORR)为71.8%,其中14例(35.9%)完全缓解(CR),3例(7.7%)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1例(28.2%)部分缓解(PR),8例(20.5%)疾病稳定(SD),3例(77%)出现疾病进展(PD)。中位随访23个月,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19个月,中位OS为22个月。1年及2年PFS率分别为66.7%和38.5%,1年及2年OS率为76.9%和46.2%。3~4级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血小板减少,13例(33.3%)患者出现1-2级周围神经病变(PN),无患者出现3-4级PN。结论硼替佐米周疗方案治疗初治MM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可以减少毒性反应,尤其可以减少严重PN的发生。
- 周舒萍孙妮林颖黄樾樾苏童姚荣欣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周疗疗效周围神经病变
- miR-148b参与调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药物敏感性的机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mi R-148b是否通过调控Ezrin来调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方法:诱导建立人DLBCL耐药细胞株CRL2631/CHOP,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RL2631细胞和CRL2631/CHOP细胞的miR-148b表达,Western blot检测2组细胞的Ezrin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148b与Ezrin的靶向结合情况;采用miRNA模拟/干扰技术和CCK-8方法检测CRL2631/CHOP细胞和CRL2631细胞对CHOP的敏感性。结果:CRL2631/CHOP细胞mi R-148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RL2631细胞(P=0.001);CRL2631/CHOP细胞Ez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RL2631细胞(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Ezrin是miR-148b的直接靶基因;转染mi R-148b mimic后,CRL2631/CHOP细胞的Ezrin和MDR-1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而CRL2631/CHOP细胞对CHOP敏感性增加(P<0.05);转染miR-148b inhibitor后,CRL2631细胞的Ezrin和MDR-1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而CRL2631细胞对CHOP敏感性下降(P<0.05)。结论:mi R-148b通过调控Ezrin影响DLBCL细胞对CHOP的敏感性。
- 林晓骥方玮玥董玉青孙妮苏童杨向绸郭文坚何牧卿姚荣欣
-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ZRINCHOP药物敏感性
- 女性常见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女性常见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分布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1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女性常见肿瘤PICC置管后CR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分布特征及28 d内死亡率,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生存状况。结果100例患者中,共检出123株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51.21%)为主。100例患者中,感染28 d内死亡率为15.00%(15/100),生存率为85.00%(85/100)。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WBC)、Pitt菌血症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留置导管时间、侵入性操作、临床分期、感染性休克、病原菌感染类型是女性常见肿瘤PICC置管后CRBSI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女性常见肿瘤PICC置管后CRBSI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预后影响因素包括病原菌感染类型、感染性休克、WBC、侵入性操作、留置导管时间等,建议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 陈娇娇孙妮陈淑芬曾婷婷徐芳颜林志
- 关键词:女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预后
- PD-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PD-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32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志愿者18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2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PD-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与DLBCL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水平在DLBCL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DLBCL组中,Ann Arbor分期Ⅰ期~Ⅱ期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水平均低于Ⅲ期~Ⅳ期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DLBCL患者在化疗期间PD-1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有下降趋势。结论 DLBCL患者外周血PD-1表达水平升高,与临床分期和治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林晓骥孙妮周晓海黄河何牧卿姚荣欣
-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T淋巴细胞
- CD3^-CD56^+NK细胞及CD3^+CD56^+NKT样淋巴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变化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病时以及缓解时外周血CD3^-CD56^+NK细胞及CD3^+CD56^+NKT样淋巴细胞的数量以及功能变化,进一步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方法使用流式细胞分析外周血CD3^-CD56^+NK细胞及CD3^+CD56^+NKT样淋巴细胞的数量,同时分析上述两群细胞内的干扰素表达水平来评估细胞的功能。结果CD3^+CD56^+NKT样淋巴细胞数量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时显著增加,经化疗获得完全缓解后数量又下降到正常健康人水平,并且无论在发病时还是缓解时CD3^+CD56^+NKT样淋巴细胞内干扰素水平均明显下降。CD3^-CD56^+NK细胞的变化有所不同,在发病时数量以及功能改变均不明显,而在疾病缓解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D3^-CD56^+NK细胞的数量下降明显,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D3^-CD56^+NK细胞的功能下降明显。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病时可能产生免疫反应,但免疫细胞功能缺陷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进展,其中CD3^+CD56^+NKT样淋巴细胞的变化可能与疾病的关系更密切,且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免疫细胞功能异常更明显。
- 周晓海黄玉如杨向绸孙妮郭文坚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